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都知道,柳亚子是我国近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杰出的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创始人之一。柳亚子才气横溢,一生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特别是他与毛泽东的友情和诗词唱和,更是广为人知。毛泽东曾高度评价柳亚子的诗词为“慨当以慷,卑视陆游、陈亮,读之使人感发兴起”。值得一提的是,在柳亚子的诗词中,还有几首是讴歌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伟大的民主革命者邓演达的。有一组四首是柳亚子获知邓演达被蒋介石杀害而写的。1931年11月29日晚,邓演达在南京被蒋介石秘密杀害,到12月中旬,噩耗才逐渐传开,正在上海的…  相似文献   

2.
杨朱的学说于先秦时期曾为显学,孟子对此有过典型的描述:“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关于杨朱的学说宗旨,由于史料匮乏,许多观点也彰显不明。比如“拔胫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③可以做两种解释:拔他身上的一毛利于天下,他不情愿为之;或者拔他身上的一毛而使天下人受惠,他不屑于为之。但“重生”、“贵己”作为杨朱思想的核心却是不争的事实。“重生”是杨朱的一个基本主张,“全生葆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③他以“轻杨重生”作为一种处世原则,“今有人于此,义…  相似文献   

3.
冯子振,元初攸州(今湖南攸县)人。王国维《录曲余谈》说:“元初名公,喜作小令、套数,如…冯海粟子振…皆称擅长。”《元史》介绍他:“于天下之书,无所不记。当其为文也,酒酣耳热,命侍书二三人,润笔以俟,子振据案疾书,随纸数多寡,顷刻辄尽。”作为湖南的散曲作家,能在元散曲大家中占有一席之位者,仅子振一人而已。  相似文献   

4.
平福清先生身材矮小,活泼精干,自称是“猴子”。我开玩笑叫他“平地大福”。齐天大圣会腾云驾雾,而这个“平地大福”却喜欢钻研杭州的地理和历史知识。他可以说是个“杭州通”,而且喜欢广交天下聋友。海内和港、台、澳及至日本的聋友来杭州,他都热情陪游。他对杭州的山山水水,了如指掌,俨然是一本杭州的活地图。 他退休后把兴趣放在摄影和  相似文献   

5.
敢言不敢怒     
敢言不敢怒黄土有一句成语叫敢怒不敢言,说的是旧时臣子慑于皇上的威风,怒火中烧,嘴上却不敢言说。长嘴不敢说真话,当然是很痛苦的。但敢于在心里发他一怒,感觉上肯定也会平和许多。可眼下,我们有些人的性格整个地异化了。过去是敢怒不敢言,这回他彻底颠了个儿:变...  相似文献   

6.
《春秋》1997,(1)
柳亚子先生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忠实的朋友。柳亚子在逝世8年后的“文化大革命”中,竟发生了一起他本人想象不到的疯狂的迫害事件。1963年春,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国革命博物馆为1966年冬扩大纪念孙中山诞辰100周年,大力收集孙中山和同盟会元老廖仲恺、朱执信、何香凝、柳亚子等人的文物。他又派文化部副部长齐燕铭到柳家,动员家属捐赠遗物。不久,中国革命博物馆接受了柳氏家属捐献的柳亚子遗留的文献资料、诗文手稿及其他文物6000余件,博物馆将此作为革命文物加以珍藏,这是中国人民给予柳亚子的崇高荣誉。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康生  相似文献   

7.
世人皆知,李自成在起义的头十几年中,并没有脱掉一般农民起义领袖的“流寇”作风,其部下奸淫掳掠,焚烧残杀,和官兵不相上下。这个时候,他的部队战斗力也不强,时胜时败,李自成自己都曾在几次惨败时企图自杀。大约在崇祯十三四年间,有一位名叫李信的举人投奔他的麾下,建议李自成“欲取天下以人心为本,请勿杀人,以收天下心。”李自成采纳了李信的建议,从此,在作风上来了一个大的改变。他带领部队“散财赈贫,发粟赈饥”,“剿兵安民”。从此,李自成的军队成为“仁义之师,不杀不掠,又不纳粮”,百姓“归者日众”,兵势日益强盛…  相似文献   

8.
龚自珍爱国思想简论庞士让正如但丁是欧洲“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①一样,龚自珍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位、近代最初一位的著名诗人和爱国思想家。龚自珍(179—1841),字人,号定庵,又名巩祚,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与中国近代第一...  相似文献   

9.
刘政 《辽宁人大》2007,(1):29-29
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世称谢客、谢康乐。他的诗以善于刻画自然景物而著称,是我国山水诗派的创始者。他曾言:“天下才共一石(为我国古代容量单位,1石=10斗),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生前被封为陈王,死后谥号思,故世称陈思王。他的文学才华为当时和后世所推崇。  相似文献   

10.
《创造》1995,(2)
毛泽东称赞曹操诗文是“大手笔”曹操博学多才,长于书法,精于围棋,特别是在文学上造诣很深。他转战南北,“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诗人。今存诗二十余首,较完整的散文四十余篇。毛泽东很欣赏曹操的诗文,并对他的才华给予了...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在1950年所填《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中的“诗人兴会更无前”的“兴会”,三十多年来的许多注家都将它解为“兴致”。其实,这里的“兴会”不宜解为“兴致”,而只能是指诗人的“灵感”。其理由如下。首先,要对“兴会”的出处与含义加以辨析。《宋书·谢灵运传论》曰:“爰逮宋氏,颜谢腾声,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诗人兴会更无前”的  相似文献   

12.
他是海南省林业局最“冷”的处长,负责森林防火,但他在职15年,却因敢言直谏,竟使自己成为海南最出名的处级干部,更被称为“中国生态第一斗士”、“官场异类”和“海南官场扫把星”。而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凭良心做了该做的事,说了该说的话—  相似文献   

13.
王禹偁(954-1001年),字元之,济州知野(今山东巨野县)人,晚年任黄州刺史。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中进士,登上仕途。曾任主簿、知县、知州、右拾遗、知制诰、中书侍郎、翰林学士等官职。他是北宋时期政治改革派的先驱,是关心民间疾苦、敢言直谏的正直官员,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旗手和现实主义文学家。  相似文献   

14.
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祖为太原人,后迁居下(今陕西渭南附近)。他自己和好友元稹、陈鸿诸人,都说他是太原人,李商隐给他作墓志铭,也称“太原白公”。白居易出身于贫苦家庭,幼年刻苦读书,很早就会做诗,十六岁时写《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引起当代诗人的重视。贞元十五年,他考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历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左赞善大夫。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早期创作了一百多篇《讽谕诗》,深刻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他的代表作有…  相似文献   

15.
蔡京的警示     
有朋友在网络上给我推荐了一篇文章,讲的是宋朝宰相蔡京贪赃枉法,陷害忠良,失势后被充军发配,仍难解天下百姓心头之恨,“天下犹以不正典刑为恨”。发配路上,虽然蔡京不缺银子,却没有人卖给蔡京“一粒粮、一滴油、一根菜,更甭说,一块烙饼、一个馒头、一个包子了”。文章说,当年没有人发通知,下命令,但所有的中国人表现出从来没有过的齐心,让他活生生地饿死。  相似文献   

16.
王充闾 《辽宁人大》2008,(11):48-48
张学良将军幼读私塾,曾就学于六位名儒,打下了深厚的古文功底。他不仅精通书画,而且,诗也写得很好,与诗人、书画艺术家素有广泛的交往。 1933年他被迫辞职,赴欧洲诸国考察,翌年1月8日乘船回国,历时八九个月。著名诗人柳亚子与他相会于南京,曾有诗相赠:  相似文献   

17.
马君武(1881—1940),名和,字贵公,广西桂林人。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者和教育家,又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与柳亚子等人发起组织的“南社”,是我国近代一个很有影响的革命文学组织。他的100多首诗主要收集在《南社诗选》和《马君武诗集》中。他的诗毫不留情地揭露清廷的腐败黑暗,表达他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憎恨;热情沤歌辛亥革命的历史壮举,并痛惜共和政体的天亡;痛斥日军的侵华行径,讴歌炎黄子孙奋起抗战的英雄事迹;而对家乡的讴歌和怀念,则是他的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射出异样的光彩。 马君武10岁丧父,全靠…  相似文献   

18.
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刚从北京参会返沪的葛剑雄教授,让记者再一次领略了他的犀利风格。曾耳闻他因敢于直言和个性不羁,被媒体冠以“敢言教授”、“犀利老顽童”的称号。眼前的他果不其然:观点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讲话语速飞奔、激情四射。  相似文献   

19.
论责任     
(一)总有这样一些人让我们感动。 党的好干部牛玉儒以勤政为民、忘我工作诠释“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桥吊工人许振超在普通岗位上创出世界一流的“振超效率”,乡邮员王顺友二十年如一日大凉山中用脚步丈量工作的苦乐,公安卫士任长霞以炽热情怀书写执法为民的人生壮歌,导弹司令杨业功用赤胆忠心浇铸共和国的和平之盾,医学专家钟南山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敢医敢言,科学家马祖光在实验室里以生命之火点燃科学之光。  相似文献   

20.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今河南嵩县北)之戎,一直打到洛水边,“观兵于周疆”,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一看来者不善,周天子忙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楚庄王借机向王孙满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充分暴露了他称霸天下的野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