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南平市延平区四鹤街道杨真片区是一个新兴的居民住宅区,现住有3456户、9950人。近几年来,社区以居委会为依托,以楼院为单位,以居民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开展了“爱民、安民、便民、乐民、健民”系列活动,在服务居民、营造温馨家园方面取得了群众欢迎、上级肯定的效果。最近,杨真片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安全小区称号。  相似文献   

2.
张保想 《中国保安》2013,(22):69-69
消除社区安全隐患 笔者所在的社区属于老旧小区,居民大部分部是回迁户,再加上近年来有大批租房客,常住人口变动大,车辆进出频繁,给安全保卫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正>罗山县城关镇赵元社区有个以驻地县、镇人大代表为骨干的社区居民志愿者服务队。它为维护小区环境、营造宜居小区积极开展活动,促使小区面貌焕然一新。那么,这支居民志愿者服务队是怎样组建起来的?开展了哪些活动?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呢?2014年新春伊始,笔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4.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新时期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探索破解的现实问题。重庆市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从大处着眼,小处人手,选择重庆市最大的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古渡社区为试验田、突破口,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建设居民睦邻中心,努力树立睦邻和谐的熟人社区新风尚,在创新基层社区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运》2001,(2):28-29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我市的物业管理公司发展迅速,目前共有物业小区287个,物业管理公司115个,他们与居民的联系最直接,也最频繁。通过调查研究,市妇联认为,物业管理公司和物业小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管理方式日趋规范化、科学化、多样化,不少小区有像样的小区广场,在社区两个文明建设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因此,物业管理小区已成为我市妇女工作的一个新领域和新的增长点,妇联必须建立灵活、多样的妇女组织,以适应社区文化建设的需要,达到“妇联组织根植于社区、妇联活动开展于社区、妇联威信建立于社区”的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公租房配套商业是以公租房小区的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和满足居民生活消费为目标的社区商业。加快发展公租房配套商业,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社区商业网络体系;有利于形成社区商业集聚区,促进居民日常消费便利化,降低购物成本,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有利于实现公租房小区居民享有便捷周到的商业服务,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构建和谐社区;有利于推进住宅改革创新,探索新型社区商业发展模式,为城市扩容新建居住区配套商业改革创新提供有益经验,推进城镇化建设。市政府就加快公租房配套商业发展提出指导意见。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开拓创新,树立现代社区商业发展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坚持市场化运作,形成管理科学、连锁发展、经营规范的商业发展模式;加快建成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的社区便民商圈,切实为居民提供便捷、整洁、安全、舒心的购物环境。发展目标。通过5年左右时间,把成片建设的公租房区域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化、发展连锁化、经营规范化、消费便利化的公租房社区便民商圈,实现居民日常生活"一站式"综合消费。  相似文献   

7.
冉连  张曦 《理论月刊》2023,(8):47-56
党建引领社区有效治理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既有关于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研究往往将重点聚焦于治理结构较完善的社区,而较少关注城乡接合部社区党建引领基层自组织发展对社区治理有效性的影响。基于“输入—转化—输出”分析框架和成都市H小区田野调查发现:在个人自利动机驱动下,小区居民的原子化、个体化、异质化特征凸显,公共参与中“搭便车”行为使得小区集体行动陷入困境。在组织自利动机驱动下,缺乏监督的物业公司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存在独断专行、不作为、暗箱操作等问题,小区物业服务质量低下,物业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社区治理难题。面对社区治理挑战,成都市X街道Y社区党委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诉求为切入点,以推动业委会成立与运作为关键抓手,完善了H小区治理结构体系,解决了小区治理难题,减少了社区治理中个人与组织的自利行为,打造了多元主体各司其职、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有效激发了社区治理活力,由此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社区有效治理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孙晓雯 《中国保安》2013,(18):66-76
社区保安员是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力量,他们常年坚守在一线执勤岗位,肩负着社区巡逻、安全隐患排查、处理突发事件等任务,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社区安全防线。为做好防火防盗工作,社区保安员在站岗、执勤之外,还当起了安全知识宣传员。普及安全知识;为维护社区正常秩序,他们和社区居民反复沟通、磨合,赢得了广泛支持;为更好地融入社区,他们不辞劳苦地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成为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9.
龙钢 《今日上海》2012,(1):36-37
长久以来,小区物业管理都被上海各区县的许多房管部门和街道视为工作难点、居民矛盾的“重灾区”。物业公司选聘、业委会组建运作和改选、物业服务达标……时常成为社区居民的矛盾焦点,而一旦小区长期没有业委会,更是影响整个社区的和谐建设。  相似文献   

10.
社区就业指在社区(主要是街道、居委会和物业小区)内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就业行为。在计划经济时期社区就业的渠道较窄,主要是家庭服务(如当保姆)和无工作单位的居民家属联合起来兴办的居委会集体经济。在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原来由单位办的事情转移给社区,因...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兴路街道地处上海市浦东新区城郊结合部,社区面积为6、34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18万,居委会45个,常住人口主要由旧改动迁、征地动迁户和商品房购置户三部分组成。在构建和谐、发展、稳定的文明社区的过程中.浦兴社区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通过投资兴建社区事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一系列社区公共产品建设,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同时,以实行居民代表常任制、党员代表常任制等模式,推动居民自治管理,充分调动居民广泛参与小区事务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沈姣媛代表,任半淞园路街道西林家宅第一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已有多年。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代表,她甘于平凡,乐于奉献,心中始终惦记着社区居民,在她带领下,西林家宅小区已多年没有发生各类刑事案件,小区居民守望相助,小区氛围和谐有序,居民们都亲切地叫她“沈阿姨”。就是这位“沈阿姨”多年来一直努力为小区居民解决“急难愁”等问题,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3.
正居民在小区养鸡,保安和业主发生冲突,楼上漏水楼下遭殃……城市小区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小矛盾累积多了,容易演变成大矛盾、大冲突。对此,柳州市鱼峰区司法局以社区为单位,通过民情唱谈会、居民说事室、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小组等途径,及时化解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矛盾,建立了和谐社区,赢得居民的称赞。网络山歌解纷争鱼峰区大龙潭社区的《社区之歌》里有这么一段:"民情唱谈会/人人爱说话/大龙潭社区是我民主的家/你支一招棋/我想一个法/参与献良策/管理展才华。"唱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永川区以社区为平台,以创建减灾示范社区为载体,以构建社区防灾减灾安全屏障为着力点,加强资源整合,努力探索创新,全力推进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基本形成了“居民自防自治、社区群防群治、部门联防联治、单位协防协治”的社区防灾减灾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开局之年,普陀区真如镇在解决了区域内老小区的晾衣架、休闲椅、绿化补种、小区路面修复、停车棚和小区门面改造等被称为“六小工程”的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后,今年,更把惠民工程的重点放在了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上,在小区内开展了“新六小工程”的综合改造,旨在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6.
社区既是居民生活的家园,也是对居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总结、思考我们昆山市几年来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体会尤深的是以下三点: 一、以社区服务为切入点,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实昆山市以街道、居委会为依托,以社区服务为切入点,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在为群众办实事当中,让群众得到实惠,为做好居民小区思想政治工作打下了较好的群众基础。按照20世纪70年代小区抓改造、80年代小区抓配套、90年代小区抓提高的原则,近年来,市政府继续  相似文献   

17.
安清 《中国减灾》2011,(10):10-11
“安全社区的文化建设体现在方方面面,并不是挂几条横幅,喊一些口号那么简单的事。安全社区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社区的老百姓、社区居民自己来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安全。”2011年9月中旬国家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安全社区办公室主任欧阳梅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诠释安全社区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广东民政》2010,(11):1-1
广宁县南街镇圣堂社区成立于2005年5月,有专职干部7人。下辖有5条街道,7个小区,22个居民小组,户籍人口9736人(农业2081人,非农7655人),流动人员2300多人,坐落在县城西边,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多年来,圣堂社区以创建关爱社区为切人口,  相似文献   

19.
2006年9月,上海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韩正来到了嘉定工业区海伦小区,这里的居民住着政府为他们建造的现代化别墅,享受着国家月月发给的镇保养老金,参加社区为他们组织的群体活动。整个社区,环境接浩,邻里和睦。处处洋溢着文明向上的新风。韩正同志称赞海伦小区是嘉定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桐乡市抓住"订约、履约、亮约"三个关键点,全力推动"社区、小区、楼道"三级公约制定实施,充分发挥居民自治效能,居民对公约的知晓率从22.6%提升至98.7%、参与率从13.3%提升至85.1%、执行率从11.3%提升至83.9%,打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区微治理新格局。把好"民意关",在"订约"上下功夫。一是群众做主角,全方位形成修约共识。下发《关于开展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工作的通知》,以村、社区、小区为单位,征求群众意见。发挥居民议事会、小区业委会、邻里汇和楼道红管家的订约主体作用,积极培育组建各类微治理团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