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原经济区先后列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9月,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省第九次党代会对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途径和目标。此次“两会”又审议了有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相关文件,中原经济区建设自然成为参加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李续禄 《人大建设》2011,(12):28-29
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已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务院对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提出了指导意见,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体系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十大战略支撑之一。《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也明确指出:“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光办 《协商论坛》2012,(1):59-59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河南振兴、中原崛起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也使金融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4.
《协商论坛》2013,(5):8-9
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要求区域内的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之间要协同发展与创新,形成科技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合力,通过创新促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一、中原经济区协同创新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政府引领社会协同创新的政策及机制不够完善。在科研创新政策引领上,政府每年下  相似文献   

5.
中原经济区建设与产业集群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区域优势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一种互动关系。研究河南产业集群与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振兴河南经济乃至中原崛起的一项新探索。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的研究,分析产业集群对促进中原经济区跨越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实施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赵学琴 《人民论坛》2014,(11):212-214
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标志.目前中原经济区居民生态文明知识匮乏,缺乏有效的教育渠道;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观念淡薄,缺乏对自我的道德约束等特点.根据这一现状,文章总结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创造性、高度责任感、既能标新立异又能团结合作的特点,并由此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统一战线贡献了智慧力量。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在做,统一战线更应发挥优势,体现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中部地区具有悠久历史与重要政治地位的经济区域,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的成功实施,不仅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战略布局的进一步完善,也有利于国家在中部地区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和模式示范,造成中原经济区建设许多微观问题尚未解决。因此,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考察,并以此揭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在我国中部区域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主要影响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金融业应当如何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近日,招商银行郑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张凤鸣接受本刊专访,表示招行将以金融创新全力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10.
初夏时节,中原大地郁郁葱葱,繁花似锦,处处涌动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滚滚热潮。 “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国之大事,省之大计,民之大业。卢展工书记多次强调,金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血液和命脉,直接决定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信用社作为我省资金规模最大、服务范围最广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河南省农信社理事长、党委书记鲁轶如是说。  相似文献   

11.
蒋小平 《前沿》2012,(6):82-83
建设中原经济区对于实现中原崛起,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深远影响。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对纪检监察工作切实履行教育、监督、惩处、保护四项职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形势、新任务,纪检监察工作的性质和职能,决定其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重要的价值体现和职责担当。  相似文献   

12.
正是秋风送爽、硕果飘香的收获季节,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金秋的中原大地平添了灿烂的亮色。从年初同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到周家战略层面,到《指导意见》出台,中原经济区建设再次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此,全国政协和河南省各级政协贡献了力量和智慧。  相似文献   

13.
张金艳 《人民论坛》2011,(12):100-101
建设中原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实现中原经济区开发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成为当下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原经济区开发建设目标的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完善的法制保障,在农村生态环保立法普遍缺位和滞后的现状下,加强相关立法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之方略,河南交通不仅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更承载着前所未有的重大使命。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分别作出了"科学发展,交通先行;中原崛起,交通先行;‘三化'协调,交通先行"和"交通要适度超前"的指示。河南省交通运输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立足"三个先行",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努力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中原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实现中原经济区开发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成为当下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原经济区开发建设目标的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完善的法制保障,在农村生态环保立法普遍缺位和滞后的现状下,加强相关立法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6.
何卫平 《传承》2013,(9):104-105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必将有力地促进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但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对矛盾统一体始终相伴相生。因此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同时关注环境保护,注重其中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的法制建设,才能保证中原经济区的持续发展和生态河南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岳青岭 《协商论坛》2011,(11):16-17
近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这意味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提升为国家宏观战略,标志着河南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跑线上。在全省人民为之欢欣鼓舞、奋发有为的新形势下,作为人民政协组织,有责任和义务组织带领广大政协委员,深入持久地认真学习《指导意见》,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全面理解丰富内涵,准确把握思想精髓,以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工作中心。  相似文献   

18.
建设中原经济区 助推中部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建设中原经济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中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域概念。狭义的中原,专指现在的河南省;广义而言,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但主要是河南省。现在提出的"中原经济区",以河南为主体,包括晋东南、冀南、皖西北、鲁西南等周边地区,是支撑中部,东承长三角,西连大关中,北依京津冀,南临  相似文献   

19.
《人大建设》2010,(12):7-9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扎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2010年11月26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决定》。  相似文献   

20.
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意义深远,机遇难得。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各级人大常委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近年,安阳市人大常委会结合实际,在地方人大工作重点、实现途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探索,对进一步深入开展人大工作、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