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英国软件反向工程适用立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软件反向工程在现代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滥用则会违背知识产权之根本保护法理,理应受到法律规制。英国是一个软件反向工程适用立法较完备的国家,其主要适用包括欧盟相关立法《软件指令》和本国专门性立法《软件条例》。  相似文献   

3.
4.
我国基础软件发展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国产基础软件的发展非常重视,旨在通过国产基础软件的突破发展和产业化应用,解决信息产品和信息化建设中"自主、安全、可靠、可控"的问题.基于开源软件开发平台发展国产基础软件,是我国的主要发展思路之一.因应这一发展思路,结合我国与软件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现状和以GPL协议为代表的开源软件许可证规则的变化,重点分析我国在基础软件发展过程中必须关注的知识产权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大多数人还没弄明白安防软件的确切含义之时,中国安防软件市场正逐渐成长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在历届安防盛事——安博会上却少见其身影,此举愈发昭显其神秘。那么,何谓安防软件?它是否能健康生存并真正推动国内安防信息化的发展?目前该行业究竟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一切无疑都需要人们冷静思考并寻求解答。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交软件服务接受者的不断增加,利用社交软件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案件也开始出现。打击利用社交软件实施的犯罪刻不容缓,但不能将刑事责任归责于服务商,因为惩治服务商不符合刑事立法保障和发展公民自由的目的,不符合现代刑法谦抑的理念,不符合刑法保护科技创新的机能,也不符合现代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社交软件服务接受者在使用社交软件时,应当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被不法分子侵害。  相似文献   

7.
2009年我国软件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各类申请软件登记总量7.0965万件.同比增长49.75%。  相似文献   

8.
综观全球软件专利发展十年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专利的发展已有四十年的历史,而自1998年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对于Signature v.State Street一案确立了其可专利性的地位后,近十年来,无论其认定的标准以及对产业的冲击,在全球掀起了热烈关注的浪潮.以1998~2008为时空切片,从它的发展演进及对于开放软件专利的各种争点,作一全面且广泛性的探讨,期望藉以清晰发展脉络.厘清若干争点,并降低误谬.  相似文献   

9.
10.
2010年9月至11月初,我国两个大型网络企业腾讯和360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至少有6亿QQ注册用户和2亿360安全软件用户被卷入事件当中。冲突最终以工业与信息化部的介入并强制叫停而终结,然而引发我国网民对隐私权的维权思潮和对我国软件用户隐私权的民事立法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对此次事件的独特角度的切入,对我国软件用户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09年上半年我市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又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截止到6月30日,批准软件著作权登记10556件,其中北京计算机软件登记中心批准软件著作权登记4357件,与去年同期1837件相比增长了237%,登记量占全市登记总量的41.2%,占全国批准软件著作权登记28748件的15.16%,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增幅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利用各种制图软件伪造火车票的案件也屡见不鲜.CorelDRAW软件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矢量制图软件,犯罪分子常利用该软件伪造火车票,该伪造方法具有仿真程度高,制作成本低廉、易于大量复制等特点.本文梳理了春运期间铁路公安机关破获的利用该软件伪造火车票的案件,揭示了该伪造方法的制作流程.  相似文献   

13.
软件复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生产率,是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软件构件作为软件复用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单位在国内日益受到重视,但是构件市场的发展速度却低于业界的预期。加强构件的知识产权保护是突破构件市场发展的经济瓶颈的根本途径。在现行法律体系下,构件可受到著作权、商业秘密和专利的保护。现阶段综合采用著作权模式和商业秘密模式是单个构件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佳途径;同时,我国应建立第三方构件认证制度。推行构件前准专利,以促进构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刑警与科技》2007,(10A):111-111
近日,深圳中兴力维技术有限公司“监控视频网络管理软件”喜获中国软件行业协会颁布发的“2007中国创新软件产品”荣誉称号,这是该软件产品继获得“2006年度中国优秀软件产品”和“2006年度深圳市百优软件产品”等荣誉后的又一殊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16.
柳迪 《法制与社会》2013,(14):253-254,257
智能手机内置应用无法卸载的现象由来已久,就连三星、HTC、摩托罗拉等众多知名品牌也采取此种做法。而消费者则只能接受,没有选择权,甚至连卸载不用的程序的权力都没有。消费者购买手机时对于手机内置的其他应用程序的服务有权选择接受或拒绝,即厂家即便做了内置,消费者亦有权选择不接受该服务,将该内置应用程序进行卸载,如果不能卸载或厂家无法对不能卸载的原因给予合理解释,则侵害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的权利。而我国还没有任何关于此方面的专门法律或法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手机软件卸载问题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进行立法研究。通过对购买手机的消费者与手机生产商及运营商这两个法律关系中对立主体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我国目前购买手机的消费者权益受损的现状,并通过分析国外关于此方面的立法现状,类比我国已经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知识产权法》,为我国未来的手机软件卸载问题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提出切合实际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牟萍 《中国版权》2023,(4):7-12
目前,软件著作权鉴定主要参照司法部和公安部的两大技术标准。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机构和知识产权鉴定机构均可选择作为软件著作权鉴定机构,二者各有优势,需要结合鉴定目的、鉴定深度的要求、鉴定费用的承受力以及对具体某一机构的公信力、鉴定能力的了解来进行选择。本文认为,软件著作权鉴定方案的拟定往往需要结合具体案情、启动鉴定的预期证明目的、证据规则、技术能力、技术难度、费用承受力、对著作权法的理解深度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并从鉴定角度,对企业软件著作权保护技巧提出一定建议。  相似文献   

18.
软件业的发展历经盒装软件、网络发行与软件即服务(SaaS)三种商业模式,每一种商业模式的出现均对著作权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盒装软件商业模式下,著作权法主要注重对软件复制权的保护。网络发行模式则对软件的发行权提出了挑战,同时,软件侵权的方式和软件提供商获取著作权收益及维权的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建立在云计算基础上的SaaS模式,不但软件著作权的保护内容、发行方式和侵权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软件提供商对保护其著作权的方式也进行了创新,其实行的更严格技术措施和许可合同,甚至引发了是否合法的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19.
苹果iPhone用户的“越狱”涉及到软件最终用户的合法权利问题,合法的软件最终用户应该享有必要的权利,软件权利人不应做出不合理的限制。软件权利人采取的技术措施不能超出必要的限度,在平衡软件权利人和软件用户之间的利益时,应该赋予软件用户更大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