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有具体的历史过程,与习近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历史阶段对经济实践的理论探索和深刻思考密不可分。研究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历史形成过程,把握其发展脉络、理论渊源、时代背景和鲜明特征,从而对习近平经济思想有全面清晰的认识,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深入学习和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孙连成理论思维的成熟是党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改革开放18年来,我们党在理论上取得的最大收获,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人才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毛泽东思想人才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的、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理论体系。一、邓小平人才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毛泽东思想人才理论是邓小平人才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邓小平人才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毛泽东思想人才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秦正为 《探索》2012,(1):8-12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与体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形成有着独特的条件,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历史鉴戒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实践基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这一制度体系的形成是个历史性的过程,新中国的建立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确立,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不仅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本质,而且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理论思维的成熟是党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改革开放十五年来,我们党在理论上取得的最大收获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侯智 《实事求是》2012,(4):9-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都进行了发展和创新。在理论上,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际实现了两次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完成、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伟大的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7.
蔡明 《共产党人》2007,(23):8-9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创新理论。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论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社会主义实践的新领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与时代化的基本含义,就是指其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变化的发展过程,就是要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就是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与时代化的现实基础,其必要性表现在中国特殊的国情和特殊的外部环境决定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与时代化的不可或缺;其可能性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与时代化的不竭源泉;其挑战性表现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呼唤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与时代化的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与时代化的实现路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确处理理论经典与实践经验的关系;历史与现实相汇合,正确处理时代发展与历史经验的关系;中国与外国相融合,正确处理中国国情和别国经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潘妍妍 《理论学刊》2020,(5):102-110
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需要守正创新的理论指导和求真务实的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内核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是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扬弃;其理论创新继承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学习与发展,并对西方经济思想进行了批判性借鉴吸收;其实践创新经验形成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从思想溯源和实践观察的视角凝练和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开创性成就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启示,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探求经济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大众化,重在发现时代的根本问题,提出时代的本质原则,把握改革的时代逻辑.离开时代问题、时代原则和时代逻辑来谈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和大众化,就有可能偏离其逻辑正轨、乃至滑入形式化和庸俗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环保成为社会的共识是现代工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是建立在实践需要和科学进步的基础上,古代中国没有真正的"天道",只有"人道"."天人合一"思维重点是指人的行为活动符合传统伦理道德原则,而不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是心灵自我超越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是特色小镇发展创新的根和魂,也是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品质的保证。浙江省探索出特色小镇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然而,安徽对特色小镇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没有专门文件,正在探索与实践中。本文基于安徽特色小镇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从建立健全特色小镇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考核体系、创新特色小镇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有效运营机制、打造特色小镇历史文化分层挖掘与整理示范标杆、完善特色小镇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配套服务设施、强化特色小镇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政策支撑等等不同维度、多层次探索特色小镇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引导区和孵化器,促进安徽特色小镇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3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的周一平教授作为横滨国立大学教育人间科学部访问学者访日时,带着他刚完稿的论文<〈毛泽东集〉、〈毛泽东集补卷〉校勘略记>,来征求曾参与<毛泽东集>、<毛泽东集补卷>编辑工作的我们日本学者的意见.他着手这篇论文的直接起因和我相关.2002年9月,我去华东师范大学讲课时,向他赠送了<毛泽东集>、<毛泽东集补卷>.因<毛泽东集补卷>在苍苍社库存尚多,我买到了.但<毛泽东集>第2版已经售完,在旧书店亦未能为他买到.仅存的一套<毛泽东集>第2版已被我买去赠送给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郭德宏教授了.被告知尚有70年代出版的北望社版<毛泽东集>,于是我就只好将北望社版赠送给了周一平教授.①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电气化革命与现代科技革命两次不同特点的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带来的深刻影响,认为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变化是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产生、发展与终结的深层次根源。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者必须与时俱进,高度重视科技革命及其影响,确立顺应科技革命发展特点和符合时代主题的社会主义模式和体制,社会主义才能充满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城镇化建设中文化个性、地域特征不明显,县域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在推进中普遍缺乏文化元素。只有赋予地方特色文化涵养,才能推动城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升城乡一体化魅力。  相似文献   

17.
温州金融危机深刻揭示出传统中小企业发展正待转型,金融体制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和落实,民间资本才能得到健康发展和有效利用。桂林应利用多种渠道推进民间投融资活动,政府在财税、担保保险、绩效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与改革大大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与民间金融的健康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8.
要解决社会行为“失范”现象,必须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这就要求在理论上弄清法律、道德与价值的关系,并在实践上,使法律、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价值选择协调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9.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时代、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客观要求。必须按照“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要求,积极推进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领导体制、机构设置、工作制度、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等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对乡镇改革与职能转变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乡镇改革与职能转变方面,除了乡镇本身的机制外,外部环境和条件已凸现为主要矛盾。因此,要很好地研究其外部环境和条件系统优化的问题,切实改善乡镇干部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