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文才袁文才、王佐及其所部,曾对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使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安下了家,站住了脚。袁、王所部被改编后,袁曾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2团团长、红四军军委委员、32团团长、湘赣边界第一第二届特委委员、红四军参谋长等职。王佐曾任工农革命军第2团副团长、红四军军委委员、湘赣边界第一第二届特委委员、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主任等职。可以说,袁王二人为创建和保卫中国革命的第一块根据地——井冈山,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担负着湘赣边界党政军重要职务的袁文才和王佐,却由于湘赣边界特委某些…  相似文献   

2.
正谭震林,1902年4月出生于湖南攸县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冬,他在茶陵县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县的工农兵政府主席和县委书记,1928年任湘赣边界特委书记。他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为创建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1932年任福建军区司令员,他积极组建部队,为主力红军输送了大批武装力量。1933年,王明路线错误地进行所谓反"罗明路  相似文献   

3.
<正>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担任红四军前委书记、中共湘赣边特委书记等重要领导职务;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担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中共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等党政军重要领导职务。在井冈山、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领导开展了反"进剿"、反"会剿"、反"围剿"战争和苏区各项建设,进行了发动群众、武装群众、  相似文献   

4.
苗生 《党史纵览》2001,(1):28-31
●谭震林破例留下了蒋秀仙 1928年7月的一个傍晚,晚霞把井冈山西首的天际映照得姹紫千红.时任中共湘赣特委副书记的谭震林刚结束土地革命调查归来,经过红四军第三十五团团部时,忽然听到房间里传来女人嘤嘤的哭泣声.谭震林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想探个究竟.  相似文献   

5.
一1928年夏日一天的傍晚,时任湘赣边界特委副书记的谭震林从乡下搞土地革命调查归来,当他经过红四军三十五团团部时,一阵女人的哭声引起了他的注意。谭震林驻足静听,哭声愈加凄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谭震林不顾身体疲惫和饥肠辘辘,便径直向团部走去。一进团部,只见团长黄克诚双眉紧锁,心事重重地坐在办公桌前。黄克诚的对面站立着一位年轻的女战士,只见她泪流满面,不时发出呜呜的啼哭声。原来,红四军军委针对红军井冈山会师后,部队万余人云集宁冈,湘南各县的农民纪律太差,加上拖儿带女,  相似文献   

6.
正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遭遇挫折之后,毛泽东引兵井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9年1月,为打破湘赣敌军的"会剿",毛泽东和朱德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出击赣南。至1934年10月开始长征离开中央苏区,毛泽东一直在赣南、闽西征  相似文献   

7.
在危急关头,谭震林想的是毛泽东的安危1929年2月1日,谭震林随红四军主力部队来到江西南部寻邬县吉潭乡圳下村宿营。自从下井冈山后,前委分工谭震林担任工农革命运动委员会主任,负责地方群众工作和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他养成了习惯:每逢部队离开驻地前,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并于1928年春受湖南省委指派到井冈山,初任中共红四军前委秘书长的红军高级指挥员的邓乾元,原先和彭德怀并无交集。但临危受命担任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书记一职的最高地方领导人的邓乾元与同样临危受命组织指挥井冈山保卫战的最高军事主官彭德怀,因为有着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了一起并很快就成为了"火线"上的铁血战友。然而,两人在随后领导边区民众坚守井冈山以及领导和开创湘赣根据地的军事斗争中,却因对军事战略的判断、军政谋略的辨析以及执行上级指示等方面出现了许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湘赣边界地方党的领导,一九二八年四月,根据毛泽东同志的建议,经湖南、江西省委批准,五月二十日召开的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成立了湘赣边界党的特别委员会(以下简称边界特委)。并选出了第一届特委委员。关于这届特委委员的人数问题,长期以来是根据毛泽东同志的《井冈山的斗争》中所述的二十三人定论的。其中并没有具体委员的名单。据我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11,(3):F0003-F0003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部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同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朱德任军长。在成立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和边界苏维埃政府后,红四军接连击破姆民党军队的三次“会剿”,井冈山根据地得到发展和巩固。  相似文献   

11.
《党史天地》2007,(8):29-30
毛泽东、朱德两次被包围,林彪疏于警戒,挨毛、朱批评 1929年1月4日,毛泽东在宁冈县柏露村召开前委、红四军、红五军军委、湘赣边界特委及边界各县党的负责人联席会议。传达、讨论党的“六大”文件后,大家对反“会剿”策略进行讨论。湘赣两省国民党军3万兵力,由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任总指挥,湖南省清乡会办何健为代总指挥,兵分5路,进行第三次“会剿”,企图一举踏平井冈山。  相似文献   

12.
●谭震林破例留下了蒋秀仙 1928年7月的一个傍晚,晚霞把井冈山西首的天际映照得姹紫千红。时任中共湘赣特委副书记的谭震林刚结束土地革命调查归来,经过红四军第三十五团团部时,忽然听到房间里传来女人嘤嘤的哭泣声。谭震林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想探个究竟。 虽说是团部,只不过是间草房,屋里的布置十分简单,一张桌子,两只凳子和一张硬木板床。这是红军第三十五团团长黄克诚的办公室兼卧室。谭震林看到,黄  相似文献   

13.
刘炎(1904—1946)湖南桃源人.原名刘安焕,又名刘炳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任国民革命军初级军官,参加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8年5月任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二连党代表,被选为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委员.1929年后在红四军历任支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等职.1934年任红一军团政治部民运部部长.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  相似文献   

14.
谭震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一生中与毛泽东交往甚密。 谭震林12岁便进了工厂当学徒,他在工厂的13个年头中,饱尝了资本家的压迫、剥削和凌辱。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他渐渐有了阶级觉悟。1926年10月,谭震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为中国革命建功立业的漫漫征程。1927年1月,他被推选为湖南攸县总工会宣传干事,不久增选为攸县地执委宣传委员。这年11月27日,在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帮助下,根据地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谭震林被推选为主席。  相似文献   

15.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早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位于江西吉安、泰和、兴国、吉水、永丰五县之交,面积2000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人.陈毅曾诗称东固为"东井冈". 本期<党的文献>刊登的<前委来信(摘要)>,是1929年4月13日红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在江西于都以四军前委名义,写给湘赣边界特委的一封指示信.该信对东固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给予了称赞和肯定,是研究东固根据地和井冈山根据地后期斗争的一份重要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6.
地处湘赣边界、雄峙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是全国著名的革命纪念地。亿当年,无数革命者义无反顾地奔上井冈山。而革命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女同志,她们有的是妙龄少女,有的已是经久沙场的地方干部,也有的正就读于师范学校。她们舍弃温馨的家庭,跋山涉水,与男同志一样,哇叱风云,为了中国革命胜利奉献自己的青寿、爱情、孩子甚至生命,为我们永远矗立起一座不可磨灭的历史丰碑。贺子珍的无私奉献井冈山斗争时期,贺子珍任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军委机要秘书,也是毛泽东的生活秘书。她经常在屋里默默无闻地抄写文稿,整理报纸,分类归…  相似文献   

17.
毛泽覃与贺怡从相识到相知,在革命斗争中,结成了亲密的战友和伴侣。毛泽覃与贺怡初次相识是在1929年2月,当时,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从井冈山辗转来到吉安东固地区。担任红四军31团营党代表的毛泽覃因在大庾战斗中腿部负伤,不能跟随部队行动,留下来担任中共赣西特委委员、东固区委书记,一面养伤,一面工作。为了照顾和掩护毛泽覃,赣西特委特别指派特委妇女干部贺怡照料和护理。贺怡是贺子珍的  相似文献   

18.
《湘潮》2017,(10)
正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进驻永新县的三湾村,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基本原则,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10月中旬,毛泽东率领红军来到炎陵县水口镇以后,亲自主持了第一批6名新党员的宣誓仪式,从此红军的各个连队由于党员逐渐增多普遍建立了党的支部。1929年12月,红四军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了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  相似文献   

19.
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湘赣边界党,领导建立了土客籍民众的革命统一战线,对于调动两籍民众投身于武装割据的积极性,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然而,在毛泽东、朱德等人离开了井冈山后,边界特委的继任领导人,缺乏应有的统战认识,在处理土客籍争端中以感情代替政策,将客籍的民众领袖视为革命的对立面,做出了亲痛仇快  相似文献   

20.
1929年新年伊始.蒋介石任命何键为总指挥、金汉鼎为副总指挥.纠集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25个团约3万人的兵力“会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面对数倍于己强敌压境的严峻形势.红4军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于1月4日在宁冈县柏露村召开包括红军前委委员、湘赣边界党团特委常委和边界6个县党组织负责人等共60余人参加的紧急会议.商讨打破敌人“会剿”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