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丽君 《学理论》2012,(8):31-32
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类型研究从三个视角进行了整理:一是从社会系统或社会功能的视角来审视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类型;二是从历史主义的视角来把握科学与宗教二者之间关系的类型,并且阐明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类型研究的主要观点;三是指出科学与宗教关系呈现出的复杂性要求我们认识二者的本质,并且正确的处理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关于宗教工作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根本遵循,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严密的逻辑结构。从问题导向看,这一重要论述应对了涉及宗教因素的三大挑战,即安全挑战、团结挑战和治理挑战。从理论体系看,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宗教规律和宗教工作规律。宗教规律方面,在宗教本质问题上,强调了社会历史现象论;在宗教根源问题上,提出了社会矛盾反映论;在宗教价值问题上,深化了宗教价值两重论。宗教工作规律方面,在宗教关系问题上,创新了引导宗教适应论;在宗教工作重点问题上,提出了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在宗教工作路径问题上,提出了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这些论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境界,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的形成,体现中国宗教事务治理体系正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西部宗教突发事件基本类型,结合引发宗教事件的若干因素,从预防、预测、预案三个方面,分析了西部宗教突发事件防范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23)
以焦点的整理、请求权基础检索以及法律分析的方法对案例进行分析。论述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案例进行案情介绍,并且整理出两个争议焦点;第二部分对两个争议焦点分别进行回应与分析;第三部分以请求权基础检索的方法对甲公司、法定代表人A所享有的请求权进行分析,并以法律分析的方法对乙银行与丙公司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袁源 《学理论》2015,(2):63-65
宗教旅游是当前我国旅游开发的新热点,有一定的特殊性、规律性和政策性。以马鞍山为例,论述其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景区与宗教场所的关系问题、法律法规问题、从业者资质问题以及政府在开发中的角色问题,提出建议如下:理顺关系,重新思考旅游开发的发展战略;遵守宗教相关法律法规,防止封建迷信活动;提高从业者素质,制订相应的从业资质标准;转变政府角色。  相似文献   

6.
宁译锐  胡皓月 《学理论》2015,(6):32-33,38
《论犹太人问题》主要是针对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布鲁诺·鲍威尔所作,是马克思研究市民社会理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文献。在这篇文章中,"市民社会"是马克思进行宗教批判、分析政治解放、人的解放时所使用的一个概念,主要是在论述宗教解放、政治解放的过程中从宗教解放与政治解放的关系、政治解放的进步性与局限性、犹太人的世俗生活这三方面对市民社会理论加以探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修聪 《学理论》2014,(3):154-155
宗教作为一种以异化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而被实体化了的一种社会体系和文化生活现象,本身具有的一些功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在阐述宗教与文化关系的基础上,从启蒙、解释;教化、规范以及凝聚、调控几个方面探讨了宗教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10)
当今时代,科学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引发一些道德危机。不少人认为宗教可以化解科学的道德危机。近些年来,科学宗教的关系,再次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学界对宗教与科学的主要关注点为:二者的功能互补关系、科学的道德危机是否需要宗教、二者如何发展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史娟  李智 《学理论》2010,(4):39-40
科学和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两个部分,具有不可或缺性。两者之间并不是筒单的对立、冲突关系。根据辩证法的规则,我们可以得知科学和宗教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清楚的把握两者间的关系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宗教与迷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迷信不属于宗教的范围,不能把宗教和迷信等量齐观混为一谈。事实上,宗教和迷信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正确的区分宗教和迷信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科学和宗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敏生兰  陈小丽 《学理论》2011,(13):23-24
从建国之初至今的六十多年,中国宗教经历了"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到"宗教是文化",再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尔后到"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的历史变迁。这一变迁既是我们党对宗教认知的不断完善,也是执政党与宗教关系不断调整的过程。面对当前宗教的新形势、新问题,我们更需要以一种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来认识与对待宗教,从而在处理宗教问题上更好的体现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1.
刘晨华 《学理论》2012,(13):30-32
当代西方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国家和社会的分离,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公民社会。①在此背景下,从政党和公民社会的关系的视角来研究当代西方政党的发展趋势。共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简要地阐述了西方政党与公民社会的历史关系;在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当代西方政党和公民社会的关系;第三部分,对当代西方政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立足于人本身对宗教进行批判,其理论蕴涵着深刻的人本向度.首先,他揭示了现实中的人是宗教产生的根源,阐明了人本质的社会现实性;其次,立足于现实社会对宗教进行批判,恢复了人的主体意识;第三,指出了精神麻醉性是宗教的主要作用,要求人在社会生活中实现人的发展.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及以人为本思想的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何敦培 《学理论》2009,(18):73-74
建国以来,我国宗教工作经历了探索、停滞、纠正、完善四个主要阶段,走过了一条艰辛探索和实践创新之路。并且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工作方针,在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加强领导和法制建设、做好教职人员及信教群众、处理宗教关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我国宗教工作经历了探索、停滞、纠正、完善四个主要阶段,走过了一条艰辛探索和实践创新之路。并且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工作方针,在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加强领导和法制建设、做好教职人员及信教群众、处理宗教关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第一部分特别注意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思想波动,第二方面特别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信不足和心里脆弱,第三方面尤其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水平和宗教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6,(6)
宗教与科学看似是两种完全对立的概念,而站在社会学价值中立的客观分析角度中,本文认为,宗教与科学既有差异性,也有一定的联系性。差异性是显著的,体现在概念、性质和方法等方面。而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联系的普遍性,从社会学功能主义的角度出发,本文认为宗教与科学的联系则表现在二者的社会功能方面。继科学从宗教中脱身后,二者表现出某些社会正功能的相似性等。在我国当今社会主义制度下,应当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崇尚科学理性,使宗教同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宗教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他在早期比较倾向于宗教批判,但不是无分寸的盲目批判.后来,马克思更多是在中性甚至是一定的积极意义上讨论宗教,从而大体形成了一生比较完整的宗教思想,其中包括:关于宗教的根本属性--"掌握方式"说;关于宗教的存在形态--"文化传统"说;关于特定历史条件下宗教的功能--"社会黏合剂"说和"人民鸦片"说;关于宗教政策--"个人权利"说、以及关于宗教的未来--"自然消亡"说.虽然这一思想不及他的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论述得丰富完整,但也显示了其独特的探索性和思想魅力.这与马克思特殊的宗教经历、时代处境与思想革命有直接关系,而且宗教观念对马克思的一生及学说都产生了多方面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促进宗教和谐进行了有益探索,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其宗教和谐思想非常丰富.在促进宗教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各宗教之间的和谐、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和谐方面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思想观点.研究周恩来的民族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必须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和宗教之间的关系,其历史起点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宗教,其逻辑起点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其逻辑框架由哲学基础、核心理论和基本原则三个层次构成.  相似文献   

20.
宗教认同与民族认同均是表示一种与自身文化相契合的亲近感,前者的主体主要是宗教信徒,后者主体则是民族成员,二者分别对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保持不同程度的亲近。在朝鲜族社会发展历程中,基督教从传入至今已经一个多世纪,对朝鲜族传统文化与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渗透、交融与改变。将存在于朝鲜族社会的宗教认同和民族认同与延边朝鲜族基督信仰状况相结合进行互动分析,有利于深化宗教认同与民族认同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