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治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回顾2007年中国法治进程,我们发现,促进民生成为法治建设之向度,尊重民意成为法治建设之话语,保护民权成为法治建设主旋律,权力规制成为法治建设之路径。司法公正构建法治建设生命线。而展望2008年,中国法治必将朝着更加民主、更加公正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10)
当今时代,科学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引发一些道德危机。不少人认为宗教可以化解科学的道德危机。近些年来,科学宗教的关系,再次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学界对宗教与科学的主要关注点为:二者的功能互补关系、科学的道德危机是否需要宗教、二者如何发展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于清 《学理论》2008,(1):I0001-I0001
2007年12月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效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姜明在市卫生局局长慕莹和市眼科医院院长钱丽敏同志的陪同下,对市眼科医院惠民实事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效廉为接受免费白内障手术的患者王会娥和王彩凤揭去纱布。他说:“利民行动和惠民实事等民生项目,立题是否符合民心,进度是否顺应民意,  相似文献   

4.
深圳正处在推进廉洁法治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深圳实际的路子,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廉洁发展,借鉴新加坡法治经验显得尤为重要。一、新加坡法治主要经验新加坡是一个1965年才成立的小国家,国土面积仅712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08万。  相似文献   

5.
《求知》2009,(11):47-47
朱铁志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一个领导干部的工作是否“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科学发展”由谁来评价?当然首先是由群众评价。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由谁来评价?当然也是群众。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具有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绩”、“政绩”由谁来评价?还是群众。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微博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新形式、新载体。群众路线在微博上发生转换,是微博技术带来的结果。群众路线在微博上的转换对官员也提出了新要求、新认识、新观念、新视野,即:要正确认识新时期群众路线的新内涵,要尊重群众对微博的选择,要相信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要善听善用民意,要力戒在微博上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要关注微博上的热点问题,充分尊重民意和宽容民意,与网民互动成为走群众路线的常态。由于官员的形式主义思维,官员在微博上的政绩观、道德观、风景观、情趣观、形式主义、权力观、人治观等影响了与网民的互动,使群众路线在微博上的转换陷入误区。为此,应构建以法治为核心的法治机制、传播机制、道德机制、责任机制和技术机制等,以更好地在微博上为群众路线的贯彻执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道德与律师     
“一个真正的法律制度包含着自己固有的道德性”。(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模式,必须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需要的道德为基础。分析中国律师业发展进程的脉络,传统道德潜在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律师业功能的正常发挥,阻碍律师创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法与道德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控制的角度上讲,道德与法律地位的置换上恰恰是我国古老文明向近代乃至现代的一种努力——从泛道德化的传统文化氛围中解脱出来,向崇尚科学民主的现代法治社会迈进。法律规范应当占据社会控制的主导性地位。道德建设应当为之服务,起到保障和弥补的作用,而不是相反。否则,法律制度的完善就会在认同传统的目光反照中徒劳无功,法治国家也只能是海市蜃楼式的幻影。  相似文献   

9.
规则意识是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新时期道德秩序与法治秩序的内在支撑,是现代法治文明和道德文明的主要价值理念。规则本身包含制度层面的法律规则和道德层面的社会公德。将规则意识置于法治社会框架中,将规则意识培育放在如何满足主体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角度来考量,使规则所体现的法理要求与伦理要求相一致,在底线意义上维系并推动整个社会法治与道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李延英 《党政论坛》2010,(23):48-48
能不能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充分尊重民意,直接影响选人用人的员量,影响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影响干部工作的科学发展,影响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只有扩大干部工作民主,真正让民意在干部任用中行使“表决权”,才能确保干部工作质量,实现选贤任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网络民意表达作为社会治理的新形式,在当今社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其生长空间虚拟、表达方式便捷、时效性强、成本低廉等特点,一方面为公民提供了广阔的言论空间,实现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二元互动;另一方面网络民意表达也存在着网络民意参与社会治理的无序性、民意表达不平等性和"沉默螺旋"效应等问题。因此,政府要积极主动转变观念,提升民意满意度;提高公民素质建设,跨越"数字鸿沟";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网络道德及文化建设,推进网络民意的有序参与,促使网络民意表达参与社会治理的良性发展,提高社会治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同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工程,正在广东全省范围内多层面、多渠道、多形式地广泛展开,为“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稳定的文明的社会环境和有力的良好的道德支撑。实践证明,法治与德治并举,治国才有方略,法律与道德牵手,市场才有正气。  一、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必须在整体上出大手笔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紧密结合,“法治”与“德治”并重,是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是…  相似文献   

13.
政治德性与政治理性,是政治价值的两种基本形式。政治价值既为政治权力的运行设置价值目标和原则要求,也使得政治权力的存续具有一定正当性,从而成为政治得以稳固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历史地看,儒家的道德政治彰显出政治德性;源于近代西方的权利政治表现出政治理性;而侧重于功利的法家政治虽具缜密政治逻辑,但在价值上存在明显缺失。在现代化道路上,中国需要在继续动态地通过顺民意、促民生等实践方式维护政治正当性的同时,平行开通并拓展政治德性和政治理性的生发途径,强化政治的道德价值和理性价值,使民主法治具有更大的道德正当性、权利正当性和法律正当性,避免陷入单纯的利益政治或功利政治。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新时期的政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认为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政治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政治体系的法治功能大大增强,政治体系有了崭新的整合功能,政治体系的民意表达功能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政治体系的执行功能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在追求政治与社会稳定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文章认为中国的政治发展有自己的演进逻辑,必须选择自己的政治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李任生 《理论导刊》2001,(11):60-62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初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江泽民同志的这一讲话,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治国方略的新思考。这一讲话,第一次把“以德治国”提高到治国方略的高度去认识,表明了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解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定位问题;这一讲话,以比较的方法,科学地界定了法治与德治的内涵,揭示了…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法则,就是严格限制个体的生物属性,肯定和培植其社会属性,使个体行为与群体规则保持一致,以利于个体生存和群体发展。纵观人类的文明史,这种群体规则主要表现为道德和法律,道德是人类自我约束的思想意识规范,法律是国家强制执行的社会行为规范,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构成了经邦济世的方略体系。进入新时期,党中央在扬弃历代治国经验的基础上,坚持“法治”和“德治”并重,确立了“务德尚法,以德为本”的治国思想。一、正确探析道德建设的价值。1、道德建设的工具价值。道德的价值是指道德的效用及其满足…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道德进步历来是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创造物质财富前所未有的能力,而且对人类道德的进步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道德的内容及评判标准。科学技术与道德有着内在的联系与交互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道德对科学的制约作用和科学对道德的促进作用。后者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了人类道德进步的基本趋势,直接改变了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习惯和道德舆论,促进新的道德规范形成和人们价值观的不断更新这几个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冲击,使道德的发展面…  相似文献   

18.
论科学的道德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在道德方面具有丰富价值,表现为:科学是促进道德完善的内在力量,科学推动着道德观念的进步,现代科学活动愈来愈凸现出集体主义精神,科学具有道德教育功能等。“反科学主义”全盘否定科学的道德价值是偏颇的。探讨科学的道德价值,对于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内涵,对于以科学为主导的“知识型”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高贺 《理论探索》2012,(1):111-114
在我国古代社会,每一个朝代的命运都与民意密切相关,或者是重视民意、顺应民意,推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对民意的运用上留下了宝贵经验;或者是严重违背民意、压制民意,不自觉地推动改朝换代,在对民意的运用上留下了沉重教训。中国共产党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古代统治者运用民意的实践进行科学的批判、改造和吸收,使之实现现代性转换,焕发出新的活力:汲取重民思想中的积极观点,以民意为本,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摆正与人民群众的"仆主"关系;借鉴民意收集制度建设经验,构建顺畅的民意收集网络,及时、准确、全面地收集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始终注重民意采纳,不断扩展民意采纳范围,跳出古代统治者无法克服的历史周期率。  相似文献   

20.
陈红  安华 《理论导刊》2006,2(8):25-27
道德作为法治政府的要件,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为政以德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德法并举是法治政府的必然选择;以德行政是以德治国的关键。当前,加强法治政府的道德建设的关键是深化行政改革、进行道德立法、坚持褒善罚恶和加强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