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当代中国,利益关系协调的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既是由利益主客体之间矛盾突出所决定的,也是由改善利益客体和利益主体状况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从利益关系协调角度看,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之重点应放在增加物质财富、提高劳动者素质、正确处理速度效益和风险三者关系上。  相似文献   

2.
利益表达机制是人们追求自我价值、捍卫自身利益的社会表征性路径和平台。完善和畅通利益表达机制是社会环境和谐友好条件下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体制性内在要因。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健全民主法制、建设利益表达主体、建构和畅通利益表达双向互动机制,有利于化解利益矛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党的利益"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玉兰 《理论探索》2006,2(3):51-53
中国共产党究竟有没有自己的利益?从政治学角度、政党的内涵和党的历史三个方面看,党是有自己的利益的。党的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党的政治利益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经济利益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党的文化利益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社会利益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在当前执政条件下,党的利益归纳起来就是不断增强执政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长期保持执政地位。实现这样的利益要求,基本路径是:强化和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相似文献   

4.
侯建会 《理论导刊》2005,(11):45-47
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利益调整所引发的矛盾是社会矛盾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利益矛盾是造成其他社会矛盾的总根源,不仅影响社会的发展活力,而且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从转型期的社会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处理好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利益兼顾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型的物质利益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共同富裕。邓小平的利益兼顾思想,不仅是社会主义利益关系的理论创新,更是中国政治经济学全面理论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利益分化和利益协调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刚 《理论探讨》2005,4(3):27-29
随着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与此同时,人们之间的利益分化却日益明显,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也日渐突出。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尽一切努力用合法的手段和途径协调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当前执政党面临的挑战性课题,这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持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找准利益分化产生的原因则是进行利益协调的关键。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政府、利益集团等方式进行利益协调,同时畅通人们的利益表达渠道,从而构建一个稳定、和谐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现阶段仍然存在的利益分化过大的问题,正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表现。当前中国社会利益分化过大主要体现在个人与家庭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行业之间等方面。利益分化过大造成城乡、区域、行业与部门之间发展的马太效应,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削弱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能力的有效提升,对促进社会利益公平分配、化解各种利益矛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意义重大。提高党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构建共享利益观、不断健全完善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是提升党的利益整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改革开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利益关系分化的方式、速度和利益格局变动的特点,我国利益格局变迁呈现出三个阶段性特征。1978—1992年,利益分化成为利益格局变迁的主要方式,不同利益群体从共享改革初期成果到利益格局的合理分化;1992—2002年,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确立之后,我国利益格局呈现出失衡状态:传统的基础性群体在利益格局中被边缘化,以权力、资本为代表的强势利益群体在利益格局中处于主导地位。2002年以后,我国从侧重利益分化到侧重利益整合的利益格局再调整,以共享改革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9.
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践举措,是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推动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全民守法是法治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及工作总抓手,“利益”是全民守法习惯自觉养成的内在逻辑。为此,要以“利益”为主线,从立法、执法、司法及守法环节引导全民自觉养成守法习惯,助力法治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工作中利益比较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比较方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如此。当前 ,思想政治工作在运用利益比较方法时出现了一些偏差。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运用正确的利益比较方法 ,坚持正确的利益比较原则 ,使利益比较方法真正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强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武器  相似文献   

11.
郑毅 《行政论坛》2012,(2):16-20
地方利益、地方政府利益、地方人民利益三个概念既相互关联又彼此区别,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地方政府利益表达与地方人民利益表达之间张力的形成与扩大。这种制度的失范进而导致或加剧了上访、强制拆迁、部分群体性事件以及驻京办现象等一系列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情况和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促使地方利益均衡的维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因地方各种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切政治组织及其制度都是围绕着特定的政治利益建立起来、并为其所有为之而建立的社会成员服务的。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工人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中国人民实现自己的根本政治利益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在党的领导下选择了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最集中体现着中国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当前 ,落实“三个代表”思想 ,必须结合新的实践解决党建工作中面临的许多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价值观认同是科学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与掌握,并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的关键环节。以利益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要着力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别形成价值观认同、务实自觉认同的物质基础、约束价值观分化。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层次不一,利益多元化分配格局的形成实为必然.但利益多元化的负面效应如收入差距过分拉大等可能导致社会不和谐,加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使收入分配多元化格局更加凸显,从而要求加大利益协调的力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利益多元化与利益协调的合力.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新世纪新阶段现实出发,提出的重要治国目标、治国方略和治国机制。这一重大现实命题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优化和提升为包含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从不同的学科视界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看来,我们所生活和所建设的社会无疑是由众多社会成员个体、组织、团体、群体、阶层、阶级等单元或要素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或有机体,这其中利益博弈是各类要素或单元之间的基本作用机制,利益关系是其基础性的关系,利益结构是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的深层结构,构成社会和政治运行的内在动力。本专栏的五位作者从政治学角度对社会利益关系与和谐社会建设之间深层次的关联进行学术层面的探讨,得出了比较新鲜和富有启发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庞超 《理论导刊》2012,(11):70-73
在社会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的转型时期,我国农民利益表达呈现出比较规范化、程序化的基本趋向,有序利益表达的格局逐步形成。但是,受自身主体性条件、国家制度供给和保障以及基层政府传统治理体制和方式的影响,越级和集体上访、群体性申诉、"庇护型"诉求表达等非制度化参与现象也很普遍。为此,应切实从利益表达的主体、客体、制度和载体等层面构筑起一个公平畅通的利益表达和博弈平台,引导、规范农民通过制度化渠道来表达合理的利益诉求,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代表人民利益面临的新课题——人民内部利益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代表人民利益,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的重要课题。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广泛存在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领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矛盾,关系到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当前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从多方面入手,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利益矛盾。  相似文献   

18.
当前利益格局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和变化,这对党群关系建设提出了挑战,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重大影响。执政党的任务是在承认利益差别和尊重市场调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采用各种措施协调不同阶级、阶层和群体的利益,缩小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差别,防止人们在对社会财富的占有上出现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5)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导致了各阶层利益分化严重,冲突加剧,对社会的稳定构成威胁。因此,正确处理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关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现实意义着手,分析了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受阻的原因,从弱势群体自身以及现有的利益表达机制两个方面来积极构建和完善利益表达渠道,从而实现弱势群体的有效利益表达。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的全面推进,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整个社会的利益格局、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价值理念等都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矛盾因此多发。伴随着社会转型产生的利益格局“失衡”、社会会管理“失范”和文化心理“失约”是基层社会矛盾易发多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