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3月25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了大型系列专题片《青春中国》摄制组的采访,就发扬五四精神发表了重要意见。李鹏说,五四运动从本质上讲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同时又是一场爱国主义运动。从表现形式上,它是在反对勾结帝国主义、出类民族利益的卖国的北洋军阀政府,但在本质上则是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开始独立地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成为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因此,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  相似文献   

2.
《求知》2017,(6)
<正>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天津爱国青年学生同各界群众一起奋力投入这场反帝爱国运动,勇敢地冲在斗争的最前线,对五四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天津革命历史上写下光辉篇章。五四运动的起因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1919年1月起,协约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  相似文献   

3.
一今年是五四运动八十周年。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的新时代的曙光,从此,中国历史展开了新的篇章。我们今天来纪念这...  相似文献   

4.
杨燕 《理论导刊》2020,(4):104-110
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五四运动之于当代中国发展的深远影响和五四运动精神的时代价值的研究,激励后人不断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中,五四运动形成了一个具有现代启蒙和政治解放意义的思想高地,对于在新时代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强大的思想凝聚力和鲜明的政治引领作用。弘扬五四精神,必须坚守无产阶级政党的初心和使命,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把握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和时代机遇的根本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是反帝国主义的运动,又是反封建的运动。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毛泽东-“五四”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这是全国除开顽固分子外,一切的人都承认的。什么叫做先锋队的作用?就是…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4月30日)共青团员们,青年朋友们,同志们:100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总结党和人民探索实现民  相似文献   

7.
六十五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历史的崭新一页。在这个运动中,一大批爱国青年高举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旗帜,向旧世界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从那时起,中国青年便以先锋队和突击队的姿态,出现在中国革命的舞台上。这种率先奋起,改革创新的精神,对于当今的青年一代,仍然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对当代青年来说,继承“五四”的光荣传统,重要的是要发扬革新精神和求知精神。也就是说,要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奋发进取、改革创新、勤奋学习、勇敢探索,成为有胆有识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这时,上距1840年的鸦片战争,即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毛算是80年。从五四运动到今天(1999年),是整整80年。纵观中国近代和现代的这160年,五四运动不但是居中,更重要的,它是这160年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标志。五四运动揭开了这160年历史中全新的一页。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当时,“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的口号,首先把青年学生、继而把工人和各阶层民众动员起来,团结一致地为挽救国家危亡而战斗。这种爱国运动,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先进人物和广大民众一次又一次反帝爱…  相似文献   

9.
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90年来,五四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特别是爱国青年为中华崛起而奋斗,弘扬五四精神对于当代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值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本刊推出“弘扬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正确价值观”特别策划,以深入探讨五四精神对当代青年价值观教育的深刻意义和内涵。  相似文献   

10.
王秉默 《团结》2008,(2):43-46
谭平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建树、有影响的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时,他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五四运动后,他在陈独秀的帮助下建立广东中共支部。他爱国革命、不断进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在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中,在著名的南昌起义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然而,中国革命的进程艰难曲折,这位既是早期国民党员、国民党组织部长,又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广东共产党组织的创建人的革命家,  相似文献   

11.
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人文素质,指明了中国的发展和未来走势,并且在历史的关键转折点为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运动创造的五四精神是宝贵的历史财富,当代青年要继承五四精神、发扬五四精神、研究五四精神,不懈奋斗,彰显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20,(2)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孕育了内涵丰富的五四精神,这些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不同的意义。100年前,青年是五四运动的急先锋和主力军。100年后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在蓬勃发展,时代赋予当代青年更加艰巨的历史重任。新时期,走进五四,学习五四精神,对当代青年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追求创新以及担当民族复兴大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切缅怀了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的六项重要要求,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相似文献   

14.
(一) 二十世纪,对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具有巨大历史性转变的世纪。从世纪初到世纪末,不过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瞬间,一个片断;然而在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上,却演出了一幕幕深深地铭刻在中国人记忆中的慷慨悲歌和壮丽诗篇。近现代中国的主旋律是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这是若干代人为救国救民,奔走呼号,几经挫折,英勇奋斗的目标。七十年前发生的五四运动,正是这个主旋律中最强的一个音符,它已经激荡了大半个世纪的中国。五四运动揭开了现代中国的序幕,促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五四运动作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已经成为历史。但五四运动的精神却留存下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投身于时代的潮流中,投身于革命,投身于民族独守和解放事业。  相似文献   

15.
李金娜 《学理论》2013,(14):31-32
回顾历史,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划开了历史的幕布,它掀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帷幕,是民族复兴的历史起点。青年学生在运动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展望未来,在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青年学生依然像早上初升的太阳用微弱的光芒,照耀在中国的土地上,它改写了中国历史前进的方向,使传统中国加速了向现代中国前进、向人民中国前进的步伐,开辟了中国发展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20,(5)
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领导者,也是一位卓越的工人运动和青年运动领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斗争当中,邓中夏先后参与发动了五四运动、创建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展青年工人革命教育、主持上海大学工作等。此间,邓中夏还在近代中国青年教育工作中做出了实质性的努力和探索,为党领导下的早期青年教育工作做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21,(5)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具有伟大思想启蒙性质的新文化运动,更是一场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性质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研究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影响,首先要认识其作为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一个重大事件本身的历史意义,还要把握其对于中国共产党创立这一"开天辟地大事变"所做出的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影响,既体现在无形中加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的进程,而且为中国共产党创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组织上的准备,同时促动党内政治文化基础的形成,为中国共产党创立提供了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初爆发的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开启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先河。五四运动所昭示的爱国主义的精神激励、马克思主义的方向指引以及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路径选择,构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成长进步的思想导航。尽管五四运动已经过去了90年,但五四精神跨越厉史时空,在今天依然是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资源。引导当代青年大力弘扬五四精神,努力把五四青年梦想和追求的民族复兴事业推向前进,是青年思想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胡军 《民主》2009,(5):35-38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关于文化改造或一场思想革命运动,或者更具体地说是一场以西方思想文化来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运动。我们到底该怎么来评价这场运动,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问题和理论问题。因为评价新文化运动首先涉及到的就是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之间的关系。现在的学者往往将这场运动都冠之以“五四运动”,  相似文献   

20.
以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为《新青年》)开始,一直到1923年才结束的新文化运动,对此历来缺乏完整的评价。传统的观点是把它划分为五四运动前后两个阶段,对于五四运动前的所谓“早期新文化运动”冠以“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是“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笔者认为,只停留在这样的评价上是不够的,即使是对“早期新文化运动”也是不够的。本文试图把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对它进行整体性评价,以充分肯定它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