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河北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满足和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为反映近年来河北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本刊编辑部与河北省委宣传部共同组织策划了这组文章。《大力推进城乡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一文,从宏观层面介绍了近年来河北省从文化主体、文化民生、文化融合的理念出发,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地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满足和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创新实践。全面展示了河北省在更新文化建设理念、拓宽文化建设载体、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高素质文化队伍等方面的成功探索和突出成就。本栏目其他文章,从微观层面介绍了唐山市把“村民中心”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的实践;邯郸市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培育居民兴趣爱好,保障和实现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做法;定州市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以公共文化服务千家万户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我国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新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创新发展:"建设和谐文化"是文化建设在理论上的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建设在实践上的创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建设在战略布局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发展金融业当成党的重要任务;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把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金融体制改革全局,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先进文化,提高综合能力,指出了文化创新的重要精神。医疗卫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由来已久,但它作为管理学的分支却是年轻的、新兴的。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深入发展和改革,变革传统陈旧的卫生文化、建立和完善中国卫生新文化,已经成为现代卫生行业管理发展的方向。如何将文化与卫生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探索一条卫生文化与卫生工作相互渗透、相互推动的新路子,发挥卫生文化在卫生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升在社会上的品牌效应,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则是我们要深入研究、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自2007年开始,哈尔滨市卫生局始终在关注卫生行业加强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其中重点关注并跟踪了开展文化建设较早且举措相对领先的医院文化和血站文化,力图提炼一些具有共性并有先进理念的卫生文化精髓供医疗卫生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着眼屯垦戍边重大使命要求,坚定不移地实施文化兴边战略,发挥兵团军垦文化的秉赋和优势,推进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文化创新和发展。为反映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依托兵团军垦文化特色,推进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的成果,我刊编辑部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组织策划了本期文化前沿栏目。《实施文化兴边战略》一文从宏观层面介绍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断创新载体、拓展平台、丰富内涵、夯实基础,促进兵团军垦文化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其他文章从微观层面介绍兵团各师党委发挥军垦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6.
党的纯洁性包括思想纯洁、组织纯洁和作风纯洁。保持党的纯洁性同党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有机统一。保持党在思想上的纯洁性,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在与时俱进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保持党在组织上的纯洁性,需要严格党的制度和纪律,并通过先进性建设实现党员队伍质和量的有机统一;保持党在作风上的纯洁性,需要继承党的优良作风,并通过路径创新提升作风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7.
辛雎冕 《求知》2002,(11):73-7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通过理沦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任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仃J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领会和把握在文化建设上不断创新的精神,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也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埘我国文化建设作出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8.
张学森 《求知》2008,(6):8-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境遇.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现实问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艳萍 《学理论》2013,(10):138-139
在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自强不息,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文化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精华是党执政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政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并且在理论创新和实践路向的八个方面呈现出来,即政治建设的根基、指向、核心、动力、保障、基石、架构、指向。这既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要求,也展示出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特质。  相似文献   

11.
张俊滨 《求知》2006,(5):18-18,26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永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几年来,尤其是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市供销社党委按照党的十六大的要求,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之中。本着便利、管用和有效的原则,先后建立完善并认真落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相关制度。在全面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对照中央的要求。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要建立健全并落实好“党员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必须注意把握好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积极推进文化创新有利于科学地驾驭市场经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因而文化创新能力是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文化创新必须从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方法创新、德育创新、科教创新诸方面进行系统努力。  相似文献   

14.
党的作风关乎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命。聚焦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这项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做到环环推进重有序、求真务实重成效。  相似文献   

15.
信息网络化是科技发展与社会需求增长的产物,它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思想文化的传播具有明显的倍增效应和催化作用。我们从弘扬主旋律、掌握主动权、增强凝聚力以及突出实效性等方面,探讨网络化时代党的思想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王海文 《求知》2008,(12):23-24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和相关部门的大力倡导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逐渐成为全社会的主旋律.社会舆论和社会文化理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全社会众多的企业中.电网企业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企业,它的产业链长,服务范围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承担着其他产品企业难以比拟的重要使命和责任。近年来,在电力企业内部.  相似文献   

17.
朱懿 《求知》2002,(11):67-6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在实践中全面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新阶段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判断,它反映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础上对国情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小康社会”概念,是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在20世纪末发展目标的新定位。20世纪90年代以后,党中央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实现第一步战略目标的基础上,作出了奔小康的战略决策,在神州大地掀起了奔小康的热潮。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量化评估看,我们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19.
人们对文化创新的追求,实质上是作为主体的人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对生存方式的理解和实践过程。文化创新不能摆脱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的制约。但是,当人们仅仅从生产方式上去把握人类的文化创新时,只是把握了它的基本经络。文化创新还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制约,如经济、政治、人种、环境、制度、宗教、哲学、风俗、语言、文艺等。它们并不能完全由生产方式所涵盖,而是由生存方式所涵盖的。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组部的部署和今后工作的需要,今年我们将“党的十六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全省组织工作回顾与总结”作为重点调研课题,组织部内各处室和市县组织部门,采取挖掘亮点与寻找差距相结合、提炼经验与探索规律相结合、总结过去与创新思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对党的十六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全省组织工作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全面回顾,对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组织工作形成了一些规律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今后加强和改进组织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