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龚锦涛 《学理论》2023,(5):72-75
伟大建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如何凝聚人心、汇聚民力,孕育、生成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实践,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备的精神状态。就内在逻辑关系而言,伟大建党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真理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伟大建党精神奠定共识基础,二者都是当代实践需求基础上的价值表达。从精神一般到特殊、再到精神具体,阐述其指导思想、时代内涵和价值,在此基础上,围绕“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提出亟须拓展研究的议题,为进一步凝聚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与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田菁 《求知》2023,(11):28-30
<正>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力量之源,是中国共产党成就历史伟业的思想基点、精神支柱。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全面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以伟大建党精神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伟大建党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新时代迈向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劲精神动力。伟大建党精神产生于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革命运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形成的理论基础。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重要时代价值,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彰显,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以大力加强思想引领为首要前提,以充分发扬斗争精神为重要基础,以勇于进行自我革命为关键所在,以着力抓好队伍建设为基本保障,为新征程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相似文献   

4.
曹楠  陈旭 《理论导刊》2023,(2):124-128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应有之义,更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心聚力的重要举措。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融通理路主要包括要实现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的相融合、实现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内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相融合、实现伟大建党精神的宣传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过程相融合。为此,可从教学主体、课程资源、教材内容和教学策略等方面着手,探索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群众共同铸就的伟大精神。“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内涵的新概括,蕴含了沂蒙精神的逻辑起点、历史节点和实践着力点,彰显了沂蒙精神的鲜明特质,揭示了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这一重要命题并阐述了其科学内涵。其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成为党的领导人重要讲话、党的重要文献中出现的高频词。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更是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此次大会的主题之一,进一步凸显了弘扬和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之中,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逻辑起点。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新时代新征程的必然要求,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如何从学理高度、历史厚度、哲学深度来认识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成为学者们重点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在中华民族绵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培育、继承、发展起来了伟大民族精神,这就是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伟大民族精神是体现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思想精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伟大民族精神具有历史、现实和未来三重维度,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伟大民族精神具有时代价值,始终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团结》2008,(4):63-64
何谓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它是一个民族群体在延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又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具有维护民族群体生存与和睦团结.并推动民族群体奋进作用的价值系统,反映着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9.
历史主动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苦难走向辉煌精神动因的历史性总结,也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的现实性认知。从生成逻辑来看,历史主动精神根源于唯物史观的理论必然,贯穿于民族复兴的历史实然,致力于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实践应然。从内在意蕴来看,这一伟大精神蕴含了“向真”的信仰根基、“向民”的价值追求、“向新”的政治品格以及“向上”的精神气质等内在要素,赋予历史自信以价值支撑。从实践路向来看,我们唯有把准政治方向、站稳人民立场、增强主动本领,进而彰显历史主动担当,才能使历史主动呈现出强大作用力和深远影响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10.
张国芝  魏杰 《求知》2022,(3):34-37
<正>伟大政党铸就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实践。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鲜明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源泉和动力引擎。全党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把伟大建党精神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6,(9)
长征不仅是一次人类精神和意志的伟大远征,也是一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寻求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今天,长征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体现在以长征精神铸就中国梦,离不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事业必然胜利的信念;以长征精神铸就中国梦,离不开自力更生、艰苦卓绝的精神;以长征精神铸就中国梦,离不开实事求是、灵活应变、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能力;以长征精神铸就中国梦,离不开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精神;以长征精神铸就中国梦,离不开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郭元阳 《学理论》2023,(1):59-62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伴随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而形成发展。所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告诉我们,这一精神构筑于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不断探索的深厚基础之上,尤其是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吸收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精髓,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宣传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实践中,成为值得后人继承与弘扬的宝贵财富。研究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及实践逻辑,有助于深刻理解与把握我们党百年辉煌的发展规律以及精神支撑,并在新时代更好发挥这一精神力量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人民军队是一个大学校、大熔炉,历来群星璀璨,英雄辈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我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新中国诞生,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建立了卓著功勋,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单位和个人。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英雄模范的引领带头作用,通过宣传报道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向他们学习,并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4.
伟大建党精神是逻辑严密的精神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必须充分发挥其实践引领作用。可以从理论根基、目标特质、行动品格和价值旨归四维结构层面揭示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逻辑,并立足于此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以及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意义,不断推进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广泛践行。随着全球化和政党政治深化发展,伟大建党精神在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超越政党利益和担当使命重托、贯彻严以用权和从严治吏策略、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及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要以伟大建党精神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自主和战略自信。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是新时代一个重大命题。伟大建党精神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作为精神内涵加以揭示,凸显其重大意义。“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它的重要意义在于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铸造的红色基因。“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贯穿于其不懈奋斗的全过程,中国共产党历史就是党矢志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历史。伟大建党精神要求把党的初心和使命铭刻于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本质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伟大实践对弘扬“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伟大建党精神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3,(35)
大庆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其产生发展的历程跨越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大庆精神在发展的过程中以各种各样的物化形态存在着,这些物化形态以鲜活的形象向世人展示着大庆精神的魅力。大庆精神形成的文化遗产是具有普遍价值的,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价值旨归和价值指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内核,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升华和高度概括,他们共同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25)
抗战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我国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以来我国学界对抗战精神的形成、内涵、特征和价值启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了解我国抗战精神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可以更加深入认识和学习抗战精神,为更加科学有力地提倡抗战精神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这三大精神贯穿于马克思的著作和行动之中,是马克思精神的重要内核。三大精神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进程中领导人民取得伟大社会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永恒的精神价值和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社会革命"的新论断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新时代对马克思三大精神的继承、发扬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是新时代国企文明建设的重要遵循。上海国际集团下属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走出一条以伟大建党精神领航文明发展的新路,进一步激发了国企精神文明新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