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相传:有一盲人参加宴席,同桌亲戚观其不便,主动将“大鱼大肉”夹至其碗内。谁知盲人吃罢后自言自语“唉!瞎子都吃了这么多好东西,还不知他们吃了多少哩!” 听其故事,怪起盲人不知好歹,实属贪心太重型。但细想起来,心态可以理解,难免小心眼去猜度别人。试想,倘若这位盲人眼睛好使,或同桌人把品种、数量及各自特色首先作以详细介绍,用现在的话说增加“透明  相似文献   

2.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出自古代戏曲家邱园的作品《虎囊弹》中《醉打山门》之《寄生草》一曲,说的是鲁智深在五台山因豪饮醉酒,大闹五台山,打坏山门的故事。其原意是说鲁智深“孤家寡人”一个,什么都没有,故而不论去向何方都没有任何牵挂。曹雪芹在《红楼梦》第22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一章也引用了《寄生草》中这个典故:“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在中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江泽民同志也引用了这个典故。他指出:“共产党人时时刻刻都应该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3.
给自己放假     
人心不足蛇吞象,讲的是古时候一个人因为救了一条蛇,蛇来报恩,一次一次满足了这个人提出的要求,一直帮助他当上相爷,按说此人应该满足了,然而,人心是无底的,在那人提出要用蛇胆换取自己进一步飞黄腾达的非分要求后,蛇只有牺牲自我来满足他,最终,蛇疼得把相爷给吞下,让其所获得的一切荣耀都化为乌有。这个故事内容同样体现在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里,当鱼实在满足不了渔夫老婆一再无礼的要求后,就把所给予的所有东西一律收回。这两则寓言故事告诫人们,欲壑难填,人不能贪得无厌,要知足常乐,否则,到手的东西也会丢失。  相似文献   

4.
感悟信念     
你能想象出一个盲人能熟练弹奏钢琴.并应约到国外演出引起轰动吗?有这样一位青年.他能。记住这位青年向来访者说的,为国争光、为残疾人争气,是我心中永不熄灭的火山般的信念之光,常人能办到的事.我为什么办不到,只不过比常人多一份辛苦罢了。的确,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东西能让人倒下,只要自己的信念还站着的话。  相似文献   

5.
安泰的教训     
在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 的是有一位无敌的英雄,名字叫安泰,他 的母亲是地神盖亚。安泰很有力量,没有 一个英雄能与他抗衡,因此,大家都认为 他是一个无敌英雄。为什么他这样有力 呢?原来他同敌人决斗遇到困难时,便往 地上一靠,即往生育和抚养了他的大地 母亲身上一靠,就取得了一股新的力量。 因此,任何敌人都无法战胜他。但他也有 一个弱点,就是怕决斗时与地面分开。敌 人知道这个弱点后,就设法把安泰举到 空中,使他无法再同地面接触,最后在空 中把他扼死了。 用这个故事来比喻党和人民的关系 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党是人民的儿子,人 民则是党的母亲。儿子的力量来自于母 亲,一旦离开母亲,就失去了根基。这种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品格     
人来到世上的时候,是自己在哭,别人在笑;人离开世间的时候,是别人在哭,自己在笑。人赤条条来到世间,也赤条条离开世间,生时没有带来任何东西,死时也带不走任何东西,无论你是君主还是囚徒,是富豪还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盲人,小时候深为自己的缺陷烦恼沮丧,认定这是老天在惩罚他,自己这一辈子算完了。后来一位老师开导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做是上帝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来,向命运挑战。若干年后,他成了一个著名的盲人推拿师,为许多人解除病痛,他的事迹被写进当地的小学课本。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商人见利可忘食。而银川市郊区良田乡盈南村党支部书记张平却相反,他放弃了年净收入20多万元的产业,去当起了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有人不理解,有人说他傻,有人问他图个啥?“我是一个有十几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我一个人富了不算富,让盈南村的父老乡亲都过上好日子,是我心中的梦想。”这就是他的回答:这些年,为了圆这个梦,张平付出了很多常人无法付出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一个极其偶然的瞬间,一位记者摄下了我领着一位盲人在长春火车站为其购买车票并送行的镜头后,此照片在社会上流传起来:律师为“盲者”引路。1998年7月的一天,晚上7点多钟,我忙碌了一天,刚刚坐在饭桌上吃饭,突然有人来告诉我:楼下有一位盲人找我咨询。我听说是盲人,马上站起身,同桌进餐的人都劝我,吃完饭再去,可我还是执意地走下楼去。盲人来自辽宁省清源县的农村。他惟一的儿子在一次车祸中丧生,肇事单位给了4万元的补偿,但亲友们都认为处理不公,劝盲人去打官司,盲人一时没了主意。突然,他想起了一盘录音带,便赶紧找出来…  相似文献   

10.
《天津支部生活》2010,(3):55-55
关于“分配”这个话题,有这样两则故事: 一则发生在古代中国,是经典名篇《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四岁时,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挑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他,孔融摇摇头,另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把那个大梨给哥哥吧。”  相似文献   

11.
一个响亮的名字——陈启鸿,正在全市广大党员和群众中传颂。在听他的事迹报告和看他的事迹展览的时候,不少人感动得掉泪。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从他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精神当中,受到教育,得到鼓舞。“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毛泽东:《实践论》)为了更自觉地向陈启鸿学习,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他,理解他。  相似文献   

12.
触目皆他人     
我所在的城市,大面积更新了红绿灯行人指示标志。新的行人指示标志灯,每逢红灯会说:"红灯,请留步。"碰上绿灯会说:"绿灯,请过马路。"一些人都觉得这是过度服务,除了制造噪音别无意义。跟一位熟悉的交警谈起此事,交警说:"这是为了方便盲人上街,因为他们看不到信号、字幕。"交警的话让我恍然大悟,一般人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儒林外史》第41回有一个故事:从前,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九,是南京清凉山举行地藏盛会的日子。这一夜,各家各户都不约而同地搭起桌子,点起香烛。于是,从“大中桥到清凉山。一条街有七八里路,变得像一条银龙,一夜的亮”。人们如此虔诚,是因为“人都说地藏菩萨一年到头都把眼睛闭着,只有这一夜才睁开,若见满城都摆着香花灯烛,他就只当一年到头都是如此,就喜欢这些人好善,就肯保佑人”。呜呼!原来满城的香花灯烛,都是骗地藏菩萨的。 读了这则故事,不禁联想到时下的一些检查验收。从某些检查团身上,不难看到“地藏菩萨”的…  相似文献   

14.
阅读应当被看作是人类的一个文明的行为。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阅读史与文明史几乎就是同样的历史。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最迷人的、最值得赞美的、也是最经得起审美的一个姿态,是阅读的姿态。不论是你坐在桌子跟前,还是说很休闲的时候躺在床上,甚至是坐在厕所里,我都以为是人世间最优雅的一个姿态。那么,这个姿态在一个人的童年、少年时代我想他就应该有的。我们常常说,这个人有书卷气,我们在给这个人做这样一个评价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说这个人是世界上最有质量的人。书卷气哪里来?书卷气就是通过长期的阅读慢慢形成的。它从人的灵魂与骨头、从人的眼底无声无息地散发出来。我在北大讲过这样一个事情,我说.如果有一些人不阅读.造物主造出的这个人质量其实是很差的。我见过许多先生.这些先生我对他们很崇敬,但是有时候我暗暗地一想,这个人如果不读书,他将会怎么样?他们长得很丑,长得很不好看,唉,就是通过阅读。这个时候他产生了一种气质。这个气质我认为是人世间最美丽的东西。这时我发现我面前站着的那个个子矮小的先生,是世界上最伟岸的人。  相似文献   

15.
丁启文 《前线》2008,(12):68-69
题记: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林兆华执导的话剧《盲人》,是比利时戏剧大师梅特林克的一部象征主义戏剧.讲述了12个盲人陷入原始森林、等待已经死去的教士前来搭救的故事。据了解,参加本剧演出的十多名演员,都是没有表演经验的盲人。话剧《盲人》让他们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6.
拥护之余     
冯建辉的<走出个人崇拜>中讲述了一个周恩来如何对待批评的故事.一次,周恩来到农村调查,有个社员尖锐地批评说:"如果再这样下去两年,连你也会没有吃的."陪同人员认为这个人是落后分子,周恩来却说:"这个社员说的是真理,一个农民把我们看做他自己的人才会说这样的话.这是一针见血的话."这个故事来自1961年5月31日周恩来的发言记录,因此可以判定,这位农民批评的是大跃进瞎指挥可能还加上反"右倾机会主义".在同一个地方,作者还引了周恩来的另一句话:"连自己的人民群众都信不过,还谈什么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渔夫在湖边钓鱼,每次钓上大鱼就放回湖里,钓上小鱼就留下。行人问他:"为何留小鱼而放大鱼﹖"渔夫说:"我真不愿这么做,但我别无选择,因为我家里只有一口小锅。"听完这个故事,我们每个人都会发笑。其实仔细想想,这个渔夫的毛病在我们领导干部的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有的干部会说是不具备发达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上边的政策落实不下去,就说政策不符合当地的实际;有了优势项目上不去,就说条件不具备等等,眼看着一条条发展之鱼从锅边溜走。事实上,每个地区都有发展的优势,也不同程度地存…  相似文献   

18.
正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想向一个高僧学禅。他见到高僧后,便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旁侧的高僧一言不发,拿了个水壶给他茶杯续水,茶杯满了还继续倒,溢出的水便流淌下来。这个人连忙提醒高僧说:"大师,杯中水已满,为何还往里倒?"大师回应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吗还倒呢?"显然,高僧的言外之意是要告诉来者: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为什么还要来求教呢?听后,来者急忙叩谢悔过。透过这则故事,我们不难看出,  相似文献   

19.
艾迪 《党课》2007,(7):104-106
有的人总是哀叹自己缺少“机遇女神”的眷顾,其实,这些人不知道,他们所要的机会,每时每刻都在他们的想象中等待着他们。想象力是一家巨大的工厂,人类所有的计划,都是在这座工厂里制造完成的。所有的欲望和冲动在这里变成了具有实际形象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说,人能够凭借他的想象力创造任何东西。正因为有了想象力,人们才有了那么多伟大的发明创造,才会利用并目改造了我们这个星球。  相似文献   

20.
“抱团上岸”的温州商人有一个关于温州人的故事:当温州人发现越来越多的国人喜欢吃螃蟹的时候,以为洋人也会喜欢,便装了一船运到荷兰,结果当地海关拒绝让螃蟹入境,温州人只好把这船螃蟹倒进了附近海域,没想到,这些生命力旺盛的螃蟹居然纷纷爬上了荷兰海岸,并在当地繁殖。温州人并没有把这个故事看作是一个笑话,记者的一位温州朋友说,他认为这些螃蟹恰恰体现了温州人的特性,无论有多困难,温州人都要上岸,而且,温州人向来都是“抱团上岸”的。温州地处浙江南部沿海,山多田少,区位条件较差,自然资源也无明显的优势,这就决定了温州人必须通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