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高校作为人类社会中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主要基地,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创新思维的神圣殿堂,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管理模式,按照"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高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学生,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人》2007,(22):18-18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胡锦涛同志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就是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系统的方法、求实的态度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发展方式将出现重大的突破。在"科学发展观"中,科学是方法,发展是目的。按照科学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推动发展。"科学发展观"内在地体现六大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本"是基础,是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根本,以最广大人民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中国的发展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发展应让广大人民能分享到经济进步带来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从发展本质、发展内容、发展原则、发展体现、发展要求五个方面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富春 《党的建设》2007,(12):11-11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学习贯彻好科学发展观。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  相似文献   

6.
牢固树立和落实正确政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和落实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干部工作上来,必须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以保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选拔任用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转变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和片面性,转变唯GDP论的政绩观,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保证更好地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人们总是将"以人为本"理解为"以人民为本",实际上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以人为本"是"以每个人为本"和"以一切人为本"的辩证统一,强调个体与整体的同等重要.而"以人民为本"则是以广大人民的整体利益或根本利益为本,侧重于人民这一整体."以人为本"取代"以人民为本"不仅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新发展现的基本要求,而且顺应了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注重以人为本,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纳入到"五个统筹"中来.  相似文献   

9.
<正>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切以人作为最终目的,这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没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报告提出以人为本,表明了以人为本思想正在成为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阶段,高等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德育工作,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德育教育观,统筹协调德育内部与外部各种要素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求是》2010,(21)
<正>社区党建是党的组织体系和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市下城区深入开展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为主题的"服务先锋"创先争优活动,突出以人为本、以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当代》2006,(10):62-64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1.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  相似文献   

13.
理论文萃     
《新长征》2005,(19)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赵风岐在《哲学研究》2005年第7期撰文认为,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原则和基本要求,在提法上和含义上均有新意。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强调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重要原则引入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确定下来,又把为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中的‘人',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就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显然,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也就必然要求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一、推进工作理念的创新,实现组织工作从"以事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对组织工作的本质要求。组织工作从"以事为本"向"以人为本"转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正确认识和理解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路径与措施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路径与措施主要有:  相似文献   

17.
纪检监察机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和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各个方面,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来谋划和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切实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纪检监察工作中去,按照全面协调的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方法开展纪检监察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纪检监察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深刻理解“以人为本” 落实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二字的提出,是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的前提之一,就是深刻理解"以人为本"。为此,我们要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本"的科学涵义、基本要求和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市级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在如何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职工,管好用好住房公积金,在为广大职工提供优质的住房保障服务方面,按照"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必须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坚持"以人为本"不能反证邓小平理论是"以物为本"理论;强调全面发展不是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协调"发展不能反证邓小平理论是非均衡发展理论;要求统筹发展不是否定市场经济方向;邓小平"先富"带"共富"思想没有过时.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发展逻辑及发展意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注意澄清那些似是而非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