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海尔定律(即斜坡球体论):企业如同爬坡的一个球,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和内部职工惰性而形成的压力,如果没有一个止动力它就会下滑,这个止动力就是基础管理。依据这一理念,海尔集团创造了OEC管理,即海尔模式,这个模式是制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名城遵义市到绥阳县的千山万壑中,坐落着一片“海尔蓝”的厂房,这就是青岛海尔集团在大西南地区孵出的一只“金凤凰”——贵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 走进宽敞整洁的厂房,到处感受到浓厚的海尔文化氛围。办公室和车间的墙上都醒目地贴着海尔的理念、模式;看到着装统一的员工们在生产线旁有序地忙碌着,一台台精美的海尔冰箱流出生产线,有谁会相信这曾是一个沉睡在黔北大山里已近8年的军工企业——风华冰箱厂。  相似文献   

3.
《福建理论学习》2012,(9):40-42
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一个基本抓手。社区建设离不开基层党建工作这只基本“抓手”,城市社区党建也只有在推动社区管理与建设中才能获得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源活力。福州市鼓楼区委牢记胡锦涛总书记“社区党组织要为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多作贡献”的嘱托,近年来围绕创建“五在社区”(美在社区、爱在社区、乐在社区、安在社区、和在社区)目标,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创新“135”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即“强化一个领导核心”、“建设三支队伍”和“建立五项机制”)结合起来,将“135”模式引入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之中,以党建工作创新引领社会管理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目前,“135”模式已经在福州市全面推广实施。一、强化一个领导核心。构筑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坚强堡垒  相似文献   

4.
于燕燕 《前线》2014,(8):100-102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北京社区服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单一的政府管理向多元的社区治理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北京正在形成一套比较有特色的社区治理模式,即“社区复合治理”模式。这个模式有“四位一体”的主体基础,即社区党组织核心作用、社会组织壮大及参与、社区居委会自治能力提高与发展、社区服务站规范建设与应用、社区居民参与。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思想,它们作为一种哲学体系,始终为这个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团体发展提供了助力。纵观国内外成功的企业,它们的企业文化中无处不体现着其中的思想精粹,且不说国内的海尔、蒙牛、华为,且不论日、韩的丰田、松下、三星,哪怕是世界知名的欧美企业,我们也不鲜见其管理思想中进发的“儒”、“道”思想精华。  相似文献   

6.
村务管理需要“阳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湾村探索运用“五权”模式管理村务,切实改进农村工作领导方式,创新基层工作方法,全力打造村务管理“阳光工程”。“五权”模式即强化村党支部的领导权,规范村民会议的决策权,落实村委会的执行权,  相似文献   

7.
在遵义到绥阳县的丛山中,坐落着一片“海尔蓝”的厂房,这就是海尔集团在大西南地区孵出的一只“金凤凰”———贵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走进宽敞整洁的厂房,到处感受到浓厚的海尔文化氛围。办公室和车间的墙上都醒目地贴着海尔的理念、模式;看到着装统一的员工们在生产线旁有序地忙碌着,一台台精美的海尔冰箱流出生产线。有谁会相信,这曾是一个沉睡在黔北大山里已近8年的军工企业———风华冰箱厂。3年前,风华冰箱厂虎落平川,陷入困境,当海尔集团以管理、品牌及市场优势与之合资控股成立贵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后,立即裂变出一种令人难以置信…  相似文献   

8.
《党建文汇》2011,(11):31-31
“很多知名品牌家电的维修点,打114都说查不到。”接到上海一些消费者反映后,记者拨打了114查号系统,明确要求查找三星电视机、西门子冰箱、海尔空调、松下空调等品牌企业在上海的特约维修点电话。果然,话务员的回答大都是“对不起,查不到”。随后,114话务员热情表示“可以给你推荐几家维修企业”。  相似文献   

9.
周旋 《共产党人》2005,(13):54-54
“以人为本”是现在媒体上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之一。这个提法应该不难理解:即我们的公共事务管理以及我们所做的各项工作都要以人为中心,一切都要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  相似文献   

10.
普安县江西坡镇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全面推行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小组“微治理”,通过组建“微组织”、开展“微服务”、推行“微教育”、实行“微管理”、强化“微监督”,引领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激发乡村振兴的强大内生动力。一、江西坡镇的“微治理”模式普安县江西坡镇党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以党的领导统揽全局,以自治消化矛盾,以法治定纷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村民小组延伸,形成了“微治理”模式。普安县江西坡镇的“微治理”模式包括以村民小组、党小组和村民理事会为核心的“微组织”,以网格长和网格员开展“微服务”,依托“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或“道德大讲堂”等载体推行“微教育”,推行诚信村民管理办法实行“微管理”,以群众监督为主体强化“微监督”。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江泽民总书记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创新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的主要途径。因此,对妨碍创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加以探讨,对于加强和改进企业管理,对于企业管理创新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1、金字塔式的官僚化组织模式。这种等级森严的官僚化组织模式,管理层次多,机构膨胀,信息传输慢,决策迟缓,上下沟通不良,造就的是“随大流”的雇员。这些雇员根据一种自上而下的等级管理哲学,目光短浅地服…  相似文献   

12.
对标     
对标(benchmarking),也叫“标杆追寻”或“标杆管理”。其基本思想是通过规范且连续的比较分析,帮助企业寻找、确认、跟踪、学习并超越自己的竞争目标。不妨用一个现成的中国俗语来解释这个出自英文的管理术语,那就是:比学赶帮超。  相似文献   

13.
罗新颖 《奋斗》2002,(3):38-39
近来,在我国理论界和企业上界,“企业文化热”不断升温,而“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案例进入哈佛课堂,更显示了中国企业文化的独特魅力。但是,当我们透过这热闹的景象与成功个案,对我国目前的企业文化进行冷静理性地审视与思考,就会发现,在热闹后有冷清,成功后有危机,企业文化建设中“务虚”现象的存在,制约了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企业管理科学发展的历史 ,依次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三个阶段。以八十年代初美国掀起“企业文化热”为标志 ,文化管理时代已经孕育成熟。企业文化管理的兴起是20世纪管理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一、企业文化管理的基本特征西方企业通过多年的摸索 ,在企业文化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特征 :1、重视人性特征各种管理模式的背后 ,其实都有一定文化传统背景下关于人的理论模型即人性假设问题。“无论管理者是否自觉地知道这些 ,在他们的心目中 ,总有一个个体的模式和基于人的假定的组织行为模式。这些假…  相似文献   

15.
那是本世纪初年的一天,我国尚未加入世贸组织,我陪在鲁西某市(县级)家电公司任经理的朋友贸然闯入海尔集团。此行目的是:以预付几百万元现款为条件,成为海尔冰箱的固定客户。当时海尔的产品已闻名遐迩且大量进军海外市场。国内严重脱销,即使是各大中心城市的大型商场,也只摆放着海尔的样品,而小城小镇的商店里。能贴上海尔系列产品的广告就很风光了。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入新世纪,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我们要深入调查,认真研究,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知止”观念和“忠恕”行仁之道,表现了儒家对自我认同、道德原则的普遍性及个体人格教养的独特理解。“回到你自己”是“知止”的根本义。知止展开为三重意义:回归自然、回向历史与成德知本。忠恕之道就是从最切己的欲望、要求和意愿出发,通过推己及人的践履工夫,达到于内外、人己、物我的一体相通,即“仁”的境界。忠恕之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统一、限制性与沟通性的统一,是不可以做“己之所欲,施之于人”的积极表述的。儒家论人格教养,特重“独”、“诚”的观念,“独”表征人格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同时又是向着他人和世界的一个完全的敞开性;“诚”则标志人性的完成,表现为一个转化实存和“形善于外”的工夫历程。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上海市逐步确立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即市、区两级政府,市、区、街道三级城市管理层次,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城市管理网络)的城市管理新体制。在新体制下,社区治理的步伐不断迈向前进。社区党的建设工作,也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独具上海特色的工作机制,即以“凝聚力工程”为总抓手,以社区党建带动社区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社区参与为动力,以社区服务为重点,全面推进和加强社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重庆直辖,创建了中国西部内陆行政管理的特殊模式,具有独到的中国特色。因其“特殊”,这个决策的使命及其作用和影响,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里拟讨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问题,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我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讨论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以四年来改革开放实践对这个理论问题进行反思和概括,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目标,选准主要着力点。(-)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先驱者就历史发展动力问题进行过讨论,曾经有过的一个最著名的观点,就是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毛泽东曾应用这一观点解释中国的封建社会。“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毛泽东选集),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