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科学时代,除了有“机械决定论”的哲学信条,还有“机械分解论”的哲学信条。你对那个事物不知道吗?那么,你就去解剖它吧。当你了解了事物的局部,整体事物就知道了,因为,“整体等于局部的总和”。象力的分解、元素的离解、生物的解剖,以及数学上的线性迭加等等,都属于“机械分解论”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第二国际理论家开创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第一个理解史阶段,即“经济决定论”理解阶段。准确把握第二国际理论家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决定论”理解范式,须认识到:第一,回归历史原初语境可知,第二国际理论家普遍反对“经济决定论”,其总体理论支点是“归根到底经济决定”主张,这一主张契合历史唯物主义本真精神;第二,第二国际理论家之所以被后继马克思主义者批判为“经济决定论者”,是因为第二国际理论团体中存在“经济因素衡量论”“经济自发论”和“经济决定命名论”主张;第三,第二国际理论家“经济决定论”理解范式的本质缺陷在于缺乏辩证逻辑,即第二国际理论家从“经济决定”到“历史”的建构方式存在偏差,他们从个人意志、教阶制度、作为量的经济必然性、理性等角度演绎历史,或者停留在对经济归根到底决定作用抽象的哲学规定上,或者滑向思辨的意志论窠臼中。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历史合力论与唯物史观的完整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的理论地位及逻辑安排的争议及其解决,需要唯物史观“科学—人文”完整逻辑模式的建构.其中,“矛盾→规律→动力→作用”的科学主导的逻辑线索是清晰成熟的,而人文逻辑清晰的线索至今有待具体建构.在相对区分“社会”与“历史”概念的前提下,可以发现“历史→社会→现实的个人”的线索,即“科学—人文”融贯的完整逻辑与理论境界.历史合力论不是简单的理论注脚和修辞“解喻”,它完整体现了“科学—人文”逻辑的张力与融贯,是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论的统一,是唯物史观元理论的逻辑完成与历史经验的理论化境和深刻解谜,运用时应注意其与历史观上的实用主义、经验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界限.  相似文献   

4.
第一,关于历史决定论与经济决定论。历史决定论从其所理解的“究竟是什么决定历史”的意义上,不是马克斯·韦伯的思想决定论,也不是道格拉斯·C·诺思的政治决定论,而是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经济决定论和唯物史观是等值的。卡尔·波普的错误不在于把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归结为经济决定论,而在于对经济决定论作了机械的理解和错误的评价,并且用他的思想(知识)决定论和政治决定论反对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国内学者在反对把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叫作经济决定论的同时,普遍地接受韦伯的分析模式,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倾向。第二,关…  相似文献   

5.
阿尔都塞: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阿尔都塞提出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历史科学 ,但哲学并不是科学。马克思所开辟的历史科学新大陆 ,最重要的理论基石就是生产方式理论。在反对线性因果观和机械决定论的同时 ,阿尔都塞提出了以科学面对历史的结构因果观和多元决定论  相似文献   

6.
历史合力论是唯物史观的内在组成部分,是物质条件决定论的延伸和补充。但在唯物史观发展史上长期遭到遮蔽和误读,在史学研究实践中往往受到误用。这与理论主体未能深度辨析历史合力论某些核心要素有很大关系。这些要素大体包括历史合力的基本类型、运行机理、活动场域、单个人意志内部层次等。透彻地辨析这些问题,有助于准确描绘历史合力论的理论面相,科学解释其理论内涵,从而在史学研究实践中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7.
葛兰西“历史总体”概念,是为了批判本世纪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庸俗进化论”、“经济决定论”和“机械唯物论”倾向,正确解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提出来的。本世纪初,由于害怕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进一步结合和取得更大胜利,各种资产阶级哲学加紧进攻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实证主义和新康德主义,它们伪装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缘起“犯罪原因理论”(下称“罪因论”)是犯罪学说的基础理论之一,可以说,任何犯罪学家几乎毫无例外地视“罪因论”为自己学说的内核。近年来在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中,论著蜂起,争鸣活跃,成果喜人。特别是对犯罪原因的探讨,尽管与某些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尚处于初创阶段,但却出现了一股前景诱人的兆头,这就是对罪因的分析,一些论家注意到了“方法论”的不断改进,如储槐植的“多层次的犯罪原因论”(见《青少年犯罪问题》1983年3月)夏吉先的“犯罪综合结构论”(见《新华文摘》1984年1月)等。既逐步摆脱了单因素研究、静态分析、线性因果决定论的传统窠臼,也从“抽不断,理还乱”“的多因交织论”的所谓“综合分析”(实则是“甲、乙、丙、丁”枚举式罗列,而且一度越分越细,越  相似文献   

9.
历史选择论质疑仰海峰当前学术界是在两种意义上谈论历史选择论的:一种是在历史决定论的基础上讲主体选择,强调唯物史观是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的统一。但这一统一具体体现在哪里,并没有做出令人信服的说明,但这一含义下的历史选择论并不是本文所要考察的。另一种观...  相似文献   

10.
列宁对俄国发展道路问题上的错误思潮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在批判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主张。具体包括:批判民粹主义的“非资本主义道路”,强调俄国要通过发挥资本主义进步作用和清除封建残余走向社会主义;批判宣扬资本主义“永恒论”的“合法马克思主义”,强调俄国资本主义具有历史暂时性;批判普列汉诺夫等人否定十月革命的“历史灾难论”“早产论”“经济决定论”,强调落后的俄国可以先夺权再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批判新经济政策问题上的“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小资产阶级革命主义”,强调要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并保证新经济政策俄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制度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结论,它已经而且必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证实。然而,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却宣扬两种制度的“趋同论”,抹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他们把“趋同论”奉为至宝,不遗余力地加以鼓吹,说什么“趋同论”是一种“真正的科学”,是反映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可靠的理论”。我们认为“趋同论”并不是什么科学理论,而是一种精巧的为资本主义辩护的理论。这可以从它的思想渊源、基本内容、阶级基础等方面看出来。本文主要分析“趋同论”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2.
吴皖林 《学理论》2009,(15):55-56
本文认为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辨证统一论断是正确的,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历史辩证法的正确阐述,不是机械论的决定论,没有历史宿命论色彩,用“辨证决定论”不能准确、科学地概括和把握恩格斯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3.
要科学地分析马克思主义的“过时”问题 孙显元在《论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过时”和“超域”问题》文章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客观特征问题。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所  相似文献   

14.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比较集中地表现在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方式上。十多年来,经济学界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观点,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板块论”、“层次论”、“宝塔论”、“二次调节论”、“三种管理形式论”、“渗透——胶体论”等;  相似文献   

15.
王虎学 《理论视野》2014,(3):16-18,21
总体上看,国内外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思想内容和历史地位的争论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种截然相反的代表性观点即“顶点论”和“不成熟论”,二者争论的焦点是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由此自然会引申出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对待《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而这也涉及到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理论问题。事实上,科学对待《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有助于系统地、完整地、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6.
坚持不懈地向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这是思想政治工作党性原则的集中体现 ,是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基础性作用的必然要求。坚持科学的“灌输论” ,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要充分认清坚持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现实意义。有的人说 ,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人民群众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情况下 ,强调“灌输论”非常必要 ,现在工人阶级成了国家的主人 ,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可以不再坚持“灌输论”了。这是一种很糊涂的认识。所谓“灌输” ,不是指教育方法上的强迫硬灌 ,而是指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正面教育 ,它是…  相似文献   

17.
“趋同论”是把趋同一词加以引伸并逐步发展的一种社会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和当代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具有相似的特征,从而使两种社会制度互相靠近,走向一种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混合型社会。这一“理论”的方法论基础主要是唯技术决定论,它的政治意图在于证明资本主义制度永生不灭。一、趋同和趋同论趋同是陈述某种现象或事实,原指异性生物因所处生物环境相同,呈现相似的特征。趋同论则是以某种趋同事实为依据引出一种理论性结论,如论证不同质的社会制度,到一定阶段后会离开各自的极点而向对方靠近,也出现某些相似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马捷莎 《学理论》2008,(12):57-61
历史非决定论是指否认历史发展存在因果决定性、必然性和规律性的理论。历史非决定论的误区主要有:对意识形态的偏见;对规律的诠释狭隘化;将社会与自然的区别绝对化;混淆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的界限。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开宗明义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再次重申农业是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农业的重要性、艰巨性,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基础论”和“首位论”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党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所作出的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科学总结,是促使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法宝。这是我们党在五、六十年代因“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之后,在认识和理论上一个飞跃,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因此,“基础论…  相似文献   

20.
钱穆以“扩广群”、“历永世”为原则将世界文化划分为中国、印度、欧洲三大文化,分析了中印欧三大文化的个性精神,指出文化个性决定于环境,并且从文化个性的角度得出了“中国文化最优论”的结论。钱穆的世界文化个性思想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是其对文化个性的概括显得不充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脱离了社会生产方式;“中国文化最优论”也只有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来评价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