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张国涛 《政府法制》2007,(22):24-25
在海南省林业局最"冷"的一个处级职位上,刘福堂干了15年,没想到竟干成了海南最出名的一个处级干部。不过,他是以"官场异类"的形象出名。他时常在不同场合发出一些"杂音",让有些人感觉"刺耳"、"抓心"。他自认"有些不识时务,脑瓜儿不够灵活"。这位60岁的森林防火办主任即将退休。回顾这些年的为官经历,他发现,自己在官场上竟然没有什么朋友。  相似文献   

2.
法律与自由     
在民主国家里,人民仿佛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是真的;然而,政治自由并 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国家里,也就是说,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 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 我们应该记住什么是"独立",什么是"自由"。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 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 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相似文献   

3.
自由断想     
(一)个体自由最浅显的含义,就是个人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而不受限制。从这一点来看,个体自由最大的敌人就是法律。但是,这种自由既包含了对另一个个体的自由的侵犯,同时也包含了受到另一个个体侵犯的可能性。为了使个体自由不受侵犯,又必然需要法律的保护。这就使自由与法律处于一种既包含着矛盾与冲突、又充满着包容与协调的状态。于是,便产生了法律上的自由。(二)哈耶克说过:自由是指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自行其事,在多大程度上他能够自己确定其行为方式,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根据自己所执著追求的目标,而不是根据别人为实现其意图所设定的…  相似文献   

4.
平等自由一直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问题,这在我国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阶段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严复对中国社会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在政治学领域向中国人介绍了西方自由学说,他对西方自由学说的理解是准确的和深入的,他的介绍基本遵循了自由学说的原义;在自由与民主、自由与法律、个体自由与国家自主以及经济自由、思想自由等问题上,他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提倡的新自由主义学说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马军 《政府法制》2011,(20):28-28
吴稚晖是一个十足的怪人,他对金钱的态度和一般人截然不同。 他时常对人说起这样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一艘轮船从美国开到上海来,不幸在日本附近沉没,船上的旅客大多被救起,只有11人沉到海底死掉了。这11个人为什么会死掉呢?有人说,他们不会游泳。也有人说,他们运气不好。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列斐伏尔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一位,他自称是马克思最忠实的拥护者,也因此他将马克思有关"全面的人"的阐述做了"过度的人学诠释",发展成为了他自己的"总体人"思想。列斐伏尔的"总体人"的学说被他自己称之为一种新人诞生,这种新人是变化的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是消除了异化的人,是一种最高的人道主义的自由集体中自由的个人,却也是充满了浪漫主义乌托邦情怀的想象。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的世界观决定他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从人的本性来看,追求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主观目标,一个是客观目标。主观目标追求的最高目标是“自由”,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变相地说明了追求自由这一目标的真理性。在一生追求自由的过程中,该怎样度过呢?  相似文献   

8.
老梁是一位领导,大名为梁永胜,位居北京市昌平区法院审判监督庭的庭长。之所以称呼他老梁,是因为所有与他接触的人,都能感受到他身上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随和,丝毫没有领导的架子,故而"老梁"成了他在同事和朋友眼中亲切的代名词。5月的一个下午,我和老梁坐在一间宽大的办公室里,在满屋子的阳光中,听他讲述那些接地气的故事。乐观、融洽、温馨,这些词语时时进现在我的脑海中,老梁的故事中浸满着浓浓的怀念,让人有些心驰神往。他说,虽然现在已经调回机关大院工作,但时常会有种不接"地气"的感觉,总是会想念那些在法庭的日  相似文献   

9.
在南宁市西部的滨河路,静谧的夜晚,位于高新区火炬大厦二十三楼上,时常一扇窗户的灯一直亮到很晚很晚. 夜深人静时,总有一个瘦削的人影在这间亮着灯的屋子的座椅上直起身子,艰难地揉捏着有些僵硬的双手.无数个普普通通的"星期七",他从上午开始,整整在屋子里坐了十多个小时.火炬大厦坐落在城市的外环道上,到了夜晚显得十分安静.当他收拾好办公室,走进夜色,沿着静谧的街道往家赶去时,夜深人稀,只有高空中一轮明澈的月亮看见他的身影.  相似文献   

10.
赵汀阳在他的《论可能生活》中讲到,人是一种自然而又自由的存在,存在论意义上的人追求自然生存,目的论意义上的人追求自由生活。追求各种可能的自由生活就是人存在的终极目的。这种可能生活是一种创造性的生活,唯有创造才能产生幸福。幸福源于自由创造,创造需要对象,即幸福不能离开他人。所以可能生活必须包含幸福与公正,在可能生活的视域下本文在最后一部分探讨了死刑的正当性问题,死刑有悖于幸福,损害了公正。但死刑也仅是一个表面问题而已。  相似文献   

11.
2011年9月12日,川南某监管中心走出一个满脸沧桑的47岁男人。一年的牢狱生活结束,再次面对阳光下的自由世界,这个男人不禁泪流满面。这个世界上"最冤屈",也罪孽深重的男人,在痛与悔、罪与罚的洗礼中,走过了一段血泪之旅……他曾是一个出色的政府官员,辞官下海后,成为房产公司董事长,身家千万。然而,狂飙的人生却定格在2009年5月—三个穷凶极恶的歹徒绑架了他,勒索1000万元!为长期控制他,三歹徒持刀逼他勒死了一名歌厅女子,他一下沦为震惊全国的"杀人犯"。当这起罕见的"案中案"告破后,他在取保候审期间选择了亡命天涯,一年多后落入法网!  相似文献   

12.
实践中,私权的公权化问题时常发生,对于公权"法无授权即禁止",对于私权"法无禁止即自由"。本文指出在法治道路上,公权不能随意侵犯私权。  相似文献   

13.
雒小平自信心很强。在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多年,他有丰富的阅历,凡事都有自己独到的想法。他不循规蹈矩,不步人后尘,不受世俗羁绊并且时常妙招奇出,变化多端,让人一日寸摸不着头脑。一句话,他是一个不按常规出牌的人。  相似文献   

14.
一润 《检察风云》2013,(5):66-68
"我像迷途的羊羔,是你把我指引;我像死神边缘的灵魂,是你把我唤醒。今天,我就要走出高墙大门,恢复自由,我的心情是何等激动。我第一个想要见的人,就是你!"这是"死囚"犯程胜于2011年10月从高墙内寄出的最后一封信!信中他提到要见的人究竟是谁呢?是什么力量让他从几次绝望中重新树立人生信念,成为一个自行救赎灵魂的新人?  相似文献   

15.
在永州采访,与当地的干部、群众一起回忆与王海洋有关的点点滴滴,我时常在想,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相似文献   

16.
彭飞 《法人》2015,(1):44-46
从1995年和两个合伙人创立律所起,张小炜看着所在的律所从一个三人小所逐步发展壮大。创业曾经带给他困扰,也给他带来了法律人独有的职业成就张小炜律师是个很难闲下来的人,十几年的执业经历让他养成了一种职业惯性,即使休息间隙,他还是会为律所的发展谋划布局。他拿出自己的电子笔记本,备忘录上写满了他在飞机上一路思考的问题。他二十七岁便进了北京市律协,之前曾经四度获得"北京市优秀律师"称号。如今作为北京市律协副会长的他很多时间  相似文献   

17.
魏斌 《检察风云》2014,(18):42-44
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时常会出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最危险的常常是最熟悉的!本文主人公,一个风华正茂、事业如日中天的年轻硕士,在和恩人“妹妹”失散三年后意外重逢,殊不知,他却被人“牵着鼻子”一步步逼入一个致命圈套……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常出现在我们眼前.中国的校园暴力,有集中于某一类学校的特征,有学者认为,这与学校分级的制度有很大关系. 冰山下的校园暴力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姚建龙,在给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上课时,都要做一个小型的调查:从小到大在学校里,受到过同学的欺负或者欺负过同学的人请举手.姚建龙告诉笔者,一个班一般有七八成的同学会举手.他接下去说:"包括目睹别的同学之间殴打、欺负行为的人也一起举手."每次的结果,几乎都是100%.  相似文献   

19.
司法实践中,法官依据法律、斟酌情事进行自由裁量,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在一些重大、新型案件的裁判上,法官裁判的思维进路受到社会各界广为关注。近一段时间,个别案件的判决引发各方争议,甚至广受诟病,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法官在裁判方法上的偏差,或者说法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方法论上的失误,无疑是一个值得检讨的重要方面。在现代法治条件下,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受到正确裁判方法的约束或指引。在这些"铁律"面前,法官的"自由"裁量其实是"不自由"的。就民事审判而言,法律推理的严密性、请求权基础的准确性、法律解释方法的妥当性,笔者认为应当是最为重要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释联养老     
何竞 《江淮法治》2011,(11):59-59
襄阳县县令李祖荫,是清朝光绪年间的一位清官。他时常独自一个人走街串巷,察看民情社风。 这年腊月三十晚,李县令上街溜达,在一个偏僻的小巷里,他被一副春联吸引住了。只见上联写着:家有万金不富;下联是:命有五子还孤。横联是:莫笑莫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