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出生性别比是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发展变化的自然基础。出生性别比失衡是中国人口问题面临的一个复杂、实际的深层次问题。依据历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由于农村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和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趋势仍未明显缓解。传统的生育文化是导致农村出生性别比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及执行是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关键因素,先进医疗技术的滥用甚至违法使用更加速了出生性别比的失衡状态,另外农村社会保障薄弱以及计划生育户的奖励幅度过低也是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自1994年以后有迅速攀升之势,农村明显高于城市,省际间很不平衡。由于传统生育观的驱动,农业生产对男性劳动力需求的偏向,监管乏力,《刑法》立法缺位和性别选择技术的应用与普及等原因使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十分重要,必须以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管理和监督、完善《刑法》立法、建立养老保障制度等举措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3.
协调社会政策: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大范围偏高现象,已经成为中国人口在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也成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隐患.众多政策措施的采取并未缓解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性别相关社会政策的不协调.协调社会政策、改善女性地位,是治理出生性别比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口计生委等部门关于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05〕59号)精神,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平衡人口性别结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我市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重要意义“十五”时期,我市广泛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  相似文献   

5.
雷洪  史铮 《中国青年研究》2004,(11):118-128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已经成为了我国人口结构失衡的新问题,本文基于湖北省农村的实证研究认为,农村青年较之中年在家庭性别平等观念、对不同性别孩子的价值判断差异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对生育男孩偏好呈现出弱化的趋势,这为根本解决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李玮 《时事报告》2007,(4):20-21
政策背景:目前我国社会进入快速转型期,人口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为此,中央提出要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不断完善流动人管理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是国内外都很关注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国内外学术界从引起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可能带来的经济社会后果以及治理措施、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但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文献,以及研究出生性别比变动趋势的文献比较少,未来引入经济学定量模型将成为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的重要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8.
苏梅花 《岭南学刊》2008,(4):119-121
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且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违背了生理规律和自然平衡法则,给未来人口发展和经济社会稳定带来隐患。形成性别偏好并导致出生性别比异常升高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政策等多方面原因,必须通过倡导新型生育文化、努力提高妇女地位,加强管理监督、严格生育管理,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法律保障,完善利益导向、形成长效机制等措施统筹应对,方见成效。  相似文献   

9.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关于"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切实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重要讲话精神,促进人口结构改善、社会性别平等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现就切实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综合治理工作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正常值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长期持续偏高,已对我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严重失衡深受我国传统生育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努力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衡,实现人口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赋权的理念,阐述了赋权性别政策的概念及其特点,通过对中韩推动性别平等,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公共政策进行赋权性分析以及国家层面执行机制的比较,指出,增强政策的赋权性是值得中国重视的政策创新点。作者认为,应基于中国国情深刻理解赋权妇女的理念,并将其融入法律政策及实施过程之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赋权途径,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男孩偏好与性别失衡:一个基于需求视角的理论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生性别比失衡是在生育转变过程中、具有男孩偏好的国家和地区不可避免的一个社会人口现象,反映出在特定的文化模式下,女性个体利益与家庭和群体利益的矛盾、错位和冲突。本文从需求视角出发,阐述了男孩偏好赖以生存的基础,提出了基于需求视角缓解男孩偏好的初步设想。文中指出,群体层面性别差异的固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个体层次的人身安全、保障安全、地位安全、自我价值实现。为此,缓解出生性别比失衡必须缓解主体对儿子的需求,从易到难,由表及里,层层剥蚀,集中攻坚:首先找到需求的薄弱环节,并利用性别敏感的替代模式和替代物品来满足主体多方面的需求;然后整合力量,有效动摇儿子需求的根基,缓解男孩偏好,最终达到降低出生性别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中国育龄妇女在计划生育中的身份地位,本文通过DQ县的田野调查,访问了女性64人,男性19人,从社会性别公平的理念出发,阐述了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过程中,中国育龄妇女在生育和节育方面的身份地位状况,分析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对育龄妇女身份地位的影响,发现了育龄妇女虽仍处于计划生育"客体"的地位,但其主体性意识已经开始觉醒;最后,为确立育龄妇女的主体身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出生性别比长期、重度、整体偏高的历史与现状描述的基础上,就其失调原因及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调查就治理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所需的良好人口安全环境构建提供积极的资政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男孩偏好:基于治理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基于1990、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1995、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采用了多层线性模型(HLM)方法,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男孩偏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较高的经济增长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有助于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绩效的实现,但受到男孩偏好强弱程度的影响。论文结尾分析了研究结论对于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政策启示,并指出了局限性和未来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王翠兰 《青年论坛》2010,(6):117-120
会计政策选择作为税务筹划的基本方法之一,企业可以利用哪些会计政策进行税务筹划,通过对企业税务筹划与会计政策选择分析,也为我国企业在利用会计政策进行税务筹划时提供理论指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出生性别比失衡是中国突出的社会问题,其背后与男孩偏好紧密相关。本文通过6个省的实证调查,揭示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根本原因是父权制的三大要素:一是从夫居的婚居制度,二是父子相承的财产继承制度,三是父子相传的姓氏继承制度。这3项制度不仅仅是历史,更是司空见惯的现实;不仅仅是文化观念,更是强制性的资源分配制度安排;不仅仅是家庭和村规民约的相互作用,更是政府的默认和法律的不作为。由此揭示中国当代社会性别制度的结构方式。  相似文献   

18.
惠农政策与计划生育奖扶政策的冲突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惠农的力度,出台了多项惠农政策,使农民得到了实惠,促进了农业、农村的发展。但是,惠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与计划生育奖扶政策产生了冲突,削弱了计划生育奖扶政策的激励与导向效果。惠农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缺乏协调机制以及惠农政策缺乏差异性是造成冲突的主要致因。  相似文献   

19.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情况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政策文件、队伍配备、考核指标和政策协调等制度化——非制度化框架的分析,发现男女平等是基本国策中制度化保障程度较差的,这导致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往往成为一种"口号"型政策。文章结合国内外经验,提出了完善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机制的政策建议:国策上位、保障健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