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从无产阶级革命的观点出发坚持民主集中制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考察和研究英国宪章派、德国正义者同盟等工人组织的历史和现状,把欧洲大陆各国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发展情况与英国工人组织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他们越是深入考察工人运动的实际状况,越是认识到按照宗派密谋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各种工人团体和组织已经成为工人运动发展的障碍。无产阶级要在新的革命高潮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必须建立"强大的有组织的"自觉的阶级政党。1847年初,马克思恩格斯接受正义者同盟领导人的邀请,参加了正义者同盟,并着手从组织上改造正义者同盟,从而把他们无产阶级政党问题的探讨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全面制定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的思想的和组织的原则。6月,共产主义者同盟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问世。早在!844年8月,已成为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会,开始了共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无产阶级解放进行斗争的征程。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接受正义者同盟的邀请,加人该同盟。6月,恩格斯参加了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的改组大会。大会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提议,决定把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_新的战斗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10月,恩格斯为同盟制定了一个更为完善的纲领草案,即(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明确提出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在我党及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历史上都是第一次,是一种新的党建理念,具有深刻的内涵。一、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是一种新的党建思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把革命的宣传活动和组织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领导改组了正义者同盟,起草并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初步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党…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政治革命理论,从其产生之始,就非常重视无产阶级政党在凝聚阶级力量,宣传、鼓动、组织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过程中的领导作用。马克思关于政党的理论和思想,不仅体现在他本人关于政党理论的理论论述中,还体现在马克思本人参与的改组共产主义同盟、创立第一国际、指导欧洲各国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实践中。进入20世纪,随着俄国等国家中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列宁、斯大林等进一步发展和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国家中领导地位和作用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相似文献   

5.
李锐 《唯实》2010,(8):57-63
对《共产党宣言》创作史的考察,需要紧密结合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发展历程以及正义者同盟的实践活动,既要把《宣言》当作科学共产主义的经典著作,又要把它视为“同盟纲领”:《宣言》创作史的开始日期是马克思恩格斯将其科学思想第一次传达并作用于同盟之日。同理,《宣言》的“草稿”也具有两大显著特性:一是科学共产主义著作,二是为同盟制定纲领所写的文件或公告。诸如魏特林的“20条”以及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以前的诸多著作,都不能算作是《宣言》的“草稿”。  相似文献   

6.
最近读了一些论述《共产党宣言》“消灭私有制”的文章,觉得有些认识有违原著精神,有加以辨正的必要。一、从《共产党宣言》的作者谈起经常有文章出现这样的提法——“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读了以后就会认为《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一个人写的。实际上,这部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共同完成的,是他们两人的共同著作。根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编者注,当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并且决定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时,马克思并没有出席这次会议,而恩格斯积极参加了大会的各项工作,并起草了《共产主义信…  相似文献   

7.
李宏亮 《求实》2006,(Z4):62-63
一、马克思经典作家关于执政党建设的基本观点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者,他们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的基石.马克思恩格斯建党学说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共产党宣言》、《国际工人协会章程》、《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等著作中.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从理论上论述了选用工人阶级中的优秀人才,担任共产主义者同盟各支部的领导人,对夺取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社会的用人制度,锻炼培养了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推动共产主义运动不断进入新阶段。一、培养锻炼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工人运动中选拔培养了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正义者同盟的领导人魏特林就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工人运动领袖,尽管他后来  相似文献   

9.
15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列宁曾经说过:“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理论。”早在1844年8月,已成为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会。共同的信仰使他们建立起伟大的友谊,开始了共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无产阶级解放进行斗争的征程。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接受正义者同盟的邀请…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三大八大十大十一大十四大十五大1923.6.12~201956.9.15~271973.8.24~281977.8.12~181992.10.12~181997.9.12~18广州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会议制定的党的纲领和通过的决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指出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族民主革命;第二步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提出革命统一战线理论,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民主革命同盟,为动员和…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8,(5):19-20
1.马恩最早提出了“党内民主”的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创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之初,便已经开始探讨党内民主问题。恩格斯指出:“民主在今天就是共产主义……民主已经成了无产阶级的原则、群众的原则……当各民族的无产阶级政党彼此联合起来的时候,他们完全有权把民主一词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后来在总结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经验时恩格斯又指出,这个“组织本身完全是民主的,它的各委员会由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罢免”,党的章程交由各支部讨论并由党的代表大会审查通过,党内生活的“一切都按这样的民主制度进行”。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一国胜利”理论 ,经历了一个由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斯大林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必须“同时胜利”的同时 ,认为一国可以首先取得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胜利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 ,明确提出了“一国胜利”论 ,并进而形成了“一国建成”思想 ;斯大林在同反对派的论战中 ,曲解了列宁的思想 ,提出了“一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论 ,继而又提出了“一国建成共产主义”论 ,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胜利的理论推向了极端。  相似文献   

13.
1 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__是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 A.正义者同盟 B.共产主义者同盟 C.四季社 2贯穿<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是:__.  相似文献   

14.
一、从理论渊源上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建设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时,就明确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应代表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应该为全人类谋福利;无产阶级政党应是最先进、最无私、有着宽广眼界和广阔胸怀  相似文献   

15.
关于《共产党宣言》的名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仲其 《探索》2005,1(5):96-101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的冠名问题,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写作之前和问世后一直都给予了关注。他认为,把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称之为《共产党宣言》,是在政治上同当时的各种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划清界限的结果,体现的是科学共产主义学说同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必然结合。他也指出了,在《共产党宣言》问世后,有长达30年时间,工人阶级政党却一直没有使用“共产党”或“共产主义”的名称问题。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列宁最终解决了用科学共产主义作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的名称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这对加强和改善党的组织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那"党的组织生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后来是如何制度化的?又是怎么发展演变的呢? "组成一个做革命运动的并且一个大的群众党,我们就不能忘了两个重大的律" 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1847年,国际性的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该同盟规定了民主选举、报告工作、交纳党费等制度,其中就包含有对组织生活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翟昕 《世纪桥》2008,(1):25-26
社会主义“一国胜利”理论,经历了一个由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斯大林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必须“同时胜利”的同时,认为一国可以首先取得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胜利;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明确提出了“一国胜利”论,并进而形成了“一国建成”思想。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的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问题,也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对它的不同回答,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乃至整个共产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18.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全景 《前线》2012,(5):16-17
党的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就提出了党的纯洁性问题。列宁在创建俄国工人阶级政党时,明确提出“我们的任务是要维护我们党的坚定性、彻底性和纯洁性。我们应当努力把党员的称号和作用提高、提高、再提高”。我们党从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党的纯洁性。1945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正创建中国YC团,是四川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四川地区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下开展共产主义运动,探索独立创建革命政党的一次勇敢实践。该党成立仅一年时间,吴玉章和杨闇公又主动宣布取消,加入中国共产党,更表现了他们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光明磊落的襟怀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火一样的热情。吴玉章、杨闇公在四川独立地探索建党的道路,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生与形成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一) 所谓“二次革命论”,它的基本思想就是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分两步走,分阶段进行。在学术界,有人将“二次革命论”等同于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在我国是由陈独秀最早提出的,它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不断革命论。 不断革命沦,就是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凡是认为:革命过程须划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民主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二者性质不同,但又要由前者转变为后者的思想,都可以叫做不断革命论。这个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来的。恩格斯在1847年写的《共产主义原理》中第一次提出不断革命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