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孙慕天 《学理论》2008,(19):88-89
“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说过:“谦卑的强权,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这令人想起老子的名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如何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的核心战略。  相似文献   

2.
美国从来就是一个迷信枪杆子的霸道国家,它在“硬实力”上的投资是“软实力”的400倍,目前的美国政策是纯粹建立在“硬实力”之上的,其结果是造成了美国“软实力”的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3.
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就被动,就要挨打,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问题在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不少人对“软实力”的认识明显低于对“硬实力”的认识,实际上“硬实力”如经济、国防建设等无疑是增强国力的重要因素,而“软实力”同样会影响国家的盛衰。一个国家的国力由众多因素综合而成,所以,增强国力应当是加强综合国力,应当注意处理好决定综合国力诸因素间的关系,处理好加强“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关系。在形成综合国力诸因素中,经济实力无疑是决定性的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综合国力建设的其…  相似文献   

4.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亲也。今年1月是陈毅元帅逝世卅周年,去年是陈帅诞辰100周年,报刊连篇的纪念文章和电视报道勾起了我遥远  相似文献   

5.
天下唯有德者居之. 什么意思?就是说你无德的话,拥有天下也会失去. 其实何止天下,任何美好的东西,你没有能力保护的话,美好的东西带给你的一定是噩梦.  相似文献   

6.
话语权视角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并不能必然提升国家软实力。当我国硬实力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时,软实力发展却远远不能与之相称。今后我国在国际上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崛起性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本刊“话语权视角下的中国软实力建设”,旨在为推进实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提供基本认知、方向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讲解人、讲授“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的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日前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说,从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来看,国家崛起的关键不仅在于加强军事、经济等国家的“硬实力”,而且还注重制度、文化等“软实力”的建设和创新,硬实力依赖于软实力,两者是同时发展、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8.
《理论视野》2009,(3):63-63
《人民日报》3月13日发表唐双宁的文章指出,事物运动具有不平衡性,金融软硬实力的增长也不可能齐头并进。金融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初期主要表现为金融规模和数量等“硬实力”的增长,在这个基础上,逐步表现为金融结构的优化、金融市场机制的健全、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等“软实力”的提升。软硬实力之间客观上是一种相互助推,螺旋上升的关系。中国金融“硬实力”的发展为“软实力”的提升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吴亮 《瞭望》2007,(11)
发展实力的“软”、“硬”失衡,催促我国以完善体制为主轴,提高软实力体制竞争本身就是软实力的一部分。从提升软实力的视角梳理和观察就会发现,多年来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仍更侧重于推动硬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6,(4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硬实力”作物质基础,又需要“软实力”作精神支撑。基于此,江苏省太仓市从加强教化、改善环境、关注民生入手,着力提升”软实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文化、环境、民心等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1.
十多年前美国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首先提出了“软实力”概念,并逐渐将之发展完善为一套影响甚广的理论体系,在美国以及世界各国,学术以及商业领域一生了无穷的启发意义。美国政府历来重视“软实力”的构建,但后911时代的特殊时局使强调单边主义和硬实力的布什主义占据了美国国内政治的上风,面对伊拉克局势的复杂性和各界对“软实力”理论的质疑,奈提出了“智慧实力”,旨在弥补“软实力”理论在美国现实政治中的被动和不足,并继续为美国外交事务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在软实力培育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所谓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专家指出,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不仅应重视增强和积累“硬实力”,更需注重“软实力”的培育与塑造,走经济、社会、文化、外交均  相似文献   

13.
得民心     
正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孟子》【释义】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的方法就是: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的方法就是: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  相似文献   

14.
高峰 《求知》2020,(1):55-55
《周易》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大意是说: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魏晋时期王祥在《训子孙遗令》中讲:“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诚信、美德、孝敬、友爱、谦让此五者,既是立身处世之根本,也是构建家风之要义。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11,(20):32-33
香港《亚洲时报》8月24日发表文章称,分析家通常会把有关国家力量的辩论限制在“硬实力”和“软实力”之间,而这两种实力结合在一起大概便是“巧实力”。不过,北京的变革模式引入第三种层面的实力,即“隐实力”。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隐实力”应用了中国一些最高深的战略原则。  相似文献   

16.
孙金钰 《学理论》2012,(27):69-72
人民警察素质主要是指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三个方面.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营造信息网络的良好软环境、发展科技硬实力;人民警察需要提升“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素质来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人民警察素质就是软科学,可以形成软实力,而且是特殊的、巨大的软实力.执法新理念引领警察的行为,具有整合各种素质的功能.对此而言,综合素质决定行为,民警①要摆脱过去单一的社会“管理者”角色,转向“人民公仆”的角色,就能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尽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7.
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大力提振广大官兵实干强军、奋发有为的“精气神”。高昂的精气神只有与先进的武器装备紧密结合,“软实力”与“硬实力”相融合,才能真正形成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8.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事业成败,人才是决定因素,鉴别人才的学问非常重要,一直被视为“事之至大”。所以就有人极而言之:“可以不识字,不可不识人”。  相似文献   

19.
所谓"文化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每一个国家都存在两种实力,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 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软实力则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需要软实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个国家的崛起,从根本上说,在于它的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按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历史告诉我们,能在国际斗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纵横捭阖的国家,历来是两种实力兼具的国家。而现实经验表明,在世界多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