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4月25日至26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李纪恒分别到广西民族大学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给南宁和桂林两地高校青年学生作形势政策思想教育报告。在报告中,李纪恒同志摈弃简单的说教方式,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广西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这条主线,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谈古论今,引经据典,列举了古今中外文化发展的大量事例,深刻分析了建设文化广西对于促进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明确指出了大学生在建设文化广西中需要承担的责任和应当发挥的作用。本刊特摘发报告中的精彩内容,相信不仅对青年学子是一种激励,对广大读者亦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2.
6月的广西喜事不断:继“2006北京·广西文化舟”在首都北京圆满谢幕之后,6月23日 ̄24日,为期两天的全区建设文化广西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区“十五”文化建设的成绩和经验,全面部署建设文化广西工作。自治区党政军和各市县以及区直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出席了会议。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在会上要求全区上下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广西的重大意义。他说:“这些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广西繁荣与振兴的大格局中来谋划、来布局、来…  相似文献   

3.
李长友 《桂海论丛》2010,25(2):95-99
桂林作为世界山水和历史文化名城,在发展中选择以最小的环境成本代价同时又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产业路径尤为重要。文化经济污染小、能耗低、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是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的新兴产业,最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文化立市",就是把文化作为桂林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带有导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战略资源,把它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动力,使现代的文化智力与传统的人文要素转化为桂林人民带来许多实惠的物质资产。  相似文献   

4.
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党和国家为了适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推动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今年,制定和实施《兴起广西文化建设新高潮行动计划》已列入自治区党委常委工作要点。如何实施好兴起广西文化建设新高潮行动计划,是全自治区文化系统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刘绍卫 《传承》2012,(5):36-38
新的时期,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广西文化发展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广西文化的发展。广西文化已逐渐由民间文艺为主体向以现代文化精神为核心的多元发展过渡,由资源大省(区)向文化发展强区转变,广西文化的总体文化形象逐渐显现,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独具广西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大力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建设,现就建设文化广西作出如下决定。一、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广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文化是国家和区域综合实力、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哺育和传承民族生命力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维护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7.
《当代广西》2005,(17):1-1
最近,自治区党委作出了建设文化广西的重大决策。建设文化广西,对推动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健康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针对我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如文化体制改革仍然滞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尚不能满足需求,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顺,文化企业规模不大,竞争能力不强,复合型、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缺乏等,建设文化先进广西,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筹文化工作全局,重点做好挖掘文化內涵,整合文化资源,改革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8.
大连文化名城建设的提出凸显了文化在大连城市发展的价值与作用.在大连地域文化发展过程形成了本土性、多元性、开放性、保守性和俗有余而雅不足等特点.根据大连地域文化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给大连文化名城定位为"国际性现代时尚文化名城".大连要搞好文化名城建设,应处理好文化名域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加快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做足海洋文化,保护开发好地域文化,扶持发展好现代时尚文化,打造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9.
薛彬 《当代广西》2004,(23):27-28
文化产业作为创造财富的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已经引起国内外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作为民族文化资源富矿区的广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和民族特色,抓住中国人世的历史机遇和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的大好时机,推动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当务之急。文化资源大省还未形成产业优势近年来,广西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做了不少努力。2001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就召开了全区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要以发展文化产业为龙头的文化发展思路。各级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结合旅游、特色经济、节庆、对外文化交流、演艺市场开发、会展业、科技等,积极寻找发展文  相似文献   

10.
半月记事     
《当代广西》2006,(24):64-64
■11月22日11月21日至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广西考察工作。在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自治区主席陆兵等陪同下,李长春一行先后到桂林、柳州、北海、钦州、防城港、南宁等地,就建设和谐文化、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进行调研。■11月23日△国务委员陈至立来到广西,出席“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现场汇报会”。在桂期间,陈至立还深入我区边境一线的崇左市,实地考察了大新、龙州等县“两基”攻坚和新机制实施情况。△工业重镇柳州市重点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项目,通过…  相似文献   

11.
苏星 《当代广西》2011,(18):16-20
广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西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2001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加快广西文化发展的决定以来,我区文化建设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文化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乘着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东风,广西首家民营美术馆——邕江湾美术馆应运而生。作为一家民营美术馆。如何承担及发挥文化的公益功能?在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何将文化与经济进行巧妙融合?在我区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形势下,如何发展壮大?……9月初,本刊记者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契机,带着以上疑问,走进邕江湾美术馆——  相似文献   

12.
余益中 《当代广西》2008,(19):46-47
兴起广西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作出的一项重大工作部署,是广西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这项工作部署和这个目标任务必须要有强势执行的具体行动及有效推进的实现方式,并最终要用实效及成果来体现和检验。经过几个月来的调研思考,结合广西实际,我们以制定实施《广西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行动计划》(以下称《计划》)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区直各委、办、厅、局: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广西的决定》(桂发[2007]8号)精神,为进一步掌握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  相似文献   

14.
陈炜 《八桂侨刊》2005,(3):34-37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依托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早在上个世纪就已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山水旅游城市,然而在历史文化旅游日益备受关注和青睐的今天,桂林日前较为单一的山水旅游模式难以满足现代游客对旅游产品的多方需求。我们应大力挖掘桂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尤其是明清时期桂林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桂林真正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级的山水旅游名城。  相似文献   

15.
南岸 《当代广西》2007,(13):27-27
建设文化广西是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立足广西,面向全国,着眼于应对新世纪新形势新挑战,着眼于建设和谐广西,增强广西综合竞争力,审时度势,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对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广西,推动广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苏长高 《当代广西》2013,(16):29-29
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在全区旅游发展大会上要求,必须加快广西旅游跨越发展。如何才能加快广西旅游业跨越发展?笔者认为,全区各地在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项目、打造旅游产品(主要指旅游景点线路)过程中必须增强旅游文化理念的引领,大力发掘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具有本地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这样才能增强旅游产品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广西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  相似文献   

17.
蒋勇 《当代广西》2006,(24):40-41
一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经过20多个世纪的打造,现在已是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然而,桂林目前主城区空间过小,不能满足高端商贸服务功能的发展需求,人口拥挤、交通阻塞、用地紧张等“城市病”日益显现,这与桂林的区位优势、国际声望和自身潜力极不相称。“离开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2005年4月,时任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的刘奇葆在对桂林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这个很有见地、很有胆魄的战略构想。2006年9月26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在全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桂林市作为旅游城市和历…  相似文献   

18.
林少雄 《传承》2006,(6):43-46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最近,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全面推进“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建设,构建和谐广西的具体构想,这一构想完全符合广西实际,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广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将进一步加快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我们要把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与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建设和谐广西战略部署结合起来,做好广西的气象工作,为建设和谐广西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9.
梁潮 《传承》2004,(3):28-29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和秦代大型水利工程灵渠、明代靖江王城王陵一道,成为桂林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三个组成部分,在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多项构成因素中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广西地理位置和当时政治等方面的特殊原因,从1938年10月武汉、广州沦陷至1944年9月湘桂大撤退前,桂林成为大西南与华中、华南以及东南亚联系的枢纽,东北、华北、华东各沦陷区的1000多名文化人士云集桂林,其中如何香凝、李达、李四光、梁漱溟、陶行知、邹韬奋、范长江、张友渔、薛暮桥、蔡楚生、吴晓邦、柳亚子、叶圣陶、胡风等闻名全国的名家大师便…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05,(18):1-1
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最近在全区县(市、区)委书记提高执政能力与构建和谐社会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提出,要大力推进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和平安广西建设,努力实现构建和谐广西的历史任务。这是自治区党委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贯彻落实党的十六人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从广西实际出发,全面总结近年来广西改革发展稳定取得的成功经验,为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作出的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