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世纪桥》2017,(11)
邓小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富于创新,在实践和理论方面都产生了丰富的创新思想,对当今党员干部培养创新意识和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主要有:党员干部能够并善于解放思想,是培养创新意识和提升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具有"闯"和"冒"的精神,是党员干部培养创新意识和提升创新能力的精神气质;勇于实践,勤于探索,是培养创新意识和提升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与时俱进和视野开阔是党员干部培养创新意识和提升创新能力的时空条件;具有反思精神和学习精神是培养创新意识和提升创新能力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重塑大学精神是促进高校切实推进创新教育,实现该途径的重要保证。本文探讨了大学精神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高校在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冲击下,重塑大学精神对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林云 《世纪桥》2007,(5):152-153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分析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含义,并根据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从四个途径说明了对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通过具体事例探讨了培养方式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郑海云 《山西青年》2022,(19):145-147
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主要力量之一,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目前各高校对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研究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原则的基础之上,介绍了大学生合作精神养成课,并研究了大学生合作精神养成课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重塑大学精神是促进高校切实推进创新教育,实现该途径的重要保证。本文探讨了大学精神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高校在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冲击下,重塑大学精神对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忽视基础、片面强调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为创新而创新的倾向,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也是危险的。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只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7.
伍铃 《求实》2009,(Z1)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英语教学也不例外。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界开展的研究主题之一,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一、创新教育的特征及实施环境 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创新知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问题,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是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导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实施途径,是新形势下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是素质教育更新、更完美的体现.体育教学必须具有全面性,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思维,释放并发展学生个性,通过个性的培养来带动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知识和能力都是构成人的素质的基本要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校在教学中应该增强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的意识,寓知识创新的思想和方法于知识传授的过程之中,从而使学生在积累知识过程的同时培养自己的能力,在增进知识的同时增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知识和能力都是构成人的素质的基本要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校在教学中应该增强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的意识,寓知识创新的思想和方法于知识传授的过程之中,从而使学生在积累知识过程的同时培养自己的能力,在增进知识的同时增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2.
唐淼 《世纪桥》2007,(8):111-112
21世界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以创新人才为特征的时代。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等院校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技素质,对学生传播科技知识、科技方法,培育科技精神,并提高学生科技实践能力是高校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层面。丰富科技实践活动内容,搭建科研实践平台,拓宽学生视野,是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普永贵 《世纪桥》2008,(2):32-33
企业家精神包括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冒险精神、宽容精神和合作精神,这种精神对于新时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公民显得异常重要。政府在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公民中理应起到主导作用,政府可以通过树典型、制度创新、教育培训等方式培育民族地区公民的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14.
袁雨辰  李香周 《世纪桥》2011,(17):128-130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与目标。艺术教育对于激发和强化大学生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审美直觉与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智育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大连理工大学电信学部创造力与艺术实验班为例,围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旨,分析了艺术教育与培养创新型人才之间的关系,并就如何在实践中运用音乐等艺术教育手段的独特功能,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一代大学生提供了全新范例。  相似文献   

15.
八一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动力之源。八一精神具有丰富内涵,蕴涵着对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因子。高校应将八一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八一精神为引领开拓双创教育新思路;将八一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化八一精神为动力,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让大学生走在创新创业的时代前列。  相似文献   

16.
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强化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一要创新教育内容,实现民族精神教育时代化;二要创新教育途径,提高民族精神教育水平;三要创新教育因素,形成民族精神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7.
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应用型大学的根本使命。通过对工匠精神内涵的梳理,不难说明在应用型人才素质标准上,以工匠精神的培养为目标是应用型大学的必然选择。应用型高校可通过价值观引导、课程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政产学研联动以及师资队伍水平提升等方面加强大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素质。  相似文献   

18.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不仅应发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也应适应创新教育的时代要求,创新教学,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创新能力而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不仅应发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也应适应创新教育的时代要求,创新教学,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创新能力而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校要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关键在于教师要有创新素质。创新教育对教师创新素质提出了如下要求:创新观念,提高能力;大胆进行创新实践。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途径主要有:建立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制度、平台和机制;充分发挥创新实践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