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实事求是的实现过程尚仲生主体求“实事”之“是”,是为了使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一认识的实现过程,也就是实事求是的实现过程。一制约实事求是的诸因素实事求是的实现是一个异常艰难复杂的过程。在实事求是的实现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受到多...  相似文献   

2.
实事求是的过程,就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实现内在统一的过程.影响和制约这种统一过程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只有消除这些制约因素,才能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小平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与实践,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坚持实事求是,常常会遇到说起来明白做起来难的困惑。怎样紧紧抓住这个精髓,使之成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锐利武器?细研《邓小平文选》,我体会最主要的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4.
《实践论》、《矛盾论》是从理论上清算教条主义、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中国特色的革命与建设道路奠基的不朽著作。“两论”为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奠定了作为世界观历史观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理论基石,奠定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以及共性与个性的互相联结这两大理论支柱,从而精辟、透彻地说明了为什么要及如何做到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深刻领会其主旨和建树,对于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改进党的作风》一文中精辟地指出:“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应一以贯之。不解放思想、教条主义盛行,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离开实事求是,脱离亿万群众创造性的实践,不是真正的思想解放。”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自觉地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起来,既要以新的眼光、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王现东  唐胜兵 《前沿》2011,(22):62-64
"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和光辉典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追溯这一历史文化渊源,能够使我们更深刻地领悟:马克思主义必须实现中国化才能有效地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要注重内容,还要注重形式;"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的理论态度和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精辟地概括为“实事求是”,并且作了深刻的阐述。邓小平理论就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反对本本主义和个人迷信 ,认真总结历史经验 ,在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逐渐形成的。学习邓小平理论 ,应该用实事求是的方法研究各自领域的具体问题 ,实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当前公安战线的一项基本理论建设 ,应该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警政学。  相似文献   

8.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他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联系起来作为党的思想路线进行论述的,邓小平是第一人。邓小平从认识路线的高度对解放思想下了一个科学定义:“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什么叫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9.
《传承》2015,(5)
毛泽东曾原创性地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新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恢复并创造性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毛泽东讲实事求是是针对教条主义,邓小平讲实事求是是针对思想僵化。毛泽东把实事求是同调查研究紧密结合起来,邓小平把实事求是同解放思想密切联系在一起。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其目的都是为了正确指导中国社会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吕寒松 《创造》2002,(3):24-24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方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句句是真理”,而在于它始终坚持了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把科学态度、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统一起来,始终强调物质第一、实践第一,强调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联系性、发展性、矛盾性。它不仅批判唯心主义及各种形形色色的伪科学,而且以批判的精神对待自身,反对把自身看成科学思想的顶峰,不断用新的理论和实践丰富、发展自身,从而保持了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1.
解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研究,理论讨论当然重要,同时,从公共政策方面进行探讨也很有必要.由于基本国策具有全局性和统领性的政策特质,因此,无论是对政策问题的认识,还是对政策精神的理解,以及政策目标的设计、政策实施原则的确立等,基本国策都包含了较深刻的思想性内容.政策思想具有实践观念的意义,它与理论主张并不完全等同,但对实际生活的影响非常直接.理清"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政策思想,对推进这一国策的执行意义十分积极.基于这一认识,本文从政策问题的认定,国策的价值选择、目标体系、实施原则,以及与法律和具体政策的关系等方面,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包含的政策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行政诉讼中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原则是行政诉讼法的一项特有原则.其理论基础有二:行政优先权和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但是,在我国,这一原则与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主要功能以及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相矛盾.本文对这些矛盾进行简要分析,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尽管现行的起诉不停止执行原则存在诸多弊病,但不宜以起诉停止执行原则作为替代,而只应对现有的例外情形作出修改.  相似文献   

13.
在众多侦查措施中,侦查实验对侦查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司法实践对实验规则关注颇少。从侦查实验的理论基础和性质上看,侦查实验的规则应当包括:相近条件规则、反复实验规则和文明与安全实验规则。  相似文献   

14.
周敏 《桂海论丛》2004,20(2):44-46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改革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新发展,它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雷毅 《思想战线》2007,33(6):27-33
从审美的视角阐释先秦道家的深层生态学理论框架,即可从"道法自然"的终极原则中引导出"物无贵贱"的生态平等观,由此演绎出处"无为"之事的顺应自然的行动原则,并通过内省和心性修养,不断扩大自身与他人他物的认同感,最终达到"物我两忘"的"生态自我"境界。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视情绪、情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情绪、情感并非是人的单纯心理的体验形式 ,它的激活与发动 ,与社会因素密切关联。情绪、情感具有紊乱性、波动性、突发性等非理性特征 ,是对对象的感受、体验和心情 ,是对象引起的主体在感情上的反应。分析和研究人的情绪、情感有助于从思维模式方面 ,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新领域 ,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内容 ,为思想政治工作原则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辅助性原则是德国学者在对福利行政反思的过程中提出的一项理论,旨在解决国家与个人、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当下中国要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有必要以辅助性原则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基础,只有落实好辅助性原则,才能达到社会管理的善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开始兴起,今天,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正逐渐走向成熟。而作为公共管理诞生之时的时代理论地平,"价值"与"价值中立"之争也自那时起就一直是其研究领域中激烈争论的焦点。从多学科的研究视角出发,本文对公共管理发展之历史银河中"价值"与"价值中立"之间错综复杂的漫长争论历程进行回眸与反思,尝试将"价值"与"价值中立"共同融合于公共管理研究范式之中。而在公共管理价值回归的继往开来道路上,公共管理作为一门成长中的新兴学科,其将价值与价值中立、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等有效地结合起来是其不断追求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政治中的民族分裂主义现象日益突出。民族分裂势力的旗号之一就是“民族自决原则”,这是对民族自决原则的曲解。本文拟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此进行理论分析,认为民族自决只适用于反对外国压迫和殖民统治,民族自决的主体是政治意义上的民族而不是人类学上的族群。  相似文献   

20.
交通肇事逃逸有其特定的法律内涵,应具备认知、行为、目的三个构成要件.交通肇事逃逸不应限于从交通事故现场逃离,在交通事故当事人被公安机关控制之前,无论当事人是否从交通事故现场逃离,均可构成交通肇事逃逸.对交通事故当事人当时不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而驶离等疑难情形,应依据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要件和主客观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分析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