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队伍稳定及监管安全等问题,当前监狱民警由于监狱、社会的压力和自身素质的影响面临着情绪状态不稳、职业倦怠明显,价值观念偏离,人际关系敏感、交往技能欠缺等心理健康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坚持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构建心理和环境、狱内和狱外防线,将最大限度地降低监狱民警心理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罪犯心理矫治已成为监狱工作科学化的热点话题,而罪犯心理水平的改善依赖于基层民警心理素质的提高,本文从提高监狱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水平的必要性入手,探讨了影响监狱基层民警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调查显示,监狱民警心理不健康程度比社会上一般群体要高.这不仅与其工作条件、生活环境、物质待遇较差有关,也和监狱工作本身任务重、压力大、风险大等因素分不开.因此,在监狱民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监狱工作的需要,也是监狱机关体现从优待警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焦虑是人与生俱来的情绪反应,但是在监狱基层民警群体中却呈现出较为普遍和严重的症候,无形中影响着监狱的安全发展。以佛洛依德焦虑理论为视角,通过对NJ监狱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监狱基层民警存在着自我认同、工作现状、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四个方面的焦虑,且焦虑程度呈现出明显的年龄段特征,应值得各方重视。虽无万全之策,但为化解基层民警过度焦虑的深层隐患,需从思想层面、管理层面、技术层面和情感层面找到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
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监狱压力源问卷对福建某监狱的360名民警进行施测,结果表明监狱民警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他们的工作压力比较大;从收入、年龄、工作年限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结果也表明,监狱民警收入较低的、年龄在30-45岁、工作年限为4—10年的群体工作压力大,其心理健康水平也较低,需通过提高民警自我调节能力、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等方式来提高民警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监狱民警教育培训具有思想导向性、内涵先进性等基本特征,是促进监狱民警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目前,监狱整个系统与监狱单位条块分割,缺乏系统构建,传承创新不足,存在着形式与内容割裂、认识与实践偏离以及投入与效果不对称等问题。监狱单位民警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注重思想引领,整合社会资源,突出监狱加速发展的特色需求,构建职业精神建设为龙头,实战实训为基础,社区健身娱乐、社团活动为补充的多元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7.
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障碍是由心理征候集合而表现出的心理病变状态.监狱人民警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包括:工作劳累导致"心累";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社会不理解,遭人非议;人际关系紧张、冲突;家庭成员的不理解、埋怨等.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调适,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科学地有效调整,使监狱人民警察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心理状态的过程.对监狱人民警察中出现的心理失衡现象,其克服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自我心理调适;家庭的心理调适;监狱领导机关对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保健措施.  相似文献   

8.
关于福建省8个监狱单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福建省80后监狱民警群体工作时间较长,心理压力偏大;职业和岗位满意度适中,集体归属感较强;注重物质利益,关注个人空间;职业角色意识鲜明,职业自觉性较高;晋职晋级较为困难,职业热情受抑。分组比较结果显示,85前与85后民警、男民警与女民警、党员与非党员民警之间群体差异不明显。当前,加强80后监狱民警思想建设应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是创新教育手段,培育职业精神;二是立足以人为本,切实从优待警;三是优化执勤模式,缓解工作压力;四是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突出强调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立新型监狱人民警察队伍职业标准,是监狱工作法治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于提升监狱刑罚执行和教育改造职能、推进监狱警察精细化和专业化建设、保障罪犯合法权利有着重要意义。安徽警官职业学院为打造监狱管理、刑事执行等品牌专业,培养合格的监狱人民警察,制定了相关职业培养标准,并将其作为学生考核的依据,以和未来的职业对接。  相似文献   

10.
2020年春节爆发的新冠疫情作为典型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对社会安全稳定构成极大的威胁。监狱环境封闭,人员密集的特殊构造决定了其在疫情防控状态下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罪犯管理面临重重困难。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监狱如何提高政治站位,防范政治风险,坚守安全底线,积极应对疫情对罪犯管理产生的嬗变,是当下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根据心理健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模式,结合刑事侦查工作的职业特点,刑事警察的心理健康标准应归结为以下八条:身体健康;智力超常;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成就动机强;情绪稳定;其他与刑侦工作相匹配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2.
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第93条对逮捕后羁押的必要性审查作出了规定,这是我国法治建设在人权保障方面的一个重大进步,值得予以肯定。但该条规定过于抽象、笼统,没有细化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相关要件。为此,应当进一步明晰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的启动机制、审查对象、审查期限等内容,以使该程序所产生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社会治安状况的日趋复杂,使得警察这个职业群体,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当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这无疑应该引起公安机关管理者和决策者的高度重视。文章指出了关注警察心理健康的现实意义,阐明了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相关疾病的根源、危害、表现,分析了影响警察心理健康的成因,并探讨了应对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认真解决好上述这些问题,对增强公安队伍的战斗力,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语境中,关于罪犯自杀后,监狱民警该不该承担刑事责任的议论,基本有两大派别,并且各有其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基层民警的心理困惑。因此,有必要在对这些观点进行系统梳理基础上,对其应有法理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监狱民警的职业心态,是监狱民警在对罪犯的行刑与改造的过程中,所内化出的一种反映其职业操守与职业行为的心理状态。受其正能量因素与负能量因素的影响,监狱民警的职业心态,又可分成为正向性职业心态和负向性职业心态,其正向性职业心态是监狱民警担当法律之责、刑罚之任的主流心态,分别表现为趋强性、趋稳性或趋弱性的演绎逻辑过程,构成为交错性、反复性、重叠式、跳跃性和阶段性的演绎特征。其调适的路径主要有监狱民警职业态度的再度塑造、监狱精神的传承弘扬、监狱文化的着力建设、监狱民警的心理养生、监狱民警的职业调理和监狱民警的职业评估等。  相似文献   

16.
谈警察职业与身心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由于长期从事超负荷、高风险工作,其大多数成员健康状况不佳、心理压力增大。因此,为维护社会稳定、有效履行警察职责,必须切实关心警察的身心健康,减少其工作负担与心理压力:要加强警察健康教育、构建警察健康保障体系,使其更好地完成公安工作使命。  相似文献   

17.
随着有组织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传统侦查措施已难以与之抗衡。而卧底侦查这一隐蔽型侦查措施,逐渐成为了打击此类犯罪的一把利刃,卧底警察更是被誉为"刀尖上的舞者"。然而,在危险系数颇高的卧底任务中,卧底警察的权益保障几乎处于真空状态。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卧底警察选拔机制、卧底警察培训机制、卧底警察心理调试机制、卧底警察身份保密机制、卧底警察岗位预留机制、卧底警察奖励与补偿机制等方式,来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卧底警察权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警察心理健康现状及自我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警察长期处于高压力、高危险、高应激状态,对从事警察的个体身心健康造成损 害。目前我国警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精神紧张、焦虑、恐惧,心情压抑、郁闷,情绪易激动、暴躁、难 以自控,对工作的热情降低等问题。对此,公安机关可以通过改进公安工作,开展心理咨询等方面 提高警察心理素质,警察自身调节作用也很重要,可以通过掌握自我放松技术和不当情绪处理方 法,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及时进行心理咨询以增进自身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