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惩戒权的行使与未成年学生违纪行为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惩戒权是国家赋予学校和教师管理学生的应有职权,也是教师专业权利之一。惩戒权的行使,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客观要求,是教师履行法定职责的必要手段。现代中小学校管理,不是不要惩戒,更不是取消惩戒,而应限制惩戒,规范惩戒,教师肆意行使惩戒的权力要受到约束和限制,惩戒的极端方式体罚应当禁止。当前我国亟待通过立法使教师惩戒权合法化、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2.
谈教师惩戒权的使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点人们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如何把惩罚与体罚或变相体罚区别开来,则众说纷纭。本文认为宜用“惩戒”代替“惩罚”,教师在行使惩戒权时要注意避免踏入体罚和变相体罚的雷区,在行使惩戒权之前要比学生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行使惩戒权的关键是让学生知道校规的严肃性,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的过错行为负责,教师要把惩戒当成一门艺术来研究其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4.
山东大学针对高校的学术工作中存在着一些急功近利,为职称、虚名、实利而粗制滥造,置学术信誉于不顾等不良形象。日前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提出要“以德治  相似文献   

5.
6.
学校场域的惩戒充分体现了社会关切、控制与学生权利保护、发展之间的博弈过程。20世纪末期,美国公立中小学的教育惩戒实践在“零容忍”政策指导下排斥性日益凸显。在法治框架下,摒弃基于“问题”和“不足”的“刑事—司法”模式,美国公立中小学惩戒努力实现从“转移—控制”到“积极干预—促进”的教育价值回归。对问题行为的积极预防、构建教育惩戒实施的支持性、促进性配套政策和彰显公平正义的制度设计成为其核心特征。教育惩戒的实施不能脱离教育场景单独存在,而是嵌入于学校的整体育人过程。在具体实践中必须实现从单一惩罚到预防、干预、提升三者有机统一的转变,从单向强加、控制到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系统化、制度化、精细化实施。  相似文献   

7.
郭玉 《法制博览》2024,(12):12-14
教育惩戒是正面管教的必要补充方式。教育惩戒权是教师在实际教学应用中作为约束工具引导教育的一种权利,但现实中却出现由于对教师教育惩戒自由裁量权的规制导致大部分教师不愿用、不敢用的极端化局面,因此考虑从权利谦抑的法理视角进行教师教育惩戒权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郭杰优 《法制博览》2022,(14):112-114
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法官惩戒委员会,作为我国法官惩戒制度中法官责任追究的第三方独立机构,负责对法官违反审判职责的行为提出审查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在整合相关意见与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出台了《法官惩戒工作程序规定(试行)》对于法官惩戒工作进行系统规范.但是新制度总是有其不完善性以及实际运行中的困境,因此在分析法官惩戒...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时代,高校在运营校园网络媒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使用大量网络图片,这使得校园网络媒体日渐成为侵害图片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的高发地。基于对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以高校为被告的侵害图片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诉讼裁判文书的分析可知,当前涉及高校的网络图片侵权纠纷呈现出原告撤诉较多、索赔金额过高、多为图片经营公司提起的批量诉讼、争议焦点在原告是否适格和被告是否合理使用以及被告败诉居多的特点。由于高校网络媒体工作人员著作权意识薄弱,网络图片作品著作权权属不明,图片经营公司存在商业化维权行为,因此高校要规避图片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风险,不仅要从内部层面采取措施,还需要借助外部层面如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社会公众、网络图片行业和网络平台等多方主体的参与,协同共治网络图片作品著作权市场。  相似文献   

10.
杨奔 《法制博览》2024,(6):121-123
2021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发布,提出要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建立健全检察官惩戒制度。最高人民检察院落实中央部署要求,研究制定了《检察官惩戒工作程序规定(试行)》。S省在上述文件规定相继出台后,完善了实施细则,并首次提请省检察官惩戒委员会审议了检察官涉嫌违反检察职责案件。通过研究S省检察官惩戒委员会,可以直观了解检察官惩戒制度的运行情况,针对性提出健全该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艾晓雨 《法制博览》2011,(10):47-47
2010年11月14日,一位名叫“思念是一种病”的网友在某视频网站上传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一位年轻的白衣女子,面带微笑,隔着一块玻璃板将一只小兔子活生生地坐死。整段视频长达4分9秒。那段视频一出就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短短的几天里,该视频点击量已经上万。网友们纷纷跟贴留言,痛斥那位虐兔的女子。“让她不得好死,这个下贱可恶的女人。”  相似文献   

12.
司法活动是依靠检察官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来实现司法公正。但由于惩戒事由的程度分级不明确以及执行不客观,加之错案界定困难带来的追责难题,导致在实践中有效惩戒和检察官权益保护无法实现的困境。新修订《检察官法》已经初显出检察系统、惩戒委员会、职务惩戒法庭的三维架构趋势。因此在准确定位惩戒委员会角色的基础上,通过对惩戒事由程度的级别划分,使惩戒事由在"三维架构"间实现有层次性流动,促进检察官权益保护与有效惩戒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11月,司法部公布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对于该征求意见稿,虽反对者有之,但支持者占多数。根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74. 3%受访中小学生家长支持学校引入教育惩戒制度。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面临着惩戒学生难题,教师不敢管学生的现象十分普遍。一方面是对学生  相似文献   

14.
韩翠 《工会博览》2009,(2):115-115
本文通过阐述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其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西北地区教育人力资源的现状和问题,笔者就西北地区教育人力资源合理有效管理的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施文斌 《法制博览》2023,(21):124-126
信用体系是经济社会的重要支柱。石油天然气行业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公众生活和社会稳定,是失信惩戒的重点关注行业。近年来,随着《关于对石油天然气行业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等文件的出台,为该行业失信惩戒机制的运行提供了指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建议从出台国家层面的信用法律、提升失信成本、建立社会信用信息联动应用机制等方面着手,完善石油天然气行业失信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16.
李白雪  刘玥 《法制博览》2023,(24):45-47
留守儿童是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个特殊而且重要的组成群体,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每个群体的全面发展,留守儿童游戏权是他们从生存权到发展权的一个重要桥梁,是教育法治化的特别要求与回应。留守儿童游戏权是留守儿童众多需要被保护权益当中的一项,有效保护这项权利涉及从认识形成,到法律意识树立,再到法律权益的维护,具体分析当前留守儿童游戏权利面临的挑战与难题,从教育法学的角度,从制度、管理再到家庭与技术等层面进行干预,来切实保障留守儿童游戏权利,推动我国关于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在高校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现,强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和谐德育;和谐校园,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设,使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与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整合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将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当前社会发展较为迅速,人们的生活方式亦发生着改变,大学生的思想也随着新时期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转变,做好思政教育将有助于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实践,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在近几年俨然形成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对社会造成较大就业压力。本文通过描述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并分析两者整合的意义所在、有利条件以及相关原则,以此浅要分析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9.
论期待权     
何凤伟 《法制博览》2013,(1):229+228
现代民法以私权为核心,本文对期待权的研究正是缘于对私权在民法中这一重要地位的认识。期待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有着自身独特的经济价值与诚信价值。期待权是由德国的判例与学说所创设。自其产生后,就成为学者们的研究起点和争议的焦点。基于对期待权的研究对民法理论和社会实践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期待权的概念入手,列举了期待权的类型,并阐述了期待权的特点,最后简要说明了一下对期待权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张涵  廖帮进  王喜 《法制博览》2023,(10):13-15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大学生群体成为诈骗分子的主要首选对象。面对花样百出的诈骗套路,学生存在防骗意识较弱,识骗、拒骗的能力不足。防诈骗教育是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教育对象单一,教师单向输出,学生防诈骗意识不够等问题值得关注。本文针对防诈骗教育路径进行探讨,把重点放在被骗之前的防范教育,以期从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四个教育路径提升优化,多方联合,实现三全育人,促进校园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