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些人总觉得自己不幸福不快乐,别人挣的钱比自己多、别人的老婆(丈夫)比自己的漂亮(帅气)、别人的房子比自己家的大、别人的工作比自己的体面、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有出息……殊不知,还有更多的人在"另眼"看着你。你的所谓"怀才不遇",在别人眼里可能是"自欺欺人",在别人那儿,  相似文献   

2.
<正>1986年,21岁的黄开寅告别相依为命的母亲,一个人背井离乡来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一○五团。虽然,他在这里有亲戚,但是在那个年代每家的孩子都比较多,经济条件拮据,生活不易,亲戚家也不例外,一家人只能靠小叔一人的收入勉强维持简单生活。为了不给小叔增添负担,黄开寅主动请求小叔为自己找个活儿干,好自己养活自己。最终,他来到一○五团七连给承包户打工,这一干就是五六年。回想那些过去的岁月,给别人  相似文献   

3.
有权不谋私     
《党课》2012,(11):77-77
我国古代有不少清官,虽然身居要职,手握重权,却能够克己奉公.不以权谋私,值得称颂。 不为朋友谋。东汉扶风人苏章在任冀州刺史时,他的一个朋友在冀州所辖的清河郡做太守,无恶不作,老百姓联名上书要求查处。一天,苏章在自己的住处备了酒宴招待他。朋友见苏章不提自己的事,还设宴款待,觉得自己不会被查究了,高兴地对苏章说:“别人有一重天,你老兄为我上司,诸事担待,我独独有两重天了。”苏章却直率地告诉他:“今天晚上我请你喝酒,是咱俩的私人交情;明天大堂之上,  相似文献   

4.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生活在活生生的社会里,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人进行这样那样、或多或少、或紧或疏的交往。不过,交往的需要和愿望人人都有,态度却不相同。有的人交往的需要非常热切,不仅愿意而且主动地行动起来,去有意识地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交各种各样的朋友,结果总是得到许多人的友谊,身边常聚有许许多多的朋友;而有的人虽有交往的强烈愿望,但却不能主动地去交友,去与人接近,而是坐等别人上门求会,结果总是落得个“知音难觅”的空叹,交不到几个朋友;还有的人虽也愿意多个知心的朋友,但这种交友的要求既不强烈也不迫切,采取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不仅不主动地去与别人交往,对别人送过来的交往信号也总是冷漠相待,结果总是落个“孤家寡人”,被人们抛在“朋友圈”之外。  相似文献   

5.
我1913年生于福建省龙岩县江山区同碎村的一个贫苦人家里。我5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家中只剩祖母和父亲,有房子两间及祖传下来的造纸作坊一间。刚开始家庭主要生活来源是帮人家做纸、耕田和给人家做短工来维持生活。后来自己做不起纸了,就给别人做,自己与人家合买一条牛来耕种。牛死了之后,就给人家合放60只鸭子和租种地主的田为生活。每年要买半年粮食才够吃,而且每年都要向人借钱。小时候我每天跟着父亲到大山去给人家做纸;7岁至9岁时,就会替父亲放牛;10岁至11岁就领放别人的牛,一年可以赚得几斗谷子的工钱;12岁至14岁就帮助父亲耕田和放鸭子。后来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批示,在"两学一做"中要切实解决"灯下黑"的问题。所谓"灯下黑",即灯具下面的阴暗区域,现在多用于某些领导机关,要求别人去做的事,自己不做或做不好,因此成了推进工作落实的死角。工作中之所以会产生"灯下黑"现象,是由于一些同志就像手电筒一样,只去照别人,自己却不被照亮;对别人要求特别高,对自己  相似文献   

7.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朱家包包铁矿党委在实践中,为了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客体统一起来,进一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他们发动群众,全员参与,建立了一种群众性的工作机制,即“全员思想政治工作法”。 全员思想政治工作法的含义,即在企业,不分干部、工人,不论职务高低,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有做他人和自己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和义务,都要学会和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全员参与,人人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又是思想政治工作者。 全员思想政治工作法的内容和要求:(1)自己不给自己增加思想负担;(2)自己不给别人增加思想负担;(3)自己要给自己做思想工作;(4)自己要给别人做思想工  相似文献   

8.
骑“大灰狼”的孩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数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去看他的朋友。他的朋友夫妇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这位朋友敲门,许久未开。这位朋友正在纳闷,门开了。原来他们夫妻正爬在地上做“大灰狼”,让儿子骑呢! 这对夫妇后来曾经辗转调动过几次工作,孩子也先后在不同的学校就学。但是,在哪一所学校都处不好。老师和同学都难以忍受他那种惟我独尊、盛气凌人的架势,也不可能接受他的指挥。孩子到处碰壁,也很苦恼,觉得别人都对他不好。 最后,听说这孩子终于得了精神病。  相似文献   

9.
新新说法     
每一批富翁都是这样造就的:当别人不明白他在做什么的时候,他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当别人不理解他在做什么的时候,他理解自己在做什么。当别人明白了,他富有了;当别人理解了,他成功了。——李嘉诚谈富翁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是,大多数人不幸福,并非他们无法得到幸福,而是大多数人希望自己比别人幸福。——社会扭曲时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0.
有位朋友,儿子6岁时搬了次家,10岁时又搬了次家,原因很简单,购置了更大的房子。我问,你儿子还记不记得从前的家?带他回去过吗?他主动要求过吗?没有,朋友摇头,他就像住宾馆一样,哪儿都行,既不恋旧,也不喜新……我明白了,在"家"的转移上,孩子无动于衷,感情上没有缠绵,无须仪  相似文献   

11.
许光达这位身经百战的大将,只有一个儿子,名叫许延滨。为了管教孩子,他给儿子立了三条规定:第一,延滨一上学就住在学校,过集体生活;第二,严格控制零花钱,生活标准向工农子女看齐;第三,不准自己的司机去接送孩子,让延滨自己跑路。他还严厉警告儿子:"在外面不准打我的牌子,如果你对别人讲自己是司令员的儿子,就不许你回这个家。"小延滨是个听话的孩子,父亲立下的三条规矩,他  相似文献   

12.
我有一位人缘很好的朋友,问起他为人处世的奥秘,他说:“我的奥秘就是习惯拿自己的失败开涮。”朋友解释说,其实他也和大伙一样,时常会遇到很多矛盾和烦恼。所不同的是,每一次,他习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某位朋友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他不是对别人失望,而是首先对自己失望,并且将它转变为一种  相似文献   

13.
汪瑛 《求实》2005,(Z2)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它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自我防范能力、自我救护能力、自我调整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独立生活的可靠保障,它有助于孩子尽早摆脱成人的庇护,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有生存能力的个体。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扩能力呢?一、耐心向孩子讲解必要的安全常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有意识地向孩子讲解一些安全常识。许多家长只知道给孩子定下种种清规戒律,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却懒于对这些限制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孩子不能理解家长不允许自己这样做的原因,认识不到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4.
红短信1、最重要的是今天你要开心;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用心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过于计较别人的评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喜欢自己才会拥抱生活;不必一味讨好别人;木已成舟便要顺其自然;自己感觉幸福就是幸福。(李增杰)2、积德如同存钱到银行,是人生乃至晚辈"幸福财富"的积累;德在"德的银行"存蓄越多,社会丑恶东西就越少,社会文明程度就越  相似文献   

15.
时间:现代 主要人物: 黄国治——男,65岁,某单位退休干部(简称黄) 李爱珍——女,60岁,某单位退休职工(简称李) 汪卫国——男,32岁,交通警察(简称汪) 黄:(嘴里哼歌穿着红马甲上)今天是我当志愿者第一次上岗.咱们阿拉尔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虽然咱退休了,也要为创城工作做一点贡献尽一份力,这应叫退休不退岗,发挥自己的余热.今天我负责军垦大道红绿灯处的执勤工作.军垦大道是阿拉尔市的一条主干道,车多,人多.  相似文献   

16.
王开岭 《廉政瞭望》2012,(13):76-76
有位朋友,儿子6岁时搬了次家.10岁时又搬了次家,原因很简单,购置了更大的房子。我问,你儿子还记不记得从前的家?带他同去过吗?他主动要求过吗?没有,朋友摇头,他就像住宾馆一样,哪儿都行,既不恋旧,也不喜新……我明白了,在“家”的转移上,孩子无动于衷,感情上没有缠绵,无须仪式和交接。  相似文献   

17.
何勇海 《学习导报》2014,(12):24-25
"五一"劳动节,一组"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图",被网友频频转发。对比图中,在中国孩子一直忙着学习、上辅导班、培训班时,美国家长则设计了适合不同阶段孩子的家务活儿:2~3岁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6~7岁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7~12岁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间、厕所,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引起热议的无非是中美两国教育理念的差异:多数美国家长认为,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当然,中国的大多数家长也认同应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但也有部分家长以“孩子没时间,做不好”等理由,剥夺了孩子做家务的机会,对他们而言,学业才是孩子最重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做的最久且最可靠的朋友就是你自己,而最被人忽视又最无法躲避的朋友还是你自己。这样说来,最悲苦的孤独不是身边没有知己,而是心中遗弃了自己。同样,我们最需要的帮助也不是来自别人的关怀,而是实在、顽强地自助。连自己都不肯接纳自己,便无法需求这个世界给你一个位置;连自己都不敢正视自己,便无法到红尘中寻  相似文献   

19.
正网文在11月23日的《广州日报》上发表文章说,朋友过50岁生日,几杯酒下肚,他的感言也多了起来:"我现在体会到,—个人聪不聪明往往到下半辈子才看得出来,只有在身体、事业、感情、孩子这4个方面有好结果,那才叫聪明。"朋友细说他的见解。"年轻时,大家的身体都不错,都经得起折腾,但—个人如果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0,(9)
<正>为促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建议考评工作实行以下五个原则。1、个人申请原则。争当优秀党员,应主动争取。自己认为符合优秀共产党员条件的,就应当主动申请,积极参加评比,争当优秀。如果自己不愿意争取,是被个别领导推荐上来的,那就体现不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