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企业文化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曲东华  张健 《前沿》2005,(6):185-187
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之间相通性的分析,按照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从优秀企业文化建设中提炼出一些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提高高职院校“两课”教师素质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两课"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力量,从政治、业务、创新、人格等多方面提高"两课"教师素质,推进高职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随着贵州“强省会”行动的提出,贵阳市提出了人才兴市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吸引在贵阳就读的高职院校学生是重点。文章通过对贵阳市某高职院校毕业生当地就业创业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研,得出高职院校毕业生总体上留在当地就业的意愿偏低。要想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当地就业比例,需从学生、学校和政府三方面发力,从而实现留才目标。  相似文献   

4.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美术教育在其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但作为培养未来公安人才的高职院校,却对艺术教育在内的美术教育裹足不前,没有得到更多的重视.通过分析美术教育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及其对学生的影响,阐述了在培养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必备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周全 《就业与保障》2023,(2):106-108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普遍弱于同年龄段普通高校的本科学生,因此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处于弱势。在毕业生就业局面愈发严峻的今天,通过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优良学风的建设,以“能”带“风”、以“风”强“能”,可以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总体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浅谈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就业走向市场化的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的就业率已成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不仅如此,近年来国家时高职院校学生还提出了优质就业、自主创业和可持续发展等涉及就业质量的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整体就业质量.从分析影响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基础上,阐述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教学模式是一种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下建立起来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在不同院校有各自的不同点及创新点,本文对防火管理专业(工程技术方向)提出了“小专业”“集团化”引领的高职教学模式,并从高职的属性要求、企业的基本要求及“小专业”“集团化”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创新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基于就业导向,高职院校思政教学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嵌入高职教育课程教学环节,是高职院校以“知能、技能、知行”为联动、以“校中厂、厂中校”为方向、以“专业实习、顶岗实习”为中心开展的有益实践。在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学育人模式作为提质、赋能、增效的有效举措,有助于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打造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和落实人才强国战略。面向就业导向,高职院校应结合思政教学育人内涵实质与价值取向,明确办学定位,完善高职教育课程结构;提高教师素质,组建高职教育师资团队;推动提质培优,健全高职教育评价机制,以发挥思政教学育人效能,逐步实现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9.
宁波 《前沿》2013,(22):199-200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摇篮,担任着培育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学生应当具备较高的文化,同时还要迎合市场的需求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但是,反观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学习状况却不容乐观,很大一部分学生连基础的专业都不懂,难以开展专业交流.这种问题的出现与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有很大的关系,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正是因为很多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缺乏革新,没有从学生专业需求出发进行教学.因此,推进高职专业教学改革是很有必要的.现在很多高职院校把任务驱领教学法带入高职专业课堂,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是以“我要学”代替传统的“要我学”的教学模式,对于促进高职专业教学改革起到重大作用.本文就任务驱领教学法下的高职教学改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许明 《前沿》2012,(10):171-172
香港职业训练局"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给内地高职院校如何开展高职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借鉴之路。有不少高职院校的教师对之进行研究推广。本文通过对比研究香港职业训练局的人文素质教育(全人发展课程)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素质教育的课程设计、推行手法等方面的流程与做法,以期对内地高职院校构建新型素质教育模式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