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经有一段故事令人深思:一个越国人为了捕鼠,特地弄回一只善于捕老鼠的猫。虽然这只猫善于捕鼠,但也喜欢吃鸡,结果越国人家中的老鼠被捕光了,但鸡也所剩无几。为此,他的儿子想把吃鸡的猫弄走。父亲却说:"祸害我们的是老鼠不是猫,老鼠偷我们的食物,咬我们的衣物,  相似文献   

2.
一、谁是中学哲学课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还是学生?(略)二、我们有没有把最重要的东西教给学生?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猫妈妈教孩子们学习抓老鼠,猫妈妈自己装扮成老鼠,让猫子猫孙们天天操练,小猫咪们的确进步很大,不到一年的时间,它们鼎力合作,还真的把猫妈妈给征服了。后来,老鼠真的来了,当猫妈妈又像往常一样招呼孩子们抓老鼠时,猫子猫孙们竟然联合老鼠把猫妈妈给抓起来了。因为,在它们看来,抓老鼠就是抓妈妈而已,可怜的猫妈妈,没有把最最重要的东西教给孩子,反倒落了一个可悲的贻笑大方的结局。那么,我们呢,我们在中学哲学教学中有没有把最…  相似文献   

3.
人对猫的好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能抓老鼠。 猫是老鼠的天敌,猫吃老鼠,老鼠怕猫,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可是,有一天,突然听说:“现在的猫和老鼠都在一个锅里吃饭了。” 老死不相往来的一对冤家,怎么忽然就到一起吃饭了呢?这里面名堂一定很多。 有可能是老鼠自身的问题太多,又斗不过猫,于是甘拜下风,俯首称臣,或许还会低三下四地找猫求情,甚至花些本钱把猫弄舒坦了,于是双方立下君子协定,永修合好,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群耗子开会研究对付猫的办法,有一只聪明的耗子提议,只要给猫挂个铃铛,猫一来,大家闻铃声而逃,猫就无法抓住我们了。众耗子齐声叫好,兴奋异常。那么,谁去把铃铛挂到猫的脖子上呢?谁也不愿去,也不敢去,挂铃铛的提议也因此搁浅。在现实生活中,说得多做得少,甚至  相似文献   

5.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写过一则厨子训猫的寓言:厨子外出归来,见猫儿偷吃了许多东西,这时还在啃着一只烧鸡。厨子便对猫大加训斥,什么“不害臊”呀,“祸根”呀,“败类”呀,等等、等等,唠叨个没完没了。而猫呢,根本不与理会他,边听边吃,直到把那只烧鸡吃完了,剩下一堆骨头让厨子去打扫。 读罢这则寓言,初觉滑稽可笑,后来仔细一想,觉得类似这种事,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屡见不鲜。别的权且不说,单谈公款吃喝现象,中央早就三令五申,各级也屡屡发文严加禁止,可有些部门,有  相似文献   

6.
幽默六则     
小骆驼的问题小骆:爸爸,为什么我们要有驼峰呢?驼爸:因为沙漠中没有水,有驼峰才可以储存水分啊!小骆:爸爸,为什么我们要有长长的毛呢?驼爸:因为沙漠中风沙大,我们必须靠它阻挡风沙,才看得见啊!小骆:爸爸,为什么我们要有厚厚的蹄呢?驼爸:因为沙漠中都是沙,这样我们才站得稳啊!小骆:爸爸,最后一个问题,那我们在动物园干嘛呢?  相似文献   

7.
一只鸭子在辽阔的平原上练习飞翔,它天天想像着像一只老鹰一样能够展翅飞翔在天空,可是它一次次地摔倒,仍旧没有飞起来。树上一只小鸟问它母亲:那不是一只鸭子吗,它为什么那么拼命地想飞呢?母亲告诉它的孩子:那就是一只鸭子,但它总认为自己是只老鹰。寓言讽刺得很恰当,它告诉我们不要作无谓的选择,那对改变命运是无济于事的。可是,如果寓言继续下去,或许我们就不这样认为了:主人准备把这批鸭子卖掉,所有的鸭子都被捉起来了,当主人再去捉那只试图飞翔的鸭子时却没有能力捉住它了。那只鸭子动作很敏捷,最终逃脱了厄运,成为一只自由的鸭子。所…  相似文献   

8.
人们普遍认为断臂的维纳斯很美,甚至觉得,如果她有一双手的话反而不美了。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几乎没有人会喜欢一个断臂的姑娘呢?这其实涉及到美与真和善的区别问题。人们常说真善美是统一的,为什么在这里却不统一了呢?我们说,真善美是有区别的,而它们的统一,则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9.
高考模拟考颁奖大会刚散会,一群学生便围着他们的班主任不解地问道:“老师,怎么我们班没有一个人获奖?”班主任温和地解释道:“学校奖励的是年级前15名,只要我们再接再厉,是有机会获奖的。”谁知,学生们却极不服气地抗议道:“这样不合理,按照这种奖励方案,奖来奖去不都是奖励重点班的学生了吗?为什么学校不考虑考虑我们非重点班的学生呢?”  相似文献   

10.
世间万物,相生相克,由此构成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比如,有鼠,有鼠患、鼠疫,有硕鼠,便有来逮鼠的猫。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亦复如此。现在有个全球性的话题:反腐败。通俗、形象地去看,这便是猫鼠间的较量。正与邪,善与恶,是与非,不就是人类之间的“猫鼠关系“吗?说句实在话,有不少时候,对此,我们是模糊的、含混的。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大骂“硕鼠“,无疑是写得极其痛快的,但是,怎么从来没有人去写一写“硕猫“呢?感悟或曰感慨来自最近看中央电视台两个专题而生。《北京青年报》则用短新闻予以“二次报道“。为节约篇幅,只抄报上的标题。一,《被捕疑犯问:“不是说好了不抓我吗?“/陆丰腐败保护伞使假币泛滥》;二,《受贿刑警、医生联手造出精神病史假证/杀人犯险被释放》。看报看题,在当下,犹如“听话听音,锣鼓听声“,当时真的很让人震聋发聩的!比如这两个标题。假币疑犯是什么?老鼠!杀人犯是什么?老鼠。所以为鼠,是相对于我们的公检法而言的。在这两则情况里,便是相对于陆丰的“公安机关及检察院的有关办案人员“  相似文献   

11.
在企业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现在思想政治工作难做,效果难显。为什么会出现这“两难”的怨言呢?笔者觉得不妨多从“适应”两个字上去找找原因。 一、主观认识要适应变化了的客观情况 我们现在是处于一个改革开放,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时代。人们都在思考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寻求创造自身幸福的各种机遇。这种追求,是正当的,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则寓言,说的是有一个“公平”的饲养员,他把每天的饲料平分为份量相等的几份,给牛、马、猪、羊、鸡、鸭吃。他说:“谁也不少给,谁也不许多要。”结果牛马天天吃不饱,饿瘦了;猪羊因为吃得过饱,胀坏了肚子;鸡鸭吃不完这多饲料便在饲料上做起窠来。有人见了劝告他:“你这样的饲养方法不对呀,必须改变一下!”他听了还坚持自己  相似文献   

13.
在海南省人大近日组织的《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暨海南江河世纪行活动中,经常看到一些市县环保部门为造污排污企业说话遮掩的场面。检查组当面质问:“你们24小时实地轮流值班竟然没有发现橡胶厂偷排污水,为什么检查组半个小时就发现问题了呢?”某市环保局长无言以对,十分尴尬。环保局长无言以对是因为检查组把问题问到了要害上。为老鼠说好话的猫肯定不逮老鼠。国家和政府设立环保部门就是为了保护环境、惩治污染,环保部门与造污排污的企业原本就是一对矛盾,而且这对矛盾只有以污染企业得到惩办与根本治理为结果,舍此没有任何调和的余地。…  相似文献   

14.
“牛栏关猫——管(关)不住。”这是一句民间歇后语,意思是说,粗大的牛栅栏关牛可以,关猫是关不住的。现在不少群众用这句话来形容和讽刺目前的反贪状况,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制约的条例和规章制度发布了不少,可是效果却并不理想,人们不禁要问:有了栅栏,为什么关不住猫呢?恐怕是栅栏本身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5.
章元  SunKing 《小康》2004,(1):33-33
记得早些年曾经听到这样一个相声:某单位 鼓励灭老鼠,给每个人规定了需要上缴老 鼠尾巴的具体数目,到了上缴的前一天,有一人就 差一只老鼠确实再也抓不到了,最后他灵机一动, 将一头小猪的尾巴给割了下来充当老鼠尾巴给上 缴了。 这个相声使我们在笑声中为那头小猪鸣不平。 但是听了下面一个来自台湾的学生讲述的发生在 他当兵时的故事后,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部 队也是号召大家灭老鼠,给每一个连队规定了要  相似文献   

16.
<正> 1、“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同志在二十多年前提出的这一生动形象而彻底的马克思主义的命题,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深入人心。党的十三大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确立为检验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值得我们额手相庆。因为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和实力对比再也不允许我们纠缠于是“白猫”还是“黑猫”的争论,再也不允许我们在这样的争论中徘徊不前,而要求我们以能否“捉老鼠”作为“猫”的取舍标准,否则,我们就真的要被开除“球籍”了。我们希望能把党的十三大确立的生产力标准全面地贯彻到底,因为惟有如此,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得救。 2、生产力标准的确立,仿佛是向着1945年党的七大政治报  相似文献   

17.
《新东方》2005,(8):44-44
曾有这样一个人,每天都要去偷邻居的鸡,有人告诉他说:“这样的行为,不符合君子之道。”那人回答说:“那就减少一点好了,以后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的时候,就完全不偷了。”这也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理论?是不是很荒谬?但是我们自己有时候就做  相似文献   

18.
秦俊勇  金立旺 《小康》2004,(3):12-13
1月12日,中午11点50分,东西大道十字路口几个女清洁工围在一起,窃窃私语。问:你们在干什么?答:我们准备下午不来上班了问:为什么呢?答:工资太低,劳动强度大,不把我们当人看,受不了了,不做了。每天早上5点上班,一直到晚上9点才下班,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可是这一个半小时根本就不够用,我们要做饭、洗碗,根本就没有时间洗衣服,你看我们整天就这身黄的脏衣服。  相似文献   

19.
叶雷 《同舟共进》2008,(2):22-22
2008年是农历鼠年。十二生肖中,鼠劣迹昭著,为害人类。我们的祖先当初在确定十二生肖的时候,为什么让老鼠混入其中并位尊"首席",而亲和如猫、鸭、鹅等却被拒之门外?恐怕是祖先搞了"一言堂",没有听取群众意见。由此联想到,现在一些"硕鼠"型腐败官员,虽然为老百姓所深恶痛绝,却稳如泰山甚至步步高升,恐  相似文献   

20.
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是一切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念,凡是胸怀共产主义理想的革命者,都深信共产共产主义是一个必定能够实现的真理。但是,也有人问:一切理论都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其是否正确;共产主义理想尚未经过实践的检验,为什么我们要坚信它是正确的,并为之奋斗不息呢? 为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从一则寓言谈起吧。《吕氏春秋·喻大》中说:燕雀争先恐后地在一个屋檐下安了家,母子相哺,其乐融融,自以为很平安。灶上的烟囱破裂了,火冲上来,已经烧着房梁,燕雀仍然无忧无虑。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完全不知大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