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石魏  李思 《法制与社会》2014,(16):63+66
贪污罪的犯罪主体一般是国家工作人员,在贪污罪共同犯罪的认定上,嫌疑人是否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无疑对贪污罪的认定具有重要意义,而在主犯与从犯只有一人为国家工作人员的情况下,理论上存在主犯决定说、实行犯决定说、实行犯决定说为基础,特殊身份说为补充等争议。本文以一司法实践中的真实案例为研究背景,对贪污罪共同犯罪中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中贪污罪的认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内外勾结共同犯罪案件的定性李记华,孙玉荣关于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共同实施特殊主体构成的犯罪案件的定性问题,一直是司法实践中对共同犯罪案件定性的棘手问题。由于我国刑法典没有规定不同身份主体实施共同犯罪案件根据什么原则定性,实践中和理论上存在不同主张。有人...  相似文献   

3.
内外勾结共同犯罪案件的定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共同实施特殊主体构成的犯罪案件的定性问题,一直是司法实践中对共同犯罪案件定性的棘手问题。由于我国刑法典没有规定不同身份主体实施共同犯罪案件根据什么原则定性,实践中和理论上存在不同主张:有人认为,应当按照主犯犯罪的基本特征定罪;也有人认为,应当对有特定身份者和无此身份者分别定罪。目前司法实践中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上述第一种主张,即以主犯犯罪的基本特征来决定。其主要根据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当前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试行)》。该解答规定:“…  相似文献   

4.
实践中,挪用公款共同犯罪的情形越来越多,而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司法实践中,关于挪用公款共同犯罪还存在不少争议的问题,因此以共同犯罪的角度研究挪用公款犯罪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意义。本文从共犯主体,共犯的行为及共犯的刑事责任三个方面对挪用公款共同犯罪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其中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在司法实践中 ,常常遇到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承担问题 ,虽然关于共同犯罪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 ,法条规定也比较清晰 ,但司法实务中对几种常见的共同犯罪形态的刑事责任以及共犯的法律地位和作用仍有一些分歧。本文就几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观点。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和责任规定共同犯罪是一常见的犯罪形态。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对共同犯罪中各犯的刑事责任承担 ,即定罪、量刑问题 ,法学理论界与司法界历来颇有争议 ,影响了法律的正确实施。 1 979年刑法典颁布后 ,关于犯罪集团首要分子刑事责任范围问题 ,理论界曾出现了三种观点 :…  相似文献   

6.
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共同实施特殊主体构成的犯罪案件,俗称内外勾结案件。如何定性,是个争论颇多的问题.李记毕、孙玉荣两位同志在《内外勾结共同犯罪案件的定性》(载《河北法学》1995年第1期,下称李文)一文中提出,对于这类案件,“应当根据实行犯的实行行为的性质来确定。在一般情况下,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共同实施特殊主体构成的犯罪,应以特殊主体犯罪定罪处罚。”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很好地体现了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共同犯罪应从严惩处的立法精神,有利于贯彻罪刑相一致原则,并且对于特殊主体利用职务之便和一船主体共同实施特殊…  相似文献   

7.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从犯罪主体看,有的是一般主体相互勾结,共同去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有的则是一般主体与具有一定身份的特殊主体的人共同犯罪。对于前种共同犯罪,一般按照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确定罪名,这已为刑法学界所公认。但是,对于后一种共同犯罪如何确  相似文献   

8.
酒后和醉酒驾驶案件在《刑法(第八条)修正案》颁布后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案件的情形也越来越多样化.一个基层法院的酒后和醉酒驾驶的案件半年近百件.收到的案件中除了法律规定中的一般情形外,呈现了许多新的情形.通过司法实践,发现了许多新存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不同案件的分析,摆列出司法实践中有争议和民众观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如何从法律规定和审判过程中法律适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盗窃罪是一种发案率很高的财产型犯罪,对于一般的盗窃行为,定罪量刑没有争议。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案件,由于法律关系相当复杂,实践中较难处理,比如,偷拿近亲属的财物,是定盗窃罪,还是定侵占罪,或者是以民事案件处理,司法实践中分歧很大,理论界也存有争议。近日,本刊结合典型案例,特邀专家和实务界人士对此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0.
李兵  刘东  姜传伟 《法制与社会》2010,(30):12-13,15
司法实践中,关于共同犯罪中的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的实行行为以及如何认定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等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或者说是模糊认识。本文拟通过案例研讨的形式,对有关问题进行澄清,以减少司法实践中的不当判罚。  相似文献   

11.
张娜 《法制与社会》2010,(4):132-132
共同犯罪中止是犯罪中止与共同犯罪两种特殊犯罪形态的结合,具有双重特殊性。目前我国对于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还没有明确的立法规定,但大部分学者都已认同。本文以中外共同犯罪中止理论为基础,讨论了共同犯罪的司法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杨宏亮 《中国检察官》2005,11(4):18-19,76
单位犯罪是近年来我国刑事立法关注的一个焦点,对于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的关系及单位犯罪案件中区分主犯、从犯等问题在司法实践中也颇有争议,本文试就此类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这一问题的司法理论研究有所裨益。一、不同观点关于单位犯罪案件中是否存在共同犯罪及可否区分主  相似文献   

13.
司法实践中,对于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的身份应如何界定,是否属于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是否属于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其在利用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实施非法占有时,自身是否也利用了职务之便,与其他国家工作人员是构成共同犯罪,还是分别构成犯罪?对此,理论界与实务界争议很大。日前,本刊与安徽省人民检察院研究室联合组织疑难案件研讨会,特邀专家结合典型案例,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共同犯罪, 是一种相对于单独犯罪而言的更为复杂的犯罪形态,具有更加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历来是各国及地区刑法的锋芒所向。本文对中国大陆和澳门地区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立法模式和内容、共同犯罪的概念与构成、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处罚以及认定和处理共同犯罪的一些特殊问题等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提出可供两地关于共同犯罪的立法和司法借鉴改善之处。  相似文献   

15.
在处理共同犯罪案件的司法实践中,常常会碰到另案处理的问题。所谓另案处理,是指在处理共同犯罪案件中,由于法律规定或由于个别共犯成员自身的其他原因,必须把个别共犯成员从案件中分离出去,做独立案件处理的情形。另案处理,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没有明确规定,但从立法上可以析出其精神。一般地讲,有两种情况适于另案处理。一种情况是,法律虽然没有明示另案处理,但是必须做另案处理  相似文献   

1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由于其特殊的性质使它既不同于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又有差别。在共同犯罪案件附带民事诉讼中,对于各共犯对赔偿数额承担何种责任,分案审理的共同犯罪案件在附带民事诉讼判决书中如何确定被告人,对赔偿数额是否可以要求另案共犯一同承担等问题,由于立法的缺失在司法实务中经常产生争议。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刑法分则中,有些犯罪的犯罪主体是由特殊身份的主体构成的,刑法理论上将其称为身份犯,而刑法总则却没有对"身份"的含义作界定,刑法理论对"身份"概念、分类也有不同观点,当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共同犯罪时,如何定罪,我国刑法没有规定,刑法分则、司法解释对贪污罪、徇私枉法罪等个别犯罪作了规定,但这些规定缺乏全局性,司法解释本身的合理性也值得商榷,实践中对于共犯中身份问题的处理很不统一,本文从身份、共同犯罪、司法实践着手对共同犯罪身份问题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8.
对共同犯罪的案件应根据什么原则定性,既是当前司法实践中颇有争议的难题,也是目前法律规定不甚明确的理论问题。目前,司法机关倾向于按照主犯的罪名定性。“两高”《关于当前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试行)》中就作了这样的规定,一些教材中也有类似的内容。笔者认为,对共同犯罪的案件一般应按照实行犯的行为来确定罪名。  相似文献   

19.
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保险合同是一种特殊的人身保险合同。在司法实践中,保险人、投保人、受益人及法院对于此类合同的性质、效力认定及无效的法律后果等问题存在不同认识,导致此类案件在审理中争议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的统一性和权威。笔者试对这  相似文献   

20.
刘嘉洛 《法制与社会》2010,(23):236-237
在刑法理论和实务操作中,经常可以遇到认定共同犯罪的问题。当实施共同犯罪行为的主体中一人或多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时,是否还成立共同犯罪,对参与犯罪人的刑罚应当如何界定,都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从中日两国刑法对于共同犯罪的不同规定入手,分析了两国对该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并根据其优劣进行了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