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波 《江苏政协》2013,(9):50-51
<正>"我们满怀着对政协的一片热爱,走进了政协这个大家庭,一个爱字,蕴含了我们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一片忠诚;一个爱字,表达了我们对岗位、对职责、对工作、对事业的一片热情。爱是世界和人类永恒的主题,是社会人生不变的旋律,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就要怀着一片爱心去关注民生,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就要带着一片赤诚去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责。"尽管我不是一名政协委员,但在政协机关工作多年,作为  相似文献   

2.
群众·声音     
《群众》2011,(9)
诚然,为了遏制物价过分上涨,政府采取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手段,但是,对CPI而言,更重要的还是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对不合理收费的规范、对生产与供应的引导。这些工作做不好,就难以对CPI产生正面作用。相反,紧缩政策对经济发展速度、制造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区对台工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的指导下,认真贯彻中央对台方针政策和江总书记提出的八项主张,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对台经贸、交流交往、对台宣传、涉台教育等各个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对台经济工作稳步发展 对台经济工作是对台工作的一个重点。我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与台湾经济互补性  相似文献   

4.
1 自来水的消毒  传统的自来水处理 ,普遍采用氯消毒法 ,氯在水中杀菌速度较慢 ,是逐渐进行的 ,并且有异味 ,尤其是随着水源受有机化合物污染会产生氯仿、四氯化碳、溴二氯甲烷等氯化有机物 ,对人体极为有害。采用臭氧对自来水进行消毒 ,对病毒、细菌等微生物能够快速杀灭 ,比氯快百倍 ,几乎是瞬时杀灭 ,并且杀灭效率很高。尤其是对有机化合物污染物质去除彻底而不产生二次污染 ,对有毒化学物质 ,例如氰化物、酚类、苯酚等 ,对有害重金属例如汞、铅、隔、锰等 ,对致癌物 ,例如苯并芘、苯并蒽等氧化成为无毒的物质 ,并且水质无异味 ,可口…  相似文献   

5.
西方国家的议会除了行使立法权、财政权之外,还对政府有强大的监督权,包括不信任投票,对政府的政策、决策、行为进行的质询和调查权,对财产收支计划的完成情况、财政收支情况和财政政策实行检查权,对外交和战争的监督权及对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人员的弹劾和任命批准权等。  相似文献   

6.
落第问题是科举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缺少了对落第者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很难对科举制度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很难全面阐述科举制度在1300年间的深远影响。此外,关注落第者,研究历代的落第政策,有利于科举制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同时对今天的考试制度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加强对落第问题的研究,至少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落第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二、历代对落第士子的政策;三、落第士子的自身选择;四、社会对落第士子的态度;五、科举制度对落第士子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韩红梅  王礼力 《求索》2013,(4):9-12
利用2011年6月份河南省的447份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满意度的评价很高,满意度高达95.75%;小麦种植面积变化情况、对粮食补贴政策的了解、补贴政策能否调动农户积极性、对小麦最低收购价评价、粮食补贴效果评价、对政府耕地流转调控评价对农户评价粮食补贴政策满意度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外出打工经历、对农机补贴政策评价、对政府信贷政策评价却对其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文化程度对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性别、年龄、小麦种植面积以及农户对农技部门技术指导的评价对其没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周莉 《湖北社会科学》2005,(11):116-118
从美学角度对尤金.奥尼尔悲剧的审美价值进行探讨,奥尼尔的悲剧创作取得了较高成就。一是作为悲剧主体的各类悲剧人物对生存权利、独立自由要求的张扬,对爱情、亲情、友情的渴求,对人格尊严的维护,对自我实现的超越,均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二是悲剧主体对社会现状的否定、对家庭束缚的突破、对伦理规范和宗教信仰的悖反、对国家法令的违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三是悲剧主体的意志、情欲以及在抗争或超越中显现出来的情感力度是强大的、不可阻挡的,主体在悲剧性超越中所迸发的激情具有动人心魄的力度。  相似文献   

9.
"人生关怀"指向的是一种心灵的涵纳与吞吐,是对社会、对自然(宇宙)、对生命、对人性、对人的价值的一种终极追问。人活着,应该是一种有意义的存在,对自我价值的追问,对大爱的追求,这是一个健康向上的人应该具备的一种普世情怀。当今的中学生,由于缺少这一方面内容的教育,存在着漠视生命、信仰缺失、不知感恩、心理脆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健全人  相似文献   

10.
王珊 《当代广西》2014,(10):56-56
正张冰辉是一个颇具才情的作家,有着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真切感人的文学信仰、诗意栖居的生活姿态、博古颂今的知识涵养……《心湖恋歌》这本书清新、淡雅、温暖、朴实,书写着对故乡亲人、朋友、师长的怀念,对理想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思考,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在这些篇章中,我们为《故园之思》《回乡题》《想念父亲》……  相似文献   

11.
马美莉 《今日浙江》2009,(22):52-52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农民对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需求、对文化文艺活动的需求、对致富信息的需求、对法律法规、医疗卫生、种植技术等实用知识的需求都越来越强烈。同时,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和教育,封建陋习、烧香拜佛、赌博的风气愈演愈烈,教会活动不断蔓延。针对这些问题,黄岩区委宣传部立足农村、着眼农业、牵手农民.探索创建了“农民学习会馆”,  相似文献   

12.
“怨恨”是对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张爱玲等中国现代作家在21世纪研究中的新判断,其怨恨的产生基于两方面:一是对中国传统弊端的怨恨,二是对现代缺陷的怨恨。他们既怨恨传统也怨恨现代,并由于对现代的怨恨而更加重了对传统的怨恨。  相似文献   

13.
<正>竺可桢同志是我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竺可桢同志一生孜孜不倦、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在气象学、气候学,物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和我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更为宝贵的是他凝聚在这些贡献中的思想品德。他对祖国、对人民、对青年的热爱,对科学真理忠贞不渝的追求,他光明磊落,大公无私,正直不阿的品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水滴石穿、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严于律己、克己奉公的情操等  相似文献   

14.
孟宪龄 《桂海论丛》2003,19(3):26-29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 ,对领导制度建设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 ,与时俱进 ,对党的领导制度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 ,对推动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具有深远的历史、现实、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国家的认同可能来自于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归属感,而对党和政府的认同,首先应来自对其能够管理好国家的信任感,对其主张的国家整体利益能够保障个人利益的信任感;来自不同阶层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对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景  相似文献   

16.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物权法,是一部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它全面准确地体现了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加强了对国有财产的保护,对国有财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物权法的立法目的、平等保护原则、物权法对国有财产范围的规定、物权法对国有财产所有权行使主体的规定、物权法对国有财产强化保护等方面的规定,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以期透视《物权法》对国有财产保护的不足,并对之完善略抒已见。  相似文献   

17.
《天津政协公报》2011,(5):37-37
<正>毛泽东书信开头的称呼,对党内的人,一般称同志,个别称职务、兄和老;对党外的人,一般称先生,个别称职务、兄、夫子、和学长等,但对一些社会影响较大者则在称呼下面再加上"阁下"、"左右"、"道席"、"有道"、"勋鉴"、"大鉴"、"台鉴"、"共鉴"、"惠鉴"之词。兄,在旧书信中是朋友之间的相互尊称,并非专指比自己年长的平辈人的称呼,被称为兄者,有些比毛泽东年轻。夫子,是对老师的专用敬称。阁下,是书信中对人的敬称。左右,在书信中不直呼对方,而说左右的人,表示对对方的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国内学界极大地拓宽了对罗莎·卢森堡的研究视野.除了继续保持对其资本积累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研究热情之外,也将研究范围扩展到对其社会主义本质与民主理论、自发性理论、群众观、党建思想、民族思想、妇女解放问题、帝国主义理论、对卢卡奇的影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以及与考茨基关于原始基督教的比较研究等诸多领域,并由此推进了卢森堡著作的编译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这些新进展延续了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对卢森堡思想的肯定性评价基调,充分彰显了罗莎卢森堡思想在二十一世纪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公安院校学员审美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对不同艺术门类的认识来实现的,即对艺术与现实认识的培养、对审美意识本质认识的培养、对审美教化认识的培养。实现从应目、会心、畅神过程中依次体验三个境界,产生对审美意识的直观感觉,增强审美意识,达到审美目的,提升人格精神,从而培养高素质的人民警察。  相似文献   

20.
刘文晶 《青年论坛》2013,(6):145-149
“对文”是汉语修辞学及训诂学上常用的概念,却容易与其他概念相混,不同学者对这一概念就有着不同的理解.“对文”包括“同义对文”、“反义对文”、“类义对文”三种类型,本文着重对“反义对文”做出研究,并结合《史记》中反义对文的用例对其敞出结构、音节、语义等方面的分析,总结《史记》“反义对文”的特点及作用,以求更好地理解“反义对文”及其在反义词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