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象块巨大的磁石,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近几个月来,来访者有增无已。仅上海投资信托公司近两个月就接待外商、港商二千多人次。国内报刊把这股浪潮称作“投资意向热”。然而,“意向”本身毕竟不是投资。来访者虽众,真投起资来却谨慎得多。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五年来,已签定合同开办起来的合资独资企业不过二百四十余家,直接投资总额共二十六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从职工的危机感、主人翁责任感与归属感的关系中来论述:培植职工的归属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 危机感——超“度”之感 在企业内部改革中,针对企业的“大锅饭”和“铁饭碗”,实行劳动合同制、承包租赁制、奖惩制度和优化劳动组合等,对于改变放任型管理方式、提高经济效益都是必要  相似文献   

3.
黄海 《瞭望》2000,(29)
外资对我国商品零售业的影响有限,但对国内商品批发业冲击较大,危及生存与发展外资商业对我国城市商业的冲击大于农村,对国内生产企业的影响亦不可小视未来一些年内,外商很可能成为国内批发零售企业的“单打冠军”,而内资企业将在整个国内市场 份额中占较大比重,成为“团体冠军” 自1992年我国政府决定进行 外商投资零售企业的试点 起,中国便开始了商业领域对外开放的步伐,目前国务院已正式批准了20余家中外合资经营的零售商场(其中包括2家中外合资连锁企业)。加之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批准的近300家中外合资零售企业,…  相似文献   

4.
过去,国有企业中最响亮的口号有一句叫“爱厂如家”,可以说是政府倡导、企业要求、职工认同。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一批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关停并转,出现了部分职工下岗分流、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置换身份等现象。许多国企职工和企业领导人对“爱厂如家”的思想提出质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企还是职工的“家”吗?还需要倡导员工  相似文献   

5.
大连原田工业有限公司是大连市政府批准建立的第一家日本独资企业。现有职工906人,党员14名。近几年来,我们注意在独资企业特殊的环境中,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带领党员和中方员工积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努力与外方搞好合作共事,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 独资企业由外方自行投资经营,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管理方式,与国有企业相比,具有很大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在独资企业,尽管环境特殊,开展党的  相似文献   

6.
《瞭望》1989,(Z3)
在北京发生反革命暴乱期间,不少在我国“三资”企业中工作的外方人员暂时离去,但也有许多外方人员留下来,与中方职工风雨同舟,坚持生产,有些外商还扩大了与中国的合作。他们是怎样想、怎样做的?本刊记者访问了京、津、沪地区的部分“三资”企业,作了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7.
今年年初,《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曾对浙江金华竞远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建设大家庭式企业文化” 的情况进行了报道。最近,浙江省政研会又邀请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就此问题进行了研讨。大家感到,“企业是职工的家,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这在过去是家喻户晓、天经地义的事,但随着国企改革与转制,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迅速发展,企业还是不是职工的“家”,成了一个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 浙江竞远公司的前身金华试验机总厂原来是一家国有企业。在1993年社会上、企业界对企业改制以后职工与企业的关系这个问题引起争论的时候,他们提出了“企业是员工的大家庭”这一理念,并把它作为企业追求的目标,使员工真正得到企业关爱,收入增加,生活改善,人心稳定。企业与外商合资以后,这一理念和目标得到了外方的赞赏和支持,公司  相似文献   

8.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外商投资国。随着中国政府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取消其商品内销的种种限制,许多国货名牌纷纷被外商收购、控股,外国投资者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与占有,使国内工业企业面临着从未有过的竞争与威胁。由此,引发了去年底尤其今年以来一场激烈的“外资争论”。这场争论被海外舆论界认为是中国继“特区之争”、“国企之争”之后的第三次大争论。 在争论中形成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外资的大量涌入己经或正在冲垮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吸引外资应该“悠着点”。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引进外资是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资金缺乏的供给手段,开放市场是利用外资  相似文献   

9.
将海南岛洋浦的土地成片出租给外商综合开发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一种形式,与过去的租界不同。租界使用者拥有治外法权而洋浦开发区实施的是与内地一样的中国法律,外国投资者拥有的只是经营自主权,因此不存在损害中国主权问题。 过去我们吸收外资多是“筑巢引鸟”——国内投入力量创造投资环境以吸引外商;成片开发是“引鸟筑巢”——直接吸引外商投资建设投资环境。这反映了我国在吸引外资上观念的转变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外商投资成片土地综合开发经营的暂行管理办法已经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本文首次披露了该办法的主要精神。  相似文献   

10.
报载:某厂生产不景气,企业有困难,于是在厂门前竖起一个大标语牌:“企业有困难,职工怎么办?”用以振奋职工精神。可谁知时隔一夜,十个大字下又多了十个小字:“职工有困难,领导怎么办?”于是大标语牌便销声匿迹了。闻知不胜感  相似文献   

11.
当前企业面临的激烈市场竞争,以及调整结构、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使相当一部分职工心态失衡,钻叹人情冷漠,今不如昔。这种“阵痛惜结”部分是由于理论上的困惑所引起的,需要对职工晓之以理。但说理必须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只有把维护职工的正当权益作为说理的根本前提,才会使职工有踏实感、寄托感。首先,要树立服务观念,把过去企业中的单纯管理变为服务加管理,以增强职工对企业的亲和力。其次,要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各个岗位上,要量才用人,防止以“礼”择人、以“情”留人;管理者与职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一样平等竞争、择优…  相似文献   

12.
外商投资企业,又叫三资企业,包括: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高级形式。低级形式是所谓“三来一补”:来图,来样,来料加工和补偿贸易。 1978年以前,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很少,仅限于贸易。因此大力引进外资,就成为对外开放的显著标志,1979年以后,每年搞几十个。1985—1989年,每年搞几百个,1990年以后每年搞几千个。 我国的投资环境是在不断改善的。1985年以前,重点是“硬环境”,即七通一平,搞基本建设。后来,又重视“软环境”的建设。各地大搞特区开发区.  相似文献   

13.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描绘我国在新世纪第一个 5年以至 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蓝图的“十五”计划《建议》,再次重申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基本方针,并指出“十五”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将进入新的阶段。之所以说是新阶段,在于我国的开放有与以往不同的新情况、新发展、新特点,这些“新”应体现在八个方面。 一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开放,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成为关系世界经济全局的发展大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一国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客观基础。面对全球…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成为企业的主人。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谁是仆人?按照传统的观点,厂长是仆人,那么职工与厂长之间就构成了“主仆”矛盾。但是这种说法至少会产生两个问题:其一,厂长也是工人阶级的一员,而且应当说,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是工人阶级的优秀分子,当然也应当是企业的主人,那末职工与厂长之间就应当是“主主”矛盾,怎么能是“主仆”矛盾呢?其二,如果把厂长看作是仆人,那么就要导致“主人接受仆人管理”这样的逻辑矛盾。由此可见,职工与厂长之间不可能是“主仆”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外资引进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股市对“入世”的反应过于简单化转轨时期我国资本项目外汇如何管理 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以 来,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 增长迅速,我国已连续数年为世界第二大外资引人国,引资数量仅次于美国。虽然来自周边国家的引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随着加入WTO进程的加快以及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和体制方面的推进,我国独特的大国优势和市场吸引力仍将对外资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十五”期间我国的外资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大量外资的引人,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国内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对我国三…  相似文献   

16.
一、压力与挑战:政府改革的必要性在没有加入世贸组织以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改革政府规制的主要动力。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政府改革将同时面临既要适应国内经济发展要求又要符合国际贸易规则要求的双重压力。“入世”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对外开放上将出现以下特点:我国对外开放从单边自主走向与世贸组织成员多边的相互开放;我国以自主政策为基础和主导的对外开放走向以世贸组织规则为基础的开放;我国对外开放将从局部地区、部分产业走向整体和全部行业的对外开放。这种开放是以世贸组织为法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变化。企业中亲属关系增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亲属网”,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一、“亲属网”的形成“亲属网”的形成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忽视的客观现实。从阜新市邮电局来看,在八百一十八名职工中,有夫妻、父子、兄弟、姐妹、叔侄、婆媳、妯娌等亲属关系的就有四百一十五名,占全局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五  相似文献   

18.
外商直接投资并购中国企业已成为 90年代以来外商对华投资的一种新趋势。外资并购中国企业 ,犹如一把双刃剑 ,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一方面 ,它作为利用外资的一种方式。在吸引外资 ,引进国外的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解决国有企业的现实困难 ,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 ,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从近期来看 ,它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在某些行业中 ,外资企业占有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使国内企业受到严重的冲击 ;从远期来看 ,它有可能损害我国的国有…  相似文献   

19.
“感情投资”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尽管现在对它的解释、理解不尽相同,但是基本涵义是清楚的,就是领导者要和职工在感情上建立起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从而激发和增强职工的积极性。现在,一讲企业管理,有些同志就想到责任制、罚款等经济手段,这无疑是对的。但是,企业管理主要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而人又是有感情的。职工感情上不融洽,即人们常说的“气不顺、心不畅”,就对各种规章、制度产生无形的抗拒力,甚至使一些行之有效的经济手段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自80年代以来,越南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特别是在引进外资领域所作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果引人注目。 为了获得经济建设所急需的大批资金,越南政府于1987年12月颁布了条件较为宽松的《外国在越南投资法》。该法规定:外国投资商在越南可以与任何具有法人资格的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合资,越方私人也可参股。外商在合资企业中可拥有多达99.9%的股权,在独资企业中可拥有100%的股权,投资期限可长达20~50年。对大型企业、出口项目和落后地区投资的外商可享受优惠税率(如投资出口项目可免征原料、设备进口税)。赚取的利润可自由汇回本国。允许私人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