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在这些国家的经济中占据有重要的地位乃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菲律宾的华侨也不例外。他们被认为对菲律宾进行了经济支配,这在菲律宾人当中引起了许多妒忌与敌意,他们当中有许多人觉得华侨压制了菲律宾经济;但也有另一些人认为菲律宾的华侨曾经对菲律宾的经济发展与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本文拟探讨菲律宾华侨经济活动的量度并与菲律宾人的经济活动量度进行比较。华侨在菲律宾的经济地位可能不会象华侨在其他亚洲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  相似文献   

2.
华侨,中华民族的海外赤子,其对中国革命与建设之贡献人所共知。然而,作为联系华侨与祖国之桥梁的侨务工作者,其贡献却鲜为人称道。新中国成立以来,许许多多的侨务工作者便一直在铺路架桥,为沟通海外与故土而倾注心血。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没有掌声与喝彩,只有勤勉与忍耐。没有他们,海外赤子就难以从母亲身上汲取力量;没有他们,华侨对祖国的回馈也难有畅顺的路径。这就是侨务工作者。所以,平凡中蕴涵着伟大,实在是对他们最好的评价。  王云飞,千千万万侨务工作者中的一个,从十六岁到六十六岁,一步一个…  相似文献   

3.
泰国现有华侨华人约500万,其中华侨人数约为25万左右,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华侨人口排名表上,位居第三。在泰国的华侨华人中,祖籍在广东潮汕地区的,占一半以上。泰国潮州人大都居住在泰国中部的富裕地带。他们不仅在人数上居多数,而且其经济实力也最强。许多人从事金融业、进出口业、碾米业、纺织业、土产业和珠宝手饰业。潮州社会向有浓郁的血缘家族文化与社会传统。在我国潮汕地区,乡村社会聚族而居,词堂、祭田、族谱成为极普遍的组织联结。早期编外潮人,生长于潮州乡土宗族社会,他们谋生海外,也把这一传统带到了落脚谋生的异国他…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十年中,菲律宾的经济民族主义表现于诸多方面,其中也表现于政府针对华侨居民的政策上.华侨作为一个拥有相当大经济力量的外侨集团,其政治上的倾向含糊不明,他们是否愿意被同化还普遍存在疑问,这就使他们自然地成为经济民族主义政策的目标.因此,1954年的零售商业民族化法便是试图"菲化"零售业,以排除华侨于此一行业之外,而最近的米麦业民族化法,也是试图在菲律宾的基本粮食行业中达到相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一、基本特征泰国华侨发展的历史和其它东南亚各国不同,它具有以下一些特征。第一,这个国家的多数民族泰族是从中国本土南迁到泰国的种族,而泰国的华侨主要是出身于广东、福建等华南地区,他们在人种上相近似,在语言、风俗、宗教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比较容易进行通婚和归化。  相似文献   

6.
作者曾有机会在老挝万象工作生活过两年,和当地许多华侨、华人有些接触。他们多是卖杂货,开餐馆、搞维修、印刷,开金行等等。 其中有两位在万象华侨当中屈指可数的富商,一位是搞建筑的,一位是搞木材的,他们的生意不同,但其成功之道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19世纪中后期,东南亚殖民政府在新的形势下调整了对华侨的政策,开始实行经济上限制华侨,政治上歧视华侨的政策。其对华侨政策的转变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限制华侨力量发展加强殖民统治的目的。殖民政府限制歧视华侨的政策对东南亚华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使华侨在东南亚的生存发展环境恶化;另一方面,又激发了华侨爱国心,促使华侨回国投资的兴起。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东南亚华侨经济向以商业为主。而华侨商业,又以小商贩著称。其人数之多,分布之广,影响之巨,是任何别的经济部门所不能比拟的。本文通过东南亚近代(十七世纪初至二十世纪初)华侨小商贩的发展变化过程,分析华侨经营小商业者众多的原因、经营类型及活动领域,考察他们的经济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北越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知道,在越南华侨人口中,北越华侨只占越南华侨人口百分之十五左右。然而,他们所起的作用跟南越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华侨相比,有不少地方是大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到海外去的历史,其发端是与对外贸易相联系的。可以说,从有海外交通贸易时,就有因贸易原因而“住蕃”的早期华侨。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人向海外移居的人数也日益增多。历代王朝对华侨出国一般都持禁止的态度。但一般说来,明中叶以前,华侨出国规模小,数量少,时间上间歇性大。统治阶级制止人民出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管制海上贸易。因此,只是在总的方面规定:不许民人私自出海贸易,对华侨出入国不太重视,对华侨出入国的影响也不大。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外华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而东南亚地区较为集中。华人、华侨旅居东南亚,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他们与当地人同甘共苦,和睦相处,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他们使优秀的华夏文化与东南亚文化有机地交融在一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华文教育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手段和工具之一,是东南亚华人、华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1690年印尼华侨创办东南亚第一所华文学校———明诚书院,到19世纪20年代东南亚创办近代华文学校,华文教育可谓逐渐步入正轨。历经百年沧桑,时至今日,东南亚各国已赋予其华文教育…  相似文献   

12.
侨乡青田位于浙江南部,与温州市山水相连。青田乡人在明末清初时踏出国门,300年来络绎不绝。今天,青田华侨分布于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与县内居民各有33万乡人。九成青田华侨集中在欧洲,他们建立了300多个社团组织。国内有一个商务代表团到欧洲考察,他们自葡萄牙入境,经西班牙、法国、比利时、德国到瑞典出境,这一路都是青田华侨社团接待。  相似文献   

13.
福建华侨大量出国是在鸦片战争以后的事,人数一、二百万,其中虽有因在封建统治下、农村破产、民不聊生,被迫出国者,然大多数系被拐骗、掠贩而去,被称为“猪仔”。他们在出国途中,备受非人的虐待,有很多人病死途中,有的跳海自杀。及至目的地后,又复受牛马不如的虐待,服艰苦不堪的劳役。契约华工构成了近代福建华侨出国的主要成份,它们的出国史是一部血泪斑斑的奴隶史,深刻地记载着广大华侨在旧社会的悲惨遭遇,渗透着华侨契约劳工的血与泪。  相似文献   

14.
(一)序言在探讨华侨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之前,为了避免混乱起见,有必要确定“华侨”这个词的含义。在这里,“华侨”一词指的是为了谋生而居住或旅居海外祖籍中国的汉人。因此,这个词包括在香港和澳门的中国人,但不包括在日本和欧洲留学的学生。在研究辛亥革命时使用这一厂泛的定义是很恰当的。因为华侨作为一个整体,可以视为对革命作出反应的一个巨大的社会群体。他们除了栖身异域受外人统治之外,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有共同的经历和抱负,遭受同样的苦难和种族歧视。本文不打算论证华侨  相似文献   

15.
越南的华侨华人主要集中在南方,南方的华侨华人又主要集中于胡志明市。胡志明市的华侨华人经济比较富裕,文化水平也比较高。因此,研究越南的华侨华人现状应把重点放在胡志明市的华侨华人。 一、人口与分布情况 越南和胡志明市现有多少华侨华人,比较常见的说法是:越南尚有约100万华侨华人,他们当中的80%,即大约80万人居住在越南南方,胡志明市就占52万多,下表是1989年越南人口总调查中所统计的胡志明市华侨华人的总数和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6.
据文献记载,中国明朝时已有华侨居住在老挝,由于时间久远,有的又与佬族通婚,老挝称他们为胡族。中国云南省的傣族迁入老挝,称之为占族。此外,苗族、瑶族也是从中国迁居老挝的。但人们并不把他们视为华侨或华人。人们所指的华人或华侨是近代从中国迁移去的华人。在老挝华人中,祖籍是广东省的占90%,其中以潮州人居多;其次是客家人、东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东南亚约有2000多万华侨华人,占海外华侨华人总数的70%。华侨华人在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东南亚地区形势以及华侨华人自身的不断发展,未来华侨华人在联结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 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各国都相继建立和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东南亚各国也对其华侨华人政策作了相应的调整:一是改变以往对华侨华人强制性的同化政策,普遍采取较温和、宽松的政策对待华侨华人。例如:在入籍问题上,允许华侨自愿选择当地国籍。二是改变  相似文献   

18.
一、敌视华侨的根源满洲人继承了明朝对华侨的看法和政策。清初,统治者因袭明朝视华侨为“弃民”、“罪犯”、“潜在的汉奸”的偏见。时隔不久,转而视华侨为“政治犯”、“谋反者”、“叛逆”。因为1644年满清入主中原后头四十年中,东南亚华侨直接参与了中国沿海的抗清活动。抗清斗争的领导人郑成功(西人称国姓爷)似乎得到华侨的支持,特别是越南、柬埔寨和暹罗华侨的支持。据说,国姓爷的水师部分取自南洋的船舶,财源也部分源于南洋贸易的收益。当然,这些支持国姓爷的华侨并不讳言其参与抗清活动。他们认  相似文献   

19.
早期华侨经由海上丝绸之路出国,主要定居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并依赖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生存发展,因此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华侨,而华侨也为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致力于和平、共赢发展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同样需要华侨华人的建言献策、牵线搭桥和直接参与,但同时也为华侨华人提供了发展机遇,因此,华侨华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20.
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对华侨华人态度和政策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外华人群体在近30年来经历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他们经济力量的迅速增长和受到良好教育的华人新移民数量的增加。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对华侨华人的态度和政策也发生根本的变化,根据国内外侨情变化的特点,制定出有利于华侨华人在当地生存、发展,又能促进华侨华人对中国经济、文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务实侨务政策,从而成功地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华资,并与他们在各个领域里密切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