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海翔  袁国友 《思想战线》2000,26(5):118-120
今天欧美所奉行的"第三条道路”,实质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发生深刻变化背景下的政党政治和经济全球化的直接产物."第三条道路”宣扬淡化意识形态的对抗,标榜要超越传统的"左”或"右”的政治概念,走一条非左非右但又不是中间的道路.因此,"第三条道路”比之传统的西方"左”或"右”翼政府,确实有些新意,它不公开以主义、党派之争为重点,而以关心每个人的利益之名赢得选民青睐,其本质是政治思想的改良主义与哲学思想的实用主义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超越:"第三条道路"的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广兵 《桂海论丛》2001,17(2):29-31
"第三条道路",是近年来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股政治思潮.它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在冷战之后,吸收了全球化时代知识经济兴起的新的发展变数,为摆脱传统的"老左"新右"派的理论困境,而进行大胆的理论反思和探索.从个人、家庭、社区,到政府、国家,"第三条道路"的设计者们超越"左"右",抓住了社会改革的关键要素,提出了全面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政党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危机推出了"第三条道路"政治哲学。尽管"第三条道路"不等同"中间路线",但其"超越左与右"理念可以借鉴用于分析台湾政治发展。"第三条道路"在台湾主要表现为:李登辉超越族群和省籍对立,提出"新台湾人"口号;陈水扁提出"新中间路线",借掩盖意识形态"独统"之争来赢得选举;马英九执政以来试图整合台湾社会蓝绿二元分化,实现蓝绿共主。展望未来,"中间路线"在选举政治的台湾仍有市场,但阻力重重。  相似文献   

4.
李春茂 《人民论坛》2010,(9):252-253
英国文化脱胎于早期文化观念与批评。在左与右的两极争斗中,"第三条道路"理论的提出实现了中立平衡,通过突破在公平、效率、稳定、发展等问题上的局限性,引导制度设计走向超越左与右的独立模式。英国文化通过不同文化理论的冲击与斗争,实现文化的融合与传承。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实际上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就已广泛而深刻地思考了全球化问题,他精辟地概括出和平与发展是全球化时代的两大主题,指出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为使全球化趋势朝着既有利于发达国家,又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健康道路发展,他又提出了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发展国家间的关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思想,这些思想体现了一个伟大的理论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6.
萧功秦 《人民论坛》2012,(28):42-44
中国改革陷入了路径锁定状态。如何克服这种困局?关键就是要对激进与保守的政治观予以理性地反思,超越保守与激进的两极思维,摆脱由此造成的路径锁定状态近年来,中国在取得巨大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深刻的社会矛盾,腐败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的政治意义是民主化 ,它既促进了社会主义价值复兴 ,其所带来的政治风险也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挑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全球化要求社会主义进行价值创新和制度创新。当前 ,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应审时度势 ,相机实现从渐进式战略到渐进式与激进式战略相结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当代西方"第三条道路"的提出,导致了西方社会民主主义的短暂复兴,1998年甚至出现过欧盟15国中有13国由社会民主党单独或联合执政的盛况。但是声称"超越左与右"的第三条道路的具体实施并没有满足人们对它的预期,从而使自身陷入了困境。其主要倡导者布莱尔、施罗德等人在执政后期已经耻于提及"第三条道路"或是"新中间"。轰轰烈烈的"第三条道路"不过10年光景就偃旗息鼓,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左、"左"、极左、右、极右;反右,反"左",反"形‘左’实右",反"左"防右,等等——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些词、这些事;半个多世纪的政治史,在相当程度上也就是"左右"这两个字的历史。凡是有政治头脑的  相似文献   

10.
杜瑞华 《青年论坛》2005,(2):130-133
影片<钢琴师>演绎了一场耐人寻味的"零距离接触".从后殖民批评的、女权主义的角度看,<钢琴师>中隐含了东方与西方、男性与女性的关系中二元对立性;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后现代视角看,其又体现出对多元共生的呼唤.  相似文献   

11.
“左”倾思潮的性质是什么?人们长期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认为“左”是方法问题,右是立场问题。“左”比右好,宁“左”勿右成了人们政治生活的基本的思维定势。实际上,“左”和右一样都是立场问题,是站在一个事物的两个极端,实质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否定和背离。“左”尽管比右在认识上显得更复杂更艰巨一些,但它同右一样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就如何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了极为重要的意见。他在分析我们党内当前的政治状况时说:“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  相似文献   

13.
左秋明 《前沿》2010,(13):13-16
从中国历史的宏观角度看,中国政治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父权政治阶段、道德政治阶段和准法治政治阶段。这一历史发展脉络体现了中国政治和法治理念的重大演进与发展,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政治因素。在世界法制现代化大潮中,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在继承与借鉴的基础上实现的,它摈弃了"左"、"右"两极——"左"导致中国的停滞,"右"导致中国的变质,因此是一种中庸之道,中国崛起的秘密也就在此。作者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切入点,分析了60年来中国和平崛起的政治维度即政治和法治理念的演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谢宝富 《人民论坛》2012,(34):34-35
目前中国大多数农民以及城市中低收入者的经济基础,与汉唐盛世的小农相似,面对这样的基础,如若进行激进的政治改革是不能没有风险的渐进式政治发展道路必将延续政治发展道路的选择既取决于决策集团的价值偏好、主观意愿,更取决于其所在的时空环境,即所谓"形势比人  相似文献   

15.
要说“第三条道路”就不能不说英国首相布莱尔,而说布莱尔就不能不说“第三条道路”。“第三条道路”几年前曾一度风行欧美,乃至一些发展中国家。斗转星移,今天欧美的政治版图却呈现“右盛左衰”的现象。那么,作为西欧中左政党施政理念的“第三条道路”还行得通吗?  相似文献   

16.
陈玉峰 《前沿》2010,(16):171-17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已成为一种趋势,而文化的全球化也已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全球化趋势给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双重的,即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全球化趋势下,我们应正确认识文化的全球化和文化的世界性、民族性。在全球化趋势下,要发展民族文化,就要提高民族经济、政治实力,就要求同存异,进行文明对话与交流,就要超越、发展和创新,就要抵制文化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反复阐述的新观点之一。他在作为该卷的纲领和主题的南巡讲话中明确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①十四大政治报告不仅肯定了这一论断,而且进一步具体地指出:“‘左’带有革命色彩,拿大帽子吓唬人,好像越‘左’越革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从一九五七年起的二十年间出现的错误,主要都是‘左’。改革开放要探索和开辟新的道路,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观念,阻力主要来自‘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只有深刻认识“左”的性质和危害,破除长期以来束缚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的转轨是在苏联解体、苏共丧失执政权力甚至合法地位、激进的自由派执掌政权的情况下发生的。1990年6月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成立后,走的是一条快速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执掌政权的俄罗斯激进自由派大刀阔斧地破除一切与旧势力、旧权威有关的制度,经济上推行快速私有化,政治上建立了议会民主、多党制、三权分立的西方民主制度,并且在社会各个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俄罗斯的政治发展过程有着鲜明的特点,从改革之初的民主混乱到现在的政治整肃有序,以及其未来的走势,都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19.
张旭  孙晓青 《小康》2009,(10):25-27
《礼记&#183;内则》有言曰:“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于门右。”意即,家有男孩出生,应在大门左侧悬一张弓,女孩出生则在门右侧挂一条佩巾。一人之生日尚需礼示如此,一国之生日便更应有事相纪。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语境下的"文化全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文化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取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密切关联性、文化自身发展的独特规律性以及网络文化新形态的出现.文化全球化的实质是越来越多的人跳出狭隘的地域界限,超越本族群的视野,而拥有全人类的立足根基以及环视世界的目光.文化全球化包括指导理念层、观念文化层和文化产业层三个层次.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融合并未抹杀其冲突.文化全球化内含文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