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国强 《时代主人》2013,(10):30-31
这是9月26日下午,北京京西宾馆会议楼前厅,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向老阿姨致敬!"习近平总书记向龚全珍老人的一声亲切问候,让会场掌声雷动,让多人眼含泪花。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进来时,与坐在第一排左边的龚全珍老人握手致意,讲话结束时,再次把目光转向这位老人。他饱含深情地说,我刚才看到这位老阿姨,她就是我们的老将军甘祖昌的夫人。她今  相似文献   

2.
正平和县大溪镇庄上大土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最大的方型生土楼。庄上村怀抱于大山之间,土楼以山为屏,以水为脉,四周随处可见绿油油的荔枝树及金灿灿的稻田,郁叶竞风,美景醉人。庄上大土楼恢宏、壮观,整体就像一个巨大无比的葫芦。它以"旧寨楼"作为葫芦顶,上弧下方依山而建,楼前加一半月形池塘,左右再配建两座耳楼:"潮洄楼"和"恒升楼"。土楼内有5个大门、4座祖祠(楼外还有3座)、2座耳楼以及"旧寨楼",每个楼门都配有一副甚至几副楹  相似文献   

3.
昔日在单位里的老党员、老先进退休回到社区以后如何焕发青春,为社区党建和社区文明再作贡献?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闵行区吴泾镇永北小区党总支充分发挥老党员“作风正、肯吃苦、乐于奉献”的先锋模范作用,组建了由30多个老党员参加的党员读书会。通过~个党员一面旗、党员楼带动特色楼等活动,让老年党员退休后“有了用武之地”,也使小区居民充分感受到无时不在的党的温暖。  相似文献   

4.
岁月催人,历史常存。转眼间,被普遍认为是两岸关系发展历史性标志的汪辜会谈,已经过去了15年,汪道涵、辜振甫两老已经先后作古。但是,在1992年两会达成有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识的基础上,1993年4月27日,两老在世界各国媒体聚焦的新加坡海皇大厦4楼大厅谈判桌前4度握手,  相似文献   

5.
窗外的世界     
正冰溪南岸新建的住宅楼,可是"江南第一楼"。不过此"江南"应该只是冰溪南岸而已!此楼的看点在于一个人。那人在南宋初期,乘船自北而南经冰溪时,见南岸的此楼四方翘角,白墙青瓦,两层盔顶。当时是鹤立鸡群,甚为显眼,便上岸登楼小憩,并作诗一首《玉山县南楼小望》:"小楼在何许,正在南溪上。空蒙过钓船,断续闻渔唱。征途苦逼仄,舒啸喜清旷。安得此溪水,为我发春酿。"此楼就是因陆游这位名人,而近千年立于不"倒"之地。  相似文献   

6.
《天津政协公报》2014,(10):53-54
<正>1964年10月16日上午,北京。第二机械工业部办公大楼二楼,一间紧挨着部长办公室却被两层毯子严严实实钉住了门窗的秘密房间里,29岁的参谋宋炳寰接连记录下两通加密电话信息。这些电话来自新疆罗布泊,致电的单位代号"20号办公室",宋炳寰所在的秘密办公室则被命名为"177"。他们随时跟踪着一个重要角色"老邱"的动态。几个小时后,177办公室里那台黑色电话机再次响起,消息传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人上下楼难题进入公众视野。楼房加装电梯作为一件"关键小事",关系着老人能否实现居家和社区养老。然而,从实践情况看,加装电梯并非一帆风顺。高低楼层住户的利益冲突、费用分摊、业主之间的赔偿争议,都是十分棘手的难题。广东省广州市老楼加装电梯数量居全国前列,除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原因外,  相似文献   

8.
正杭州市下城区天水街道灯芯巷社区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的30.31%,是一个典型的老年型社区。如何解决好老年型社区密度高、数量大的老年人养老问题,是一个紧迫的社会命题。灯芯巷社区依托鲍大妈聊天室,经过十年实践,探索形成了"以老助老"的新模式。"以老助老",前一个"老"指的是低龄老人和健康老人,后一个"老"指的是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从活  相似文献   

9.
2007年初夏,我在省委党校学习期间,一趟"红色之旅",来到梦中的遵义,登临举世瞩目的青瓦老楼,细细观看那间最多只能容纳下20来个人的会议室,对扭转乾坤一室间,"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那段历史,有了更真切的认识。除领略了遵义城的风采、娄山关的壮美之外,还有那安顺古堡的神奇。  相似文献   

10.
《春秋》2016,(3)
正在泰安岱岳区道朗镇的西南方向,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村落二起楼村。史料记载,在千年以前这里就已经有人居住。村中有一块修建于大清咸丰八年的肖氏族谱石碑,碑文中有"十二世名祖迁居泰邑二奇楼庄,因祖宗之功德,假川嶽之美"的叙述,由此说明前辈们把本村称之为"二奇楼"。"破四旧,立四新"期间,村中部分人认为"奇"就是"怪",对村的发展有影响,故将村名改为"二起楼"并沿用至今。自2016年3月8日起,泰安岱岳区道朗镇"二起楼"正式更名为"二奇楼村"。  相似文献   

11.
基于空间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分析了"老漂族"精神层面的社会适应问题,揭示了"老漂族"社会适应的本质和问题,以及"老漂族"自身如何在客观环境下能动地策略性地实现社会适应。迁居所导致的空间变动,给"老漂族"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多重影响,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社会交往关系的断裂导致了"老漂族"的社会区隔,对原空间的依恋使得"老漂族"容易在精神上出现孤独、排斥、焦虑和无助等消极情感,严重影响了"老漂族"精神层面的社会适应。无法返乡的"老漂族"为实现精神层面的社会适应,依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再生产一个精神空间是其可能途径。由于"老漂族"社会适应能力有限,只有通过社会、政府和家庭的通力合作,才能帮助"老漂族"实现更高水平的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6,(3)
正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伴随着"共产主义需要什么样的建筑"的讨论,作为3座公社大楼之一的安化楼作为样板工程在北京动工。住在这里的既有社会名流也有寻常百姓,人们不分彼此,同是一个大家庭。几十年过去,依然伫立在北京南二环的安化楼和周边现代化建筑相比显得有些落寞在北京市南二环广渠门内有一幢形制古朴老旧的九层大楼,在55年前,它以全北京乃至全国"理想  相似文献   

13.
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承载着中华历史文化精髓的唯美诗句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其实,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源自于中华历史文化名楼,寄情于中华历史文化名楼。登上黄鹤楼,人们能感受"日暮乡关"的离愁;登上岳阳楼,人们能领悟"先忧后乐"的情怀;登  相似文献   

14.
城市运营商     
《北京观察》2015,(6):64-67
<正>"与其去包装、开发一块地,不如干脆就一个城市的发展,做出城市未来开发版的、提升版的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这是张敬东的信仰。国奥项目起步于亚运会,大运会、奥运会、世博会,一路走来,留下的是"打造一个既有有形的楼,又有无形的楼,要让有形的建筑与无形的服务全面结合,提前做好运营的规划设计,提前做好产业业态的标准化的合理搭配,能够做成一个城市、一个乡村、一个村镇、一块园区、一个居住社区,符合未来以人为本的、高品质的建设条件和高品质的服务功能相结合的社区"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任铭 《中国人大》2012,(21):7-7
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最近传出计划集体打包"申遗"的消息引发各方关注。名楼集体打包"申遗",本是一件好事。尽管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楼保护专业委员会负责人称目前还没有达到完全统一的意见,还在协调中,但消息传出却引起社会广泛的微词。  相似文献   

16.
退保的难处     
<正>政府个别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已是个老问题。最近,一段跑社保局办事的"挤牙膏"式经历,终于让我体会到了办事难的痛苦。因小王叔平日工作繁忙,特别交代我帮他代办退保一事。本以为是一个简单的手续,但,为了这个手续,我足足跑了三趟社保局。第一次到社保局,我带上所能想到的证件,跟着指示牌,来到二楼,随机找一位工作人员询问办理退保的手续事宜,当时那位工作人员正端着水杯,边喝水边跟旁边的工作人员聊天。出于礼貌,我向她打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春,我陪一位海外归来的合肥老乡游览城隍庙市场。我们逛了各楼商场和几条步行街,在百味园一家餐馆品尝了庐州家乡菜之后,登上思惠楼五层的回廊,迎风开襟,凭栏远眺。老乡说:“府城隍庙和思惠楼,是合肥的一大历史人文景观。它使我联想起老北京的天桥和东安市场,...  相似文献   

18.
触摸凤狮村     
李淑菲 《福建乡土》2015,(1):48-49,51
1凤狮村有十几个自然村落,村名取自该村"凤山楼"与"狮子口"的第一个字。这里,溪中温泉汩汩而出,宗亲寺庙民俗如书。躲在山坳处的圆楼,蕴育着客家风情的血液。几百年前,悠悠的溪水从平和大芹山缓缓流下,在上官凤狮村地段有个"深潭",祖宗认为溪水到此变深是生财的"聚宝盆"。一百多座庞大的土楼族群在一两百年间依照山势地形而建,圆形、八卦形、四角形、半圆形、椭圆形、正方形各领风骚。若以年纪大小论:"溪口楼"已有500多岁,"在田楼"则以大字当先稳当土楼大哥。"凤山楼"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已有300多年历史,虽算不得老几,但至今长命不衰,面容青春姣好,坐落于大路  相似文献   

19.
姜红英 《乡音》2012,(1):47+46
在省会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55号(原11号)院,有一座三层灰色小楼,俗称"小灰楼"。这座小灰楼在如今美轮美奂的城市楼群中并不起眼,但它却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述说着革命传统。它曾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旧址,第一套人民币在这里诞生。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座小灰楼,追忆那往昔的故事……小灰楼始建于1938年,坐东朝  相似文献   

20.
“酌海楼”是建于清光绪年间的一座私人藏书楼,地处浦城县城关潭处弄。酌海楼早年在福建很有名气,据说其藏书量和浙江宁波的“天一阁”相差无几,当初,“天一阁”七万余册,而酌海楼有六万余册。所不同的是,“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年间,资格老,当然。两楼的命运也不相同。“天一阁”因受到周恩来总理的关注得到保护,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文化人向往之圣地,而酌海楼却烟消云散、遗址不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