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张震 《东南亚》2003,(1):9-15
东盟是东南亚地区唯一的区域合作组织 ,自它上世纪 60年代成立以来 ,已逐渐显示出在亚太地区的重要作用。经过近 2 0年的快速增长 ,东盟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 1 996年 ,以PPP方法计算的东盟GDP总规模相当于美国的 2 3 36 %。尽管亚洲金融危机使东盟经济发生不同程度的倒退 ,但东盟仍将保持它在亚太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第一梯队中的地位。据世界银行估计 ,东盟在 2 1世纪初的十年将保持 6 %左右的增长速度。东盟仍将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新兴市场 ,它的恢复与发展 ,将对亚太以及世界资本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同时由于整个东…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1989,(4)
进入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国际形势明显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两大潮流。亚太地区作为世界经济最富有活力的地区,在区域经济合作上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拟就亚太地区发展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今天中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地位不够强大。但它基础良好,潜力巨大,发展迅速。中国的经济改革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对外贸易的扩大,这使中国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经济改革的成功将使中国成为稳定世界局势的力量,对于维护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对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亚太地区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该地区已成为国际投资资本角逐的热点。跨入90年代,亚太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呈现新的特点与趋势,中国迎来了外资投资的新高潮。一、亚太地区国际投资新格局80年代中后期,由于主要国际货币汇率的变化,引起全球资本流动和对外贸易的巨大变化,国际直接投资也因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80年代末90年代初,亚太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随之发生了一系列格局性变化,并由此推动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一)国际直接投资流量迅速增长,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从1985年西方五大国财长会议召开…  相似文献   

5.
90年代亚太地区将发生历史性转折,国际关系可望出现新的政治、军事、经济格局。这对本地区乃至全球具有重大意义。新形势能否顺利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有些不利因素将起阻碍甚至破坏作用。前景较好,但也不能低估严峻曲折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发生新的变化,开始了以地区为中心的聚合发展,欧洲、北美和东亚三大地区性经济区逐渐成型.地区主义(Regionalism)传统上作为一种介于全球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或思潮,在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中以新的面目再次出现①.地区主义是一个影响20世纪后期以来世界事务演变的重要的趋势性范式,它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并将继续改变着世界.本文以新地区主义(New Regionalism)为分析视角,试图说明其对亚太地区合作所起的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 一、中国在跨世纪的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亚太地区在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已经和将要成为世界上政治比较稳定、经济增长最快和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有人预言,21世纪是亚洲太平洋的时代。从本世纪末的世界形势来看,美国经济正在走向衰落,欧洲由于共同体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虽然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但苏联的解体及东欧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社会上的动荡,经济上的倒退下降,使整个欧洲经济很不景气。唯有亚太地区,特别是西太平洋沿岸地区(称为东亚地区)处于政治社会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东北亚战略的形成及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逐步加快,东北亚区域合作也随之发展。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由于俄罗斯东部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作用愈来愈明显,俄罗斯也愈来愈重视与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北亚地区的联系,并形成了一系列较完整的地区性战略,它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日显重要。当然,还有许多因素制约着俄罗斯东北亚战略的实施,影响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然而由于区域合作历史发展趋势的推动,由于俄罗斯加快发展东部地区经济的迫切需要,俄罗斯将会积极推进东北亚战略,促进与东北亚各国经济合作,其前景将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9.
90年代以来,与欧洲及其他地区相较,亚太地区相对稳定,出现了战后40多年来从未有过的较好的政治形势,经济上更成了世界上最富有活力的地区。亚太地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发展趋势如何?本文试作如下分析。一亚太地区出现相对稳定的局势是与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变化和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0.
地区化的趋势,主要是指国际商品生产、劳务及其贸易地区化的趋势,是现代世界经济的特点之一。近年来在欧洲和北美,这种趋势得到很大的发展。80年代末,在亚太地区开始出现这种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系列因素促成的。其中包括,面临欧洲共同体和北大西洋自由贸易区的威胁与挑战,有必要加强统一,与世界各地区所发生的经济国际化进程相适应。亚太地区涉及到美国、日本、中国等许多国家的利益,当然也涉及到其大部分领土在亚洲的俄罗斯的利益。地缘政治和经济地理的重要性取决于该地区的潜力。亚太地区各国领土占地球的31%,居民占…  相似文献   

11.
一、公元ZOOS年印尼将转变成为石油净输入国自80年代中期以来,亚太地区一直持续了高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的经济增长中心”,其中东盟地区又成为“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心”。但是在经过了十多年的持续高速经济增长之后,东盟国家的各种制约因素对经济发展的牵制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了。以面向出口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作为经济增长动力的动量已越来越疲软,出口增长速度在近几年来已经开始减速。产业升级的要求(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日益迫切,基础设施与基础工业薄弱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也日益突出;此外,…  相似文献   

12.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活动,不仅为亚太地区所重视,而且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今年11月15日,在印度尼西亚茂物刚刚结束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布:在亚太地区将不迟于202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并称:考虑到APEC成员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发达经济成员和发展中经济成员分别不迟于2010年、2020年。虽然它的具体内容尚待今  相似文献   

13.
进入8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的贸易往来、资本交流、技术合作更趋活跃,展示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日本是这一地区的一个“经济大国”,又处于新的历史变革时期,因此,对日本经济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对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影响进行探讨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正> 在欧洲共同体、美加自由贸易区、亚太地区这三大经济区中,亚太地区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经济区域,特别是近年来东北亚地区被认为是亚太地区未来的经济和贸易中心,成为未来世界经济中受到普遍关注的热点,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也急浮直上。在这种形势下,吉林省的珲春市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自然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  相似文献   

15.
前言亚太地区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地区已经举世瞩目,人们对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对策及作用也给予极大的关注。但是,过去人们在议论“亚洲太平洋”地区时是只限于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东盟和中国,研究的对象也大多集中于这些国家。但是属于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国家之一的越南,从八十年代后半期开始已经积极地参与到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产业分工中去了。它为此所作的努力之一便是从1986年底开始在国内大力地进行经济改  相似文献   

16.
一、亚太经济的腾飞引起苏联的关注和反思拥有33亿人口的亚太地区,战后以来经济扶摇直上:1960——1980年的20年间,欧洲经济增长率为4.5%,而亚太则为8%。80年代初,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只有1.4%,而亚太保持年均4%的增长率。1989年的亚太年均增长率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之后为6.1%,而欧洲共同体和美国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5%和2.9%。可见,亚太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有生气的地区。亚太地区外贸发展、金融活跃。1980年,亚太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32.9%,90年代将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一半。美国对亚太贸易额由1980年的1200亿美元,增加到1988年的2710亿美元,远远超过对西欧的1860亿美元。美国企业对亚太投资已超过330亿美元。日本55%的出口、58%的进口依靠亚太市场。亚洲“四小”、东盟和中国也以亚太地区为自己的主要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17.
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亚太经济出现了令人注目的稳定、持续、高速增长,从而使这一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广义的亚太地区包括西太平洋诸国、美国和加拿大的西部沿海、中国、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等国,狭义的亚太地区就是东亚、东南亚地区。通常讲的世界经济发展最快和最富有活力的地区是指狭义的亚太地区,即包括日本、中国、“四小龙”、东盟等国家和地区。要考虑世纪之交的亚太经济,必须首先考虑东亚和东南亚经济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具有经济发展活力的亚太地区中的东盟将亚太地区视为世界上经济搞得最为成功和最具有经济发展动力的集团已是当前的通论。六个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国家: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组成为亚太地区的一个很杰出的组成部分,亚太地区还包括有:日本,中国与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即南朝鲜、台湾与香港)。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其主要特点是:缓和与动荡交织,和平与冲突共增;在世界经济中,地缘经济盛行,经济安全作用加强,经济国际化进程加快,经济调整与改革之风遍及全球;在西方国家中,美欧日之间互为竞争对手的一面越来越突出,并已发展到对地区乃至世界主导权之争;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亚太地区形势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增长,该地区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亚太地区发展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东亚互为毗邻的“两大板块”——东南亚和中国.东南亚一向以它重要的战略地位、丰富的资源、多元的文化著称于世,80年代以来,又以其蓬勃发展的经济被誉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和最富有活力的地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迅速增强,1996年在国际上的位次已上升到第七位,成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走向21世纪的东南亚及其与中国的关系,将对双方的发展,对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由贺圣达、马勇 王士录三位学者撰写、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的《走向21世纪的东南亚与中国》一书运用大量最新资料,从独特的视点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揭示了东南亚走向21世纪的进程、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走向21世纪的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前景.对其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如东南亚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