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刊讯 ]  2 0 0 1年 1 2月 2 0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召开“2 0 0 1年拉美形势研讨会”,来自外交部、中联部、新华社、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等单位的代表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的专家学者 5 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分别就 2 0 0 1年拉美的经济形势、政治形势、对外关系、社会形势等问题及阿根廷危机、巴西和古巴的政治经济形势、查韦斯改革的成效等问题交换了看法。与会学者认为 ,在经济普遍不景气的国际环境下 ,2 0 0 1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出现严重衰退 ,地区经济增长率由上年…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中国拉丁美洲经济技术合作小组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共同主办的“21世纪论坛:可持续发展———中国与拉美”,于2005年9月7~8日在拉美所召开。该论坛是由全国政协主办的“21世纪论坛:可持续发展———中国与世界”下的一个分论坛。来自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全国政协外事局、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友协等政府部门的官员,巴西、阿根廷、古巴、秘鲁、乌拉圭、玻利维亚和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的驻中国使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2 0 0 1年 8月 1 3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经济室召开“拉美产业结构及相关问题”座谈会。座谈会由经济室青年研究人员谢文泽做主题发言 ,拉美所 1 0多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座谈会。近年来 ,拉美地区的产业结构问题引起了拉美问题研究人员的重视。召开这次座谈会 ,旨在简要介绍拉美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比较突出的产业结构问题、贸易自由化对拉美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以及研究拉美产业结构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以促进对拉美产业结构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在工业化进程中 ,拉美产业结构的变化表现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特点 ,如农业…  相似文献   

4.
20 0 3年 9月 1 0~ 1 2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和拉丁美洲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国际问题论坛在京郊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拉美的改革与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来自国内科研机构、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新闻媒体的70多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一 对拉美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评价苏振兴研究员在主题发言中指出 ,拉美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自由市场经济”,实现由内向发展模式向外向发展模式的转变 ,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因此 ,对拉美改革成效的评估 ,应着眼于经济体制与结构的变化、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这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2 0 0 0年 6月 2 2日 ,拉美所社会文化研究室邀请所内专家学者 ,就如何加强拉美社会文化学科建设进行座谈。拉美社会文化研究是 1995年新建学科 ,与其他学科相比 ,它基础较弱 ,研究人员数量不足 ,知识结构不够完善。近年来 ,社会文化研究室和所内其他同志重点研究了拉美的收入分配与社会贫困、失业与就业、社会改革、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等问题 ,并发表了一些相关成果 ,在此基础上拟定了学科中长期发展规划。座谈会上 ,专家学者们就拉美社会文化研究的意义、学科地位、未来研究的重点、研究课题的设计、提高理论素养、学科资料建设…  相似文献   

6.
为加深对拉丁美洲当前形势和重大历史事件的研究和了解,1991年,拉美所和拉美学会将会同有关研究所和学会,联合举办关于拉美问题的4次学术讨论会。它们是: (一)1991年4~5月份(具体时间以通知为准,下同),拉美所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联合举办“拉丁美洲外债研讨会”; (二)1991年8月份,拉美所同拉美学会将联合举办“世界新格局下的拉丁美洲”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7.
"拉美失业问题研讨会"综述袁东振1996年5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主持召开了"拉美失业问题研讨会"。来自拉美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等单位的约30名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就当前拉美失业问题的特点、成...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李明德研究员和江时学研究员主编的《现代化 :拉美和东亚的发展模式》一书 ,已于 2 0 0 0年 4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近 2 0年来 ,拉美和东亚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两大热点地区 ,其经济发展模式各有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的学者特别重视对这两个地区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 ,并于 1996年将这一课题确定为本所的重点项目 ,同年 ,它又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列为院重点项目。在 3年时间内 ,课题组翻译了美洲开发银行 1996和 1997年英文版《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的部分章节 ,其中译本《美洲开发银行论拉美…  相似文献   

9.
2002年8月10~12日,"拉美现代化道路研究"讨论会在南开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拉丁美洲现代化道路研究"系社科院拉美所苏振兴研究员主持的社科院重大课题.经过近1年半的准备和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框架基本定型.为了更好地听取课题组之外的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在南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的大力协助下,课题组主办了这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拉美国有企业改革比较”研讨会在拉美所举行1997年4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中国改革报》联合召开了“中国-拉美国有企业改革比较”研讨会。著名经济学家杨启先和社科院工经所黄速建博士分别就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叶江  甘锋 《国际观察》2007,(3):58-64
国际非政府组织已非常广泛地参与当代国际事务和处理全球性问题,其在数量、规模、活动的范围和取得的成就等方面的惊人发展必然对当代国际政治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将初步探讨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定义和发展现状,以及它们对当代国际格局的发展演变所发挥的作用.作为国际体系中新兴的行为体,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迅速发展加强了国际制度的合法性,改变了国际体系中行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丰富了当代国际格局的内涵.此外,国际非政府组织通过参与不同层次的治理,在加强全球治理的同时推动国际格局向新的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12.
Internal migration of the rural poor to urban areas in all Third World countries is the so-called "largest migratory movement in human history." This trend is true for many reasons. Conditions make village life, based on small-scale or subsistence agriculture, less and less bearable. Governmental programs for development seem to concentrate and overinvest in urban areas, to the disadvantage of the countryside. Urban areas have always held a romantic attraction. Modern-day urban areas also offer employment and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unequalled in rural areas. The rural poor in many parts of the Third World seem to be getting poorer while the urban poor can at least keep pace with the cost of living.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e European Union (EU) has le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n antipersonnel landmines (APLs) for a decade now, and its foreign policy in this domain is perceived as a success story. Nevertheles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gotiations that led to the Ottawa Convention, the EU looked unable to play any relevant part.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emergence of the EU's foreign policy on APLs by arguing, in a second image-reversed way, that the corresponding international regime has deeply influenced the EU. It has changed Member States' and EU institutions' preferences, and it has empowered pro-Ottawa and pro-integration actor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ntra-EU conditions that have facilitated this influence and the way in which the regime itself has shaped them.  相似文献   

14.
15.
环境安全研究的美国学派:对文献的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薄燕 《国际观察》2003,8(4):73-79
本文对美国学者关于环境安全的代表性学术文献进行了述评,阐述了他们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思路,并且作出了相应的分析和评价。本文认为,美国学者对环境安全的研究虽然扩展了传统安全研究的内涵和外延,但是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发达国家自身的安全。这种研究的偏好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安全研究的范畴,也不利于全球环境安全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6.
由于俄罗斯经济连续6年增长,社会和政局逐渐稳定,如何理解俄罗斯制度变迁过程及其对制度演变所产生的结果,又成为人们所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由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徐坡岭教授所著的《俄罗斯经济转型轨迹研究——论俄罗斯经济转型的经济政治过程》(以下称《转型轨迹研究》)一书,则是我国年轻学者在这方面所进行的一个有价值的探索成果。《转型轨迹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作者从经济政治过程的视角,对俄罗斯经济转型轨迹进行研究分析,并借助于近年来随着转型经济实践而不断发展着的前沿理论,如制度变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新政治经济学等…  相似文献   

17.
Asia Europe Journal - The major objective of the China-EU CAI was to facilitate a rebalancing of the bilateral relationship by improving access for European companies to the Chinese market and...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局部战争和冲突的加剧,难民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近年来,随着中东局势的恶化,欧洲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难民问题。难民潮可能会给部分劳动力亟缺的国家带来正向的人力资本支持,但是欧洲难民危机给相关国家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财政负担和就业压力,且阻碍了欧债危机后欧盟经济的整体复苏,对欧洲经济造成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将在分析难民的结构和难民问题成因的基础上,就难民危机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欧元危机未来走向的影响进行一些探讨和预测。  相似文献   

19.
From December 12 to 18, a seven people publication delegation of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led by Mr. Song Zude, visited Japan with the focus on the publication industry and other cultural industries at the warm invitation o…  相似文献   

20.
2009年4月,朝鲜宣布发射卫星成功,继而宣布退出六方会谈,使多年有关解决朝核问题的努力成果可能化为乌有。朝鲜半岛危机的实质是美朝对抗,其走向取决于美国对朝政策能否作出根本性调整和朝鲜在美朝博弈中能否把握机遇。未来,美朝继续对峙、对抗趋于和缓和半岛发生重大事变这三种可能性都不排除。六方会谈机制对于各方来说,都是解决半岛危机不可或缺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