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谨以此短文祝贺《检察风云》杂志发刊二十周年。 电视剧《楚汉风云》有这么一个情节:刘邦登基后开始诛杀功臣。萧何诱杀韩信后,为求自保,放出风说自己贪财受贿。刘邦觉得功高盖主的萧何既然贪财,便说明他不再有政治抱负,不会威胁到他的权位,也就对萧何放心了。  相似文献   

2.
萧何(?~公元前193年) ,今江苏沛县人 ,西汉政治家 ,汉高祖、惠帝时任宰相。秦时 ,为沛县主吏功曹掾。后与秦御史监郡者共事 ,办事修明而有方略。秦末刘邦率众起义 ,占领沛县号称沛公 ,何为沛丞 ,专督众事。西进反秦战斗中 ,何始终为刘邦守护后方 ,征集兵员、粮草 ,以支援前线。入关中进咸阳 ,刘邦封为汉王 ,以何为丞相。汉五年 ,打败项羽 ,全国统一 ,刘邦称帝 ,以何功第一 ,封为侯 ,食邑万户。汉十一年 ,因执谋反的韩信有功 ,拜为相国。代相陈稀、梁王彭越谋反时 ,何又支持刘邦平定叛乱。惠帝二年卒 ,谥文终侯。无论在军事政治上 ,…  相似文献   

3.
王忆 《政府法制》2012,(18):44-44
刘邦杀了韩信煮了彭越,淮南王英布一看不好,就反了。刘邦身子骨不舒服,打算让太子刘盈带兵征伐。  相似文献   

4.
张秀枫 《政府法制》2010,(22):14-14
翻遍二十五史,一同打江山的副手大多是白忙活,最后不但没有好处,就连性命也难保。萧何能够当刘邦的副手,在官场上风光几十年,不能不说他是一个当副手的高手。做好后勤工作萧何是人才,用现在的话说,他是司法专家、民政专家、后勤专家。刘邦当平民、当无赖的时候,萧何已在沛县当小吏。  相似文献   

5.
汉高祖刘邦推翻秦王朝,打败项羽 统一了全国以后,便开始追求起玩乐来 了。他在京城附近圈了一大片山川土地, 称之曰"上林",专供他打猎取乐之用。 相国萧何比较能体察下情,便上书 高祖说:"长安附近可耕田地很少,而'上 林'内空地很多,恳请陛下把这些空地赐 给无地的百姓耕种。" 萧何的建议惹恼了汉高祖,刘邦说: "你明知'上林'是我打猎之地,为何要我 让给百姓耕种?我看你是收了人家的钱 财,才说这番话的。"他下令将萧何抓起 来,交廷尉治罪。  相似文献   

6.
话说"提醒"     
楚汉相争,刘邦正被项羽追杀得惶惶不可终日。这时,韩信却差人来要求封自己为齐国假王。刘邦一听气不打一处来,正要发作,张良立即不动声色地悄悄在桌下踢了踢他的脚,提醒他:现在可不是发火的时候。极聪明的刘邦心领神会地迅即改口道:“韩信立了汗马功劳,封什么假王,现在我就封他  相似文献   

7.
提起汉初名相陈平,名气虽不如当时的"三杰"韩信、萧何、张良响亮,却在楚汉之争中同样举足轻重,且更富传奇色彩——张良贵族出身,萧何做过秦朝小吏,而陈平最初却是个穷得差点娶不上媳妇的平头百姓,后来竟高居丞相之位,且在朝廷的钩心斗  相似文献   

8.
韩信,是汉初著名的军事家,也是中国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他以能征善战之功帮助刘邦夺取了天下,建立了汉朝,也以能征善战之功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历史就是这样的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9.
张秀枫 《政府法制》2009,(14):51-51
翻遍二十五史,一同打江山的副手大多是白忙活,最后不但没有好处.就连性命也难保。萧何能够当刘邦的副手,在官场上风光几十年,不能不说他是一个当副手的高手。  相似文献   

10.
举贤荐才     
自古以来,“举贤荐才”就是人们心目中的一种美德。同样也是官场政治手段之一。在历史上有许多“知人善荐”之士,他们所推荐的人才对当时局势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如萧何荐韩信、魏元知荐陈平、徐庶荐诸葛亮、周瑜荐鲁子敬,乃至今天叶剑英荐邓小平……这些历史都值得为官者深思。在历史上许多荐贤举能的故  相似文献   

11.
马谡的悲剧     
三国时期,诸葛亮第五次出征魏国。在战役进行到关键时刻,诸葛亮派马谡扼守战略要地街亭。结果,只会死读兵书的马谡踞山而屯兵,还自以为是“居高临下,俯视察敌”的好计策。司马懿率兵来到街亭后,见此阵式,大喜过望。当打听到守卫街亭的是马谡后,司马懿笑着  相似文献   

12.
先哲总结出:“善官人者.必先考其能,然授其事。使轮辕凿枘,各适其用”。纵观中国的历史.知人善任成功的范例不少。刘邦用韩信击败了强敌,扫平了天下:刘备用了诸葛亮.使自己从一个“流冠”变成了一方霸主,三分天下有其一;唐太末用魏征,造就了“开元盛世”使唐朝国泰民安、政通人和……这就是知人善任。  相似文献   

13.
关于韩信的出生地,本来是不成其为问题的。在韩信去世后还不到一百年,司马迁就亲自跑到韩信的故乡,追寻其年轻时的行踪,访问该地故老,并且凭吊了韩母墓。然后,他在《史记·淮阴侯列传》起首第一句就郑重地写下:“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近年间,却有人作了些不符史实的宣扬.武断地说,韩信实际是淮安人。这种说法广为  相似文献   

14.
谋反罪是维护专制统治的核心法律制度,其通过吸取文化的不同质部分,整合和创生出专制法律文化,形成了以谋反罪为中心的伦理、政治、制度规则体系。这些规则体系通过整合规则和不同的社会关系,实现了家庭伦理、政治伦理、法律制度基本原理的合一,全方位地维护专制制度,并形成了有效率的谋反罪制度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5.
姓字播弦歌,韦白以来成别调;功名起刀笔,萧曹自古是奇才。这是颂扬明代清官况钟的一副对联,见于苏州况钟祠。作者是清代文人梁章钜。联内的“韦、白”,指的是唐代做过苏州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萧、曹”是指汉代萧何、曹参。作者将况钟比美这4个流芳千古的历史名人。况钟(1383——1443)字伯律,江西清安人。48岁时,他被任命为苏州知府。当时苏州赋役繁重,地方豪猾竞为奸利,最为难治。他一上任,猾吏便环绕着请他批奏牒。他装做无知,问张问李,按他们的要求办。日后,他召集这群猾吏说“:那日某事宜行,你阻止;某事行不得,你强要办。你们舞文弄…  相似文献   

16.
匿名谤书     
《法学》1983,(2)
宋代王安礼任开封知府时,有人投递匿名信,告发一富家谋反。王安礼接办此案后,对该富家进行搜查,并无任何谋反的凭证,便问富家是否有仇人。富家答说:“前不久,有一个靠写讼状  相似文献   

17.
佚名 《政府法制》2014,(26):37-37
“亲子鉴定”古已有之,最早出现于三国时代,其方式是“滴血认亲”,认为“血相溶者即为亲”。而《南史》却记载了一则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子萧综“滴骨认亲”的故事。萧综的母亲吴淑媛原来是齐宫东昏侯的妃子,因其貌美又有才学,被武帝看中,入宫后七月即生下萧综,宫中都怀疑非武帝亲生。萧综长大以后,去盗掘东昏侯的坟墓,刨出尸骨,用自己的血液滴在尸骨上,见其果真能渗入尸骨中,萧综半信半疑,后又杀了自己的亲牛儿子,用自己的血在儿子的尸骨进行试验,血液仍能渗入骨中,于是深信不疑。后来萧综投奔北魏,改名萧缵,并表示要为东昏侯服丧三年。萧综是否为东昏侯的亲生子,不再重要,现更已无法考证。但“滴骨认亲”的不科学性,已为人之公认。  相似文献   

18.
匈奴是散居在我国北方的一个游牧部族。从秦末到汉初三、四十年间,匈奴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下,奴隶主军事力量恶性膨胀,三十多万骑兵的铁蹄践踏着中原以北的草原和沙漠,霸占了二十多个小邦的土地,残酷地奴役着那里的人民。当时,秦、汉封建王朝已经统治着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先进农业地区,匈奴贵族千方百计要啃这块肥肉。他们多次问鼎中原,连年侵扰边郡,抄掠人口畜产,给广大劳动人民和新兴封建制度带来严重威胁。汉高祖刘邦,怀着民族义愤,决心抗击匈奴贵族的侵扰。他初定中原,便马不停蹄,刀不入鞘,亲自率兵,在冰天雪地里同匈奴侵扰者撕杀。可是由于军事实力不够,加之韩王信等向匈奴奴隶  相似文献   

19.
苦难身世韩信年轻时熟读兵书,有安邦定国的抱负。但由于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他常靠别人接济糊口。加上他性格放纵,落下不好的名声。当时,有一位亭长邀请韩信到家中做客,但亭长的妻子瞧不起他,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只得忿然离去。有一段时间,韩信靠钓鱼为生。河边有一位洗衣服的妇女可怜他,把自己的饭分些给他。韩信高兴地对该妇女说:"我一定要重重报答你!"妇女却很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  相似文献   

20.
秦宫论道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以后,各地的英雄豪杰纷纷响应,没多久,反秦的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一支人马最先攻进了关中,秦王子婴率领众大臣到刘邦驻军的灞上向刘邦投降。刘邦率领胜利之师开进了秦王朝的首都咸阳。都城中辉煌壮观的建筑群,钱帛珠宝充盈的仓库,使大多出身于社会下层的将士们头晕目眩,大家纷纷钻进皇宫和官府的仓库中,挑选珍宝,抢夺金银,闹得咸阳城中一片混乱,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