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中焦点问题之一是本罪中的“财产”一词所涵盖的范围。这个问题牵涉到本罪中具体数额的计算、牵涉到对国家工作人员的定罪和量刑,另外也体现了国家对本罪所持态度。所以明晰该罪中的财产范围对研究该罪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无财产即无人格”质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批判了“无财产即无人格”的民法观念 ,指出这一观念无视市场交换原则所应该具有的界限 ,将其无限放大为市民生活的基本原则 ,由此导致对作为市民社会立法之基础的社会团结协作原则的遗忘 ,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物质主义的理解。作为其纠正 ,本文提出 ,在市场交换与人的基本价值的保护中 ,应该以后者为核心和出发点 ,在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基本法律———民法典时 ,应该以人为本 ,而非以财富为本 ,同时需要重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精神性质的一面 ,避免以绝对的物质主义的观念来设想民法典所要调整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现状。1995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第一次明确提出对中国官员的收入实行申报。根据规定,所有的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中的县(处)以上(含县处级)领导干部,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负责人都必须申报自己的收入。  相似文献   

4.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中焦点问题之一是本罪中的"财产"一词所涵盖的范围。这个问题牵涉到本罪中具体数额的计算、牵涉到对国家工作人员的定罪和量刑,另外也体现了国家对本罪所持态度。所以明晰该罪中的财产范围对研究该罪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法中列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它对惩治腐败起了一定作用.不过,司法实践表明,犯罪嫌疑人在被发现其财产超出合法来源时,如果态度老实,讲明其超出部分是贪污受贿所得,数额超过10万元的,按刑法规定,就有可能被处10年以上徒刑乃至死刑,倘若态度恶劣,故意隐瞒贪污受贿行为,拒不说明财产来源的,即使他有千万元甚至上亿元难以查清的犯罪所得,其最高刑罚也只有5年徒刑.……  相似文献   

6.
缪军 《青海检察》2010,(1):45-47
2008年8月,海南省文昌市原市委书记谢明中犯受贿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海口市中级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法院审理查明,谢明中受贿1800余万元,另有800余万元财产来源不明。按照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谢明中800余万元财产来源不明的法定最高刑是5年;若按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的新规定,800余万元财产来源不明的法定最高刑也不过10年。  相似文献   

7.
纳税人享有知情权,但知情权却在当下的现实很难实现.国家有义务采取措施,命令公务员申报财产、收入,以构成"廉政制度"的一部分,这样既可保障纳税人"知情权"的行使,也使国家履行监督义务变得较为容易.  相似文献   

8.
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民亭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关于贯彻执行民事诉讼法(试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各自或共同继承、受赠的财产,都是夫妻共同财产”。换句话说,继承和受赠财产是夫妻的共同财产,离婚案件中处理财产关系时应遵循这一规定。这一规定来源于1950年的婚姻法的立法报告,即:《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起草经过和起草理由的报告》。这个报告指出:“夫妻双方对于家庭财产有乎等的所有权与处理权”,并把“家庭财产”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夫妻劳动所得财产;第二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法院对安徽省阜阳市原市长肖作新、周继美夫妇重大职务犯罪案作出一审判决。引人注目的是,法院认定这对贪婪夫妇受贿人民币118万元、美金2000元、港币5万元,分别判处二人无期徒刑、死缓;另有人民币1223万元、美金1.4万元、港币8.3万元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此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人们纷纷发表意见,下面是一些普通公民的心声:  相似文献   

10.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犯罪与“阳光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姆斯曾经指出,要用“坏人”的观点看法律①它表明,人的自利性是普遍的,而利他性则相对而言要狭隘的多;绝大多数违法犯罪者总是力图通过各种方法隐藏自己,以求逃避制裁,以致于这些“坏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的预测,许多时候恰恰能够以最简洁的方式反映出,对于这种行为,法律是怎样的。基于此,笔者认为,我国《刑法》第395条关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规定,由于其本身性质的特殊性,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的不健全,实践中难以发挥预期的效能。本文拟结合西方国家所谓的“阳光法”及联合国《反腐败的实际措施》,对我国公职人员财产…  相似文献   

11.
《法学杂志》一九八五年第六期刊登了一篇题为《对〈被告人上诉引起的重审不得加重被告人刑罚〉一文的质疑》中所提到的“对被告因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不得加重被告的刑罚”,实际上指的就是刑事诉讼法中的“上诉不加刑”原则。这个原则是由资产阶级首先提出来的,最早见于一八八○年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以后在大陆法系的许多国家也都作了类似的规定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吸收了资产阶级立法的一些精华,也把上诉不加刑作为一项诉讼原则规定在刑事诉讼法典中,是为了保护被告人的上诉权,完成刑事诉讼的任务。但由于有的被告人对  相似文献   

12.
小议“财产处分权”●曲卫彬财产处分权是财产所有权的重要权能。但许多民法学教材对其表述很不准确,通常是这样的:“处分权是对财产进行处理以决定其命运的权利。对财产处分可以有事实上的处分和法律上的处分,前者是将财产直接消耗掉(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后者...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年来,从我省来看,对没收财产的刑罚的适用逐步减少,有的地方甚至完全没有适用。 究其原因,一是有的审判人员务不熟悉,对没收财产的作用和范围还不清楚,甚至有个别审判人员认为只能没收犯罪分子非法所得  相似文献   

14.
《法学》1986,(9)
我国婚姻法第十三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这是按照社会主义原则和我国国情确立的一种新型的夫妻财产制,即在夫妻双方财产权利完全平等的前提下,以婚后所得共同制为法定财产制,同时允许双方另有约定的财产制。其中  相似文献   

15.
论“虚拟财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祖全 《时代法学》2005,3(2):81-85
虚拟财产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电子数据为载体的财产,是个人财产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具有传统财产的法律属性.法律对虚拟财产的保护有利于现代财产制度的完善和健全,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与“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这样的词语,从字面上讲对中国的老百姓已不陌生,尽管他们不熟悉有关制度运行的机制。据笔者调查,事实上这两个词容易混淆,所以从根源上来探究是十分有意义的。“社会保险”是19世纪80年代德意志帝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最早提出的内容广泛的方案,向工  相似文献   

17.
通常给法下的定义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规范)的总和”。我认为,定义中“总和”一词欠妥。“总和”一词,在“词典”中解释为“全部加起来的数量或内容”。试问,定义中“总和”是指那些“行为规则(规范)”加起来的数量之和呢?还是指它们的内容所组成的整体呢?如果指前者,那么“法”仅仅是个“数目”的代名词,这不仅没有意义,也同定义中的其他定义项相矛盾。如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司法机关”应包括哪些机关,人们看法不一。有的同志认为,司法机关专指审判机关;有的同志认为,除了审判机关以外,它还应包括公安、检察机关;还有的同志说,司法行政机关也是司法机关;个别同志甚至把法律顾问处、公证处也列为司法机关。笔者认为,“司法机关”这一机关名称的提法不科学,理由如下: 第一、“司法机关”这一提法缺乏宪法和法律依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对国家机关进行了科学分类,规定了各种机关的性质和权限。我国建国以来,先后制定的四部宪法,尽管在文字上有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禁放烟花爆竹的问题 ,已经说了好多年了 ,也立了法了。但在这些年里 ,有关部门从“言禁”到“严禁” ,又从“严禁”回到“言禁” ,折腾了几个来回 ,似乎也“眼开眼闭”了。于是 ,法律上“有条件”地禁止 ,老百姓“有条件”地燃放 ,也只能是最合理的选择了。然而 ,就在这种“合理性”选择之下 ,燃放烟花的烈度越来越大 ,烟花的杀伤力也越来越厉害 :手炸断了 ,眼炸瞎了 ,终于还弄出脑袋被炸飞的事件来了。人们这时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乐极生悲 ,弄出人命 ,似乎不好责怪政府。自己买的 ,自己放的 ,若挨炸的是别人 ,还可以另当别…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顶风作案”一词常见于有关惩治违法乱纪行为的通报、布告和文章中,由于“顶风作案”而受到“从重处罚”的不乏其例。昔日闻知此类消息也曾每每击节称快,如今细思之,反而生出了些许忧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