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船山的历史文化观基于他独特的三重历史感中,即纯粹自传性的个人历史感、国家历史感和文化延续的历史使命感。在这三重历史感的驱使下,船山自觉地考察和反思了整个中国政治史、学术史,包括诗歌史,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的历史观、文化史观、诗学史观。正是在这种个体生命的体验与反思中,船山由个体层面走向国家层面,由具体的历史治乱走向文化的全面反省。  相似文献   

2.
十月革命后,列宁在与"无产阶级文化派"论争中形成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他针对"无产阶级文化派"以各种冠冕堂皇的形式掩盖其虚无主义本质的伎俩,认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揭露其真实面目;针对"无产阶级文化派"否定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否定共产党领导的错误思想,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共产党的领导;针对"无产阶级文化派"否定资产阶级一切历史文化遗产的态度,强调要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针对"无产阶级文化派"否定一切非无产阶级分子的做法,强调社会主义文化要依靠广大劳动群众来创造。列宁这一思想对当前揭露历史虚无主义实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认识、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妍娇 《前沿》2011,(22):59-61
在萨林斯之前的人类学理论传统中,功能论、结构论一统天下;萨林斯代表了一种突破结构共时性、静态的努力方向,把历史引入结构主义的方法中。在反思传统人类学理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惯例性结构与搬演性结构的概念;并指出在他的夏威夷的历史人类学田野调查中,当地的文化秩序呈现出搬演性结构的形式。为了把搬演性结构与历史事件实现更完美的契合,他又提出了并接结构的概念,表现了文化变迁的真实面向。  相似文献   

4.
杨华山 《理论月刊》2005,(11):119-121
在全球一体化的冲击之下,中华文化不仅正在焕发新的青春与活力,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文化他觉"北和"文化互觉"的意识在不断增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也方兴未艾.<沧桑与瑰丽鄂西北历史文化论纲>正是中国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园地中的一支新开的奇葩.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6月2日在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后,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讲话。讲话内容很丰富,回忆了他当年作为一个下乡知青,如饥似渴阅读文学作品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作为地方领导关心文化建设的经历。他一口气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诸多重要元素,并特别指出,这些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相似文献   

6.
余秋雨是因为他的散文而成为著名作家的。在开始跋山涉水进行他的文化苦旅之前,他已是理论界和戏剧界知名度很高的教授和院长了。这之后.,他放下手中的线装书,带着文化的使命感上路了。他“踩”着中华文化、西方文化、伊斯兰文化的要害部位,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去。这一走就是十几年。这十几年中,他写下了数不清的文字,《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都是一本本沉甸甸的系列散文佳作。是他,令我们耳目一新地触摸到了中国文化的底蕴;是他,用他的那支笔引领着我们贴近文化的大生命。  相似文献   

7.
谭嗣同的法律思想是在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宗教文化和时局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他的法律思想深刻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和封建伦理三纲,宣扬了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权等西方法律思想。由于为了实现救亡图存的功利目的,使他对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权的内涵缺乏具体的分析,没有认识到民主的不足以及民主和自由的关系,因而他的法律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不过,他的法律思想达到了中国思想史上极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张惠玲 《求索》2015,(3):130-134
谢默斯·希尼以一种带有现代文明的眼光试图找到语言与历史的根,冷静地挖掘品味着爱尔兰民族精神。面对爱尔兰文化与英国文化、爱尔兰人身份与英国人身份的矛盾,希尼在其诗歌中展开了一条自我挖掘、自我救赎之路。诗人通过他熟悉的生活,不停地"向更深处""挖掘"爱尔兰的传统"民族历史"政治和宗教冲突的根源,在后来他通过构建"字母——符号"平台,找到了解决民族性矛盾的途径,唤醒了凝结于土地下的爱尔兰民族历史。他的诗歌彰显了爱尔兰民族精神内在的张力与力量,把爱尔兰民族精神的"荒芜之地"变成了"重生之地",最终让爱尔兰民族精神像"带着露珠的空壳一样重新出现"。最终,诗人希尼自己也完成了从"丰饶角"到"空壳"的自我"纠正"之路。  相似文献   

9.
汪舟  徐波 《台声》2002,(7):23-25
他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衣着朴素,学究模样。在讲台上,无论是面对几十人的小课堂,还是面对几百人上千人的大会场,他总是满怀激情地讲先秦哲学,讲中国文化,讲台湾历史,讲两岸关系;在空闲时,他喜欢约三五个朋友,点几样小菜,喝几杯白酒,依旧是满怀激情地讲先秦哲学,讲中国文化,讲台湾历史,讲两岸关系。说到得意处,他会发出一阵天真的大笑……他的学识,他的激情,他的笑声,常常感染在座的每一位朋友。他就是著名学者、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晓波。我聆听过他的演讲,编辑过他的文章,也和他喝过酒,算起来应是多年的朋友了。…  相似文献   

10.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是个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的城市。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得这座城市几乎成了文物蕴藏地。长期从事历史、文物研究的北京市政协委员、市文物研究所所长宋大川形象地把城市的历史比作人的记忆。他要竭尽全力保护文化遗产,将北京城的记忆留下。近年来,他主持完成了南水北调考古工程、奥运场馆考古工程、清代园寝制度研究、清代园寝图志研究,金代皇陵研究等  相似文献   

11.
李小川 《求索》2014,(8):86-90
保罗·利科(Paul Ricoeur)的语言哲学辩证地论述解释学,其辩证思想体现在关涉语言的本质、意义与指称、主体意向性等方面,他着重于对语言本身和社会历史文化的考察,注重对文本自身的理解,客观分析语言内在的和相关的实际矛盾,强调对语言及其理解活动与主体思维、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辩证分析,阐明了语言和理解活动的多样性以及理解的宽容性,深刻启发了对语言本质及其社会历史文化关系的辩证认识。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7,(8)
<正>文化在宁杭生态经济带发展中发挥着特殊作用,但现有规划大多关注经济、生态领域建设,文化领域往往被忽视。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早在2004年给宜兴市做历史文化名城项目规划时就开始关注宁杭经济带建设的文化问题。本刊对贺教授进行专访,听听他从文化角度谈如何打造宁杭生态经济带。  相似文献   

13.
在认真考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政体和批判中国传统的封建体制的基础上 ,孙中山提出通过“五权分立”、“权能分治”等方案最终实现主权在民的政治理想 ,并为此提出了深入细致的实施方案 ,迎合了世界进步潮流 ,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但由于他对中西制度文化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偏颇 ,也注定了他所设计的救国方案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的一面 ,直接影响着他的主权在民政治理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王泉 《传承》2009,(24):106-107
费氏的核心思想是怎么都行,通过对理性中心主义的消解,限制了科学的谮越和科学活动的地盘,其思想含有一定的诠释学成分。他主张各文化之间的平等的话语权,强调科学与其他文化进行对话才能进步;他提出了历史回复的方法,实际上是效果历史理论;强调科学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是他从人类学方法的特征中觉察到诠释学循环重要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七月流火,扑面而来的气息也是热辣辣的,笔者与徐泽林的对话却是在一个难得的凉爽天里。近20年的历史教学,让徐泽林有了一个始终不变的信条:教研是教学进步的动力,是教学特色和风格形成的途径;只有能讲会写、能教会导的专家型教师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徐泽林其人徐泽林正是这样一位专家型教师。他原名徐长山,1989年6月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现担任息县一高教务处副主任,历史教研组组长。在近20年的从教生涯中,他从不满足于现状,而是孜孜不倦地追求,让历史在教书育人中赋予丰富的内涵;从中国到世界,在从民族传统到文化艺术的教学中,他能够…  相似文献   

16.
<正>关于"历史遗存"和"文化"的界定,从考古学意义上讲,历史遗存包括了遗迹和遗物两大类:遗迹是指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遗物是指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工具、用品,它们的特点都是经过人类有意识加工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有形物。但对于文化的概念,社会各界似乎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广泛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和历史现象;确切地说,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意识形态所创造  相似文献   

17.
<正> 杜坚毅先生早年从军,八十年代初创办新疆首个成人培训学校,三尺讲台一站就是十年。一次机缘巧合,他开始丝绸之路古钱币收藏。虽然古钱币变化万端、美轮美奂的文字版式让他着迷,但起初他只是陶冶性情、欣赏而已。随着匣藏与日俱增,泉学与时俱进,从小就喜欢历史的他兴趣渐浓,终于顺理成章地进入收藏与研究领域。在收藏、研究新疆历代钱币的过程中,他时常被丝绸之路古钱币中所蕴含的博大深邃的文化内涵所震撼、感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7,(18)
<正>历史文化是城市永远搬不走的"不动产",观之当下,成都对于文化的尊重与保护是值得推荐的,成都人对于文化的自信与敬畏更成为了天府文化广阔前景的最大优势。在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上",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内核已然深入人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在他最落魄的时候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许愿说,如果有一天他能够亲眼看到一座坚固的大楼,供读书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主要论述了:“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是以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将大大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无产阶级既是大工业的产物,又是推动“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能动性因素;“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是共产主义实现的前提;并必然使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具有世界性。马克思的这一理论给了我们巨大的启迪,我们在应对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优先发展生产力,尤其是要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积极地参与贸易自由化,并从中学会向全球扩张;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学会抵制、拒绝西方腐朽思想,学会吸收、接受西方先进文化,更应该学会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20.
高兴 《学习与实践》2012,(6):130-135
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冯骥才是著名的城市文化保护者,他的城市文化意识在时间向度上表现出开放与建构的品格,同时强调城市文化的历史性和空间性相统一,尤为重视城市文化的时间意义和空间价值。冯骥才对于天津这座城市有着极为深厚的情感,天津历史文化在他看来是东西方文化交融和碰撞而构成的一种"奇异的创造"。冯骥才痛惜天津旧城遭遇"建设"性破坏,他将信念化为行动,通过文化"抢救"和文学创作来记录和描述天津的历史文化,彰显了当代中国文人的智慧、良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