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对标新的时代坐标和历史方位,江苏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从自身丰厚的文化积淀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以文化自信涵养江苏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品质,助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1月15日,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来自民进组,工青妇组,文艺组,新闻出版、体育、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组的委员们围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主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副省  相似文献   

2.
吴灿新 《岭南学刊》2010,(1):117-121
建设文化强省是广东社会发展之必然,而思想道德建设是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灵魂。因此,在广东建设文化强省过程中,必须切实加强广东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用科学发展观指引文化强省建设;必须做到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必须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必须紧紧抓住抓好"党德、官德"建设这一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正> 2005年7月28日至29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杭州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要从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入手,增强文化软实力,重点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等"八项工程",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卫生强省、体育强省等"四个强省",争取使浙江成为全民素  相似文献   

4.
<正>一、盐津县集体经济强村工程的制度创新2017年初,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农业厅和省扶贫办等四个部门联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广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盐津县及时贯彻落实《通知》精神,3月中旬,形成了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的《方案》,在全县6镇4乡的94个村委会和社区全面  相似文献   

5.
晋思超 《创造》2003,(9):8-9
彩云之南位于东亚大陆、南亚次大陆与东南亚半岛的交接点,正处于中华文化圈、印度文化圈与东南亚文化圈的交汇点,因而,有人称它是亚洲各民族交融的重要节点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共生宝库,这是云南独有的优势。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各种文化在这里长期并存,构成了世上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带,这更是云南的特色。云南省委、省政府意识到这片神秘之境所蕴涵的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于1996年12月首次提出建设"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目标,随后,又相继制定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实施方案》和《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十五"规划…  相似文献   

6.
<正>陕政发[2016]54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17号),切实加强我省文物工作,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结合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重要意义文物传承文明,见证历史,维系民族精神,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是国家的"金色名片"和承载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大力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里编发的一组文章正是文化强省建设的生动反映。未来五年,是我省加快科学发展的黄金期、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机遇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期。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重要内容,是增强我省综合竞争力的有效举措,是实现我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的根本途径,对于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顺利实现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省委十届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提高认识,坚定信心,以全新的理念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在创新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机制上下功夫,把文化的改革创新纳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之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文化改革发展道路,开创文化强省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孟苗 《今日山西》2004,(2):12-13
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是山西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和重要目标,是推进山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这一思想和观念,经过近两年来山西各有关部门的大力宣传,已经得到全省的普遍认同,全省文化产业方兴未艾,有声有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建设文化强省观念和认识日益普及2003年1月,由省委宣传部下属的山西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研究中心起草的《山西省建设文化强省发展规划纲要(2003年—2010年)》初稿完成。省委、省政府结合十六大精神反复修改后,正式印发全省执行,并在8月25日《山西日报》全文刊发。《纲要》…  相似文献   

9.
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的第五部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实施文化强省战略”,鲜明地提出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实施文化强  相似文献   

10.
图片新闻     
《山东人大工作》2011,(3):F0002-F0002
山东省第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于2月12日至17日在济南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省政府工作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回顾总结了"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确定了今年我省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理清了思路。大会补选连承敏、尹慧敏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补选了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相似文献   

11.
<正> 文化大省建设:硕果累累第一个省级文化建设纲要浙江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建设文化大省。1999年,面对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浙江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构想。2000年12月31日颁布的《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2020年)》,确立了这样一个总目标:2020年,努力把浙江建设成为全民素质优良、社会文明进步、科技教育发达、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全国领先、文化事业整体水平和文化产业发展实力走在全国前列的文化大省。  相似文献   

12.
韩玉峰 《前进》2005,(5):51-53
一由省委宣传部主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申维辰主编,山西大学文学院承担编注的《山西文学大系》,经过4年多的努力,溶注了数十位专家、学者的心血,最近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我省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作为"山西建设文化强省文库"的首部重头作品--《山西文学大系》的编辑出版,是弘扬山西优  相似文献   

13.
李榆 《创造》2017,(11):30-31
<正>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主办,省委党校承办的云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推进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主题专场研讨会于11月3日在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举行,省内相关领域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省社科联秘书长阮凤平、省委党校副校长欧黎明教授分别在开幕式致辞,对增强文化自信、强化文化担当、推进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现将研讨会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是我省全力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实施“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的一年。岁末召开的全省文化强省建设大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催人奋进。省党政主要领导所作的重要讲话,以及大会提出的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对推动山西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省做出了全面系统的安排部署,对于全省广大干群进一步提升发展理念,凝聚发展合力,增强文化自信,更加自觉地推进文化强省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跃明 《今日浙江》2011,(22):14-15
初冬的杭城,温暖如春。 11月16日至18日,中共浙江省委召开十二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听取和讨论省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全面部署了推动浙江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建设文化强省是山西面向新世纪,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文化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迅速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我省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并使之转变为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按照部领导和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研究中心的总体要求,我们于2002年9月份开始编发《建设文化强省参考资料》。下面,是我们在办刊中的一…  相似文献   

17.
《政协天地》2008,(7):64-64
一、凸显整体性。一是工作形成系统。多次组织力量对《厦门政协》杂志进行包装设计,扩大了信息量,增添了吸引力;不断改进《厦门日报》"政协之声"专版、厦门电视台"政协视点"专题节目,在"可读"与"想读"、"可看"与"想看"与"爱看"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同时形成了以《人民政协报》记者站、省《政协天地》通联站、《厦门日报》  相似文献   

18.
云南是在全国率先实施“文化立省”战略的省份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实施和努力,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发展迅速,全省民族文化建设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七大后,根据大会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省委、省政府又适时作出了由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的战略决策,并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民族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9.
《汉书》以纪、传、志、表构成民族史撰述体系,以整齐体例和详赡记述,全面展示了西汉民族关系和民族史风貌。其中三篇民族史传,承继《史记》遗风又不泥古,体现出《汉书》对民族史撰述之谨慎与重视。《汉书》撰述民族史,宣扬天下一统,颂扬汉德,主张各民族友好相处,肯定和宣扬西汉王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成就;《汉书》秉持"种别域殊"之观点,强调民族间的同质性与差别性,并从地理环境、民族经济形态等诸方面做出阐释;《汉书》"以其故俗治"的民族治理原则,对我国以中原文化为主调的民族礼仪文化之形成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8,(1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六个高质量",是进一步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战略安排。沭水之阳,文起两汉,沭阳自古繁华,素有"虞姬故里、花木之乡、江淮明珠"之称。而今,对标新时代的发展坐标和历史方位,为助推沭阳城市品位提升和特色发展,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保护传承发展好沭阳的历史文化资源,让千年文脉得到更好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