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是恶搞?目前尚无准确的定义,网络流传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倒是一个恶搞标本。 处在一个文化多元化并存的时代,解构主义大行其道,对恶搞怎么看?这是一个问题。是疏导?是硬性压制才封堵?还是置之不理?这不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搞活国有经济,我们已经就如何改革企业讨论很多年了。其实,国有经济,不仅是一个企业的微观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本文试图转换一个视角,侧重从宏观方面对这一问题作出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谭晓放 《公民导刊》2005,(10):49-50
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一直是各方关注的话题,因为关涉每一个未来公民的素质,这是一位忙碌的父亲写给儿子的一封理性而诚挚的信,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没有问题或许就没有成长。这封信里涉及的三个问题,不单单是这一个孩子的。如何对待课程与非课程的学习,怎样客观地理解处尊。如何面对理想和择业的困惑?……这些或许是很多家长期望和孩子沟通并达成共识的问题,也或许是很多成长中的孩子颇感困惑的话题,我们将这封信“原汗原味”地发表于此,期望能给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一点启迪。  相似文献   

4.
落实是一个党性问题杨方明落实是一个党性问题。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我们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执政党,其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是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始终坚持这一立场和实现党的这一根本宗旨,一个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员工不开心,自然很难完全发挥出潜力。这对任何组织而言,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只有很少的管理者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立为  鲁建  鲁嘉微 《人权》2010,(2):24-26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一个摆在每个人面前不可回避的严峻问题。监狱服刑人员在刑满释放后能否顺利回归社会,这不仅是本人和其家庭的问题,更是关系到社会安定的大问题。近年来,山东省监狱系统提出“着力提高服刑人员生存发展素质”,并围绕这一核心在服刑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劳动就业素质、现代文明素质等方面展开探索与实践,取得成效,全省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从划界标准看科学中的形而上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科学是什么”成为了科学哲学的主要议题。为了解决科学哲学的这一根本性问题,科学哲学家们纷纷提出了各自的划界标准以图将形而上学这一幽灵从科学之中驱逐出去。然而,这些或宽或窄的科学划界标准却无法胜任此项任务,也解决不了“科学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分析可知,划界问题本身是一个形而上学问题,而这些科学哲学家们试图以一种形而上学的方式来解决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这就是一种循环悖论。  相似文献   

8.
诚信问题从去年以来的社会热点变成今年“两会”上的一个热点,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一个问题,充分说明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9.
2008年,H省C市将一个县的4个镇成建制地划人一个市辖区,并将这四个镇所选的54名县人大代表“确认”为区人大代表。对这种做法,有的同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代表所属的行政区划变动,代表资格是否有效,代表是否可以得到“确认”和“划转”。笔者就这一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方生 《统一论坛》2000,(2):18-19
国务院台办和新闻办发表的《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第一次以政府文告的方式,全面地向海内外阐明了中国政府有关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立场和政策,论述了中国政府在两岸关系和国际社会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若干问题的态度主张。这是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政府文告,贯彻执行这一文告精神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温孚江 《中国人大》2010,(13):36-37
目前我们存在一些隐性债务,地方政府举债发展,体现了一个政绩观的问题,但是这造成了举债者本人不负责,而让下一任来买单。对于隐性债务的问题,中国高等院校的欠债,还没有统计到政府债务中,这也是一个隐性债务。这种隐性债务是一个潜在的风险。怎么来统计高等教育欠债的问题?我认为国家当初提出的扩招政策是正确的,但是这几年我们高等教育的招生趋于稳定了,特别是地方高校的毕业生,以及高校本身的科学研究成果,对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应该说起到了主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民族振兴和发展,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这是一个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族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问题,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它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由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它的存在和解决,是与社会总问题的解...  相似文献   

13.
“和谐”是不同方面相处的一种状态,一种最为理想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的各个方面是最合适的,存在与发展着。这既是一个实践问题,更是一个理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创造》1994,(5)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来稿综述编者按:近期,我刊收到了许多论述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稿件,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同志对此问题的关注程度。限于篇幅,我们不可能都予刊用。但为了把这个问题的学习和研究引向深入,我们决定对这一阶段有关这一问题的来稿,作一个综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马莉 《前沿》2008,(8):50-52
在当今的中西思想文化领域,现代性都是一个热门话题或学术关键词,然而.对于何谓现代性?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以为,“现代性”是一个包容性极大的复合性范畴,目前对这一问题作出结论还为时尚早。但通过对“现代性”内涵问题研究的综述,有助于我们更准确、更清晰地把握和探讨这一范畴。  相似文献   

16.
唐淑香  龙佳解 《求索》2007,(4):66-67
我国还存在许多不和谐因素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利益关系的确定与调整存在偏差。当前一个很棘手的深层次的问题,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政府与特殊利益集团的关系问题。目前行政成本太高,年增速大大超过财政收入增速,如果适当缩减开支,用于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能解决很多问题。这是一个“症结”。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触动和解决这一“症结”问题,否则利益表达和利益诉求就会出现严重障碍和失衡。  相似文献   

17.
首先,这一重要的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认识。 布局问题,在工作安排上,是一个战略部署问题;在理论上,是一个结构问题。自从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我们党为了全面推进这一伟大事业的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要从“总体布局”上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党在对这条道路成功的探索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8.
杨毅周 《台声》2000,(10):1-1
一个中国是客观存在。一个中国原则是对这一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两岸关系得于稳定、和平、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在国际社会中,在中国与外国发展正常的外交关系中,祖国大陆主张和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涵义,其核心是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1949年以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虽然在谁代表中国的问题上有不同看法,但是在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根本问题上是具有共识的。 1992年,大陆海协与台湾海基会达成…  相似文献   

19.
吴邦国委员长指出,要搞好跟踪监督。跟踪监督是这些年我们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一个好办法。这是因为,人大确定的重点监督事项,都是一些事关全局而叉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抓住这些重点难点问题,综合运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较大的国家,据数据统计,2014年我国人口数量已达到13678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就达到了61866万人,在这13亿多的人口中,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数近一半,这是一个极为巨大的数字[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很多影响社会发展的问题很快显现出了,包括农民工、失地农民和村落这三大问题,学者称之为“新三农”问题。它是连接城乡关系的重要节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缓和和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纽带。“新三农”问题中,笔者认为,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是当前最应当关注的问题。这是处理好失地农民问题的基础性工程,也关乎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值得政府及相关部门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