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公德教育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传统道德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所在,以及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与传统道德教育不力的内在关系,从而阐明了加强大学生公德教育必须重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公民的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拓展,公共性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表现日益突出,人们对公德资源和维护公德的制度供给的需求日趋强烈.但是,伴随公共空间的拓展,道德秩序迷失、公德环境恶化和公德资源匮乏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要深化对公德价值的认识,强化公德意识的教育和公德秩序的重构,重塑敬畏公德的社会氛围,以维护社会基础秩序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我国高校在德育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但是成效却不尽如人意。反思这些年来高较的德育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重视道德认知教育而忽视道德情感教育与培养是问题的产生的根源。因此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要更新观念,形成并贯彻道德情感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我国高校在德育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但是成效却不尽如人意.反思这些年来高校的德育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重视道德认知教育而忽视道德情感教育与培养是问题的产生的根源.因此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要更新观念,形成并贯彻道德情感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5.
"公德私德化"即使公德内化为公民的内在德性,促使公民公德意识的培养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实现"公德私德化",对于解决我国以儒家为主流的传统道德重私德、轻公德倾向所造成的公共生活的道德悖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顾世群 《世纪桥》2009,(1):112-113
大学生群体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公德意识淡漠、公德行为失范的现象,这与当前大学校园缺乏公德建设的良好风尚、传统道德教育自身存在缺陷、网德建设欠缺等环节密切相关。要培育大学生公德素养,高校各部门、要提高认识,以“全面育人”为目标,真正落实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统一思想,形成整体联动机制,加强道德教育方法和力度的改革,善用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启发和自主教育,不断完善自律和他律相互补充促进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3,(8):42-43
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抓住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服务、公共秩序这三个重点,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着力解决诚信缺失、公德失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道德风尚。要深化道德教育,强化集中治理,健全长效机制,把工作从全国文明城市向面上推开,从重点行业向各行各业拓展,使社会道德状况有一个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8.
社会道德是社会生活中的规范和准则,反映着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下。必须承认,当今中国社会中,社会道德的危机已经悄然出现。如何应对这场危机,就应该从志愿者精神培育入手。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公德理论教育和参与公德实践强化他们义务思想、唤起责任意识,对志愿服务认识也更深刻、理解更透彻,志愿精神培育就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9.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其中蕴含科学的思想观念、正确的政治观点、高尚的道德情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它能够发挥思想导引、政治驾驭、道德示范、心理优化、审美熏陶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是社会的柱石,是社会高知群体,肩负着祖国未来建设、文化传承的重大历史责任。文章在对河北省大学生思想状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河北省“善行河北,立德树人”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和“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为契机,从实现个性化教育、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等角度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路径进行了探索,这对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比较重视道德.但国人是重视"私德"而轻视"公德".其原因是中国社会结构里公民社会、公共领域的发育不良.因此,培养国人的公德意识,就必须构建中国的公民社会和孕育中国的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2.
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方法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网络素养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切入点.必须在遵循科学原则的基础上,从观念先导、教学指导、队伍辅导、环境育导、实践引导、道德倡导等方面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相似文献   

13.
上个世纪,美国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道德价值陷入了多元化的争论。为了应对道德滑坡的现象,美国学术界呼吁价值教育的回归,同时也在进一步探讨和摸索着价值教育的实践模式,主要包括:核心价值观教育框架下的灌输教育模式;以人为本方针下的压力疏导模式;整合资源下的社会行动模式。  相似文献   

14.
王锁明 《学习月刊》2012,(18):35-36
所谓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1]在现代社会,随着公共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的日益频繁,公德已成为公民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5.
高校辅导员博客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新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多以施教者主动传授、受教者被动接受为主,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其暗示性、渗透性等特点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良好的作用。网络载体交互式的沟通方式促使原有思想政治教育由被动接受型模式向平等对话型模式转变,"博客"这一个人媒体的诞生则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载体支持。文章通过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网络载体的意义、博客的概念及优势的分析,阐述了辅导员博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从而分析指出辅导员博客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6.
论公民道德的"养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荣鼎 《求实》2003,1(3):61-63
人们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只能靠"养成"."养成"教育不仅要倡导积极健康的道德价值观,更重要的还要有一个具体的合适的道德"养成"教育平台.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道德的"养成"教育制度,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人人从我做起,个个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17.
公民意识是社会成员精神和物质生活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国家国民现代化素质的核心内容。加强大学生群体的公民意识教育,对培养守法、道德和参与社会的理想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将道德形象教育、诚信友爱教育、公民责任教育、民主法治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诚信意识、国家主体意识和法律意识,教学中重点突出人本、灵活、实践、开放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作为对人的思想和道德所进行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使"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就必须重视人性,并在人性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以期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价值观的冲突对既有道德观念、道德信仰产生了深刻影响,导致当前社会的道德信仰危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获得良好的效果,必然要加强道德信仰教育。道德信仰教育要从道德信仰的内涵、道德信仰的现实生活指向功能、道德信仰的价值意义出发去探索道德信仰教育的价值,为当代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陈丽如 《世纪桥》2015,(12):73-74
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这些成绩的背后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在大多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以显性课堂教学为主,而隐性教育的开发及运用很有限。针对中学生思维及性格特点而言,应当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隐性教育是指运用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间接的、渗透式的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渗透其中。本文将对隐性教育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