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4月2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赴莫斯科参加八大国首脑核安全问题会议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了俄美最高级会晤,这是克林顿就任总统以来两国总统的第10次会晤。 一、会晤背景  相似文献   

2.
5月10—1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赴俄参加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庆典活动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莫斯科举行了为期两天的工作会晤,这是1993年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的第6次俄美首脑最高级会晤,也是克林顿对莫斯科的第2次访问。 一、会晤背景 今年1月起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一再主动邀请美国总统克林顿于5月参加俄罗斯的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庆典活动,并举行首脑会晤。克林顿在几经犹豫和权衡利弊后于3月20日宣布  相似文献   

3.
9月26~30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对美国进行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这是1993年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的第4次俄美首脑最高级会晤,也是今年内叶利钦与克林顿的第3次会晤(第1次是1月莫斯科正式会晤,第2次是7月那不勒斯非正式会晤)。  相似文献   

4.
1990年5月31日至6月3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与美国总统布什在华盛顿举行了正式会晤,这是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同美国在任总统的第六次会晤。双方讨论了德国统一和欧洲问题,军备控制问题,双边关系以及各种地区和跨国性问题。会谈结果,双方签署了关于削减战略武器的联合声明和双边贸易、民航、海运、谷物协定等十几个文件。这次会晤是去年12月马耳他非正式会晤的继续和发展。从这次会晤和近年来苏美关系的演变看,目前苏美关系正处于冷战后既继续竞争、又增多合作的转折期。在苏美仍互为主要对手的前提下,政治上,已从相互疑惧转为一定的信任,高层对话走向多领域、经常性、定期化;军事上,裁军范围从局部向全面展开,军力、军备数量有所下降,但争夺  相似文献   

5.
1997年11月1—2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日本首相桥本在俄远东城市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举行了非正式会晤,这是自今年6月两国首脑在美国丹佛会晤后的第二次接触。此次会晤使领导人建立了“个人信赖关系”,也把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向前推进了一步,俄日关系出现了新的转折。  相似文献   

6.
1994年1月13~15日,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后对俄罗斯进行首次正式访问。这也是俄美首脑继1993年4月温哥华会晤以来的第2次正式会晤(叶利钦与克林顿还曾于同年7月在东京7国首脑会晤期间进行过非正式磋商)。  相似文献   

7.
1996年4月24—26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江泽民主席在北京举行高级会晤。这是1992年12月以来叶利钦总统对中国的第二次正式访问。叶利钦称,这次会晤的内容“比以前丰富得多”,气氛“比任何时候更为相互信任”,使中俄友好关系“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   

8.
今年7月3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国家元首和俄罗斯总统特使在阿拉木图会晤,发表了联合声明。这次会晤是1996年上海会晤和1997年莫斯科会晤的延续与发展,进一步加深了友谊,增强了共识,扩大了合作。从上海到莫斯科,从莫斯科到阿拉木...  相似文献   

9.
1997年4月22—26日,江泽民主席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莫斯科举行高级会晤,这是自1996年4月叶利钦访问中国中俄两国首脑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后的又一次重要会晤,也是中俄建交以来两国高级首脑的第5次峰会。这次会晤不仅为进一步深化两国关系奠定了基础,也为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两国沿着已确立的框架发展国家关系开辟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1993年4月3日—4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加拿大的温哥华举行了克林顿执政后的首次两国首脑会晤,并发表了《温哥华宣言》。双方宣布,通过这次会晤加强了两国“有力、有效的伙伴关系”。这次首脑会晤非同寻常,它是在俄罗斯国内形势发生急剧动荡、叶利钦总统地位受到严重挑战,而美国方面克林顿总统刚上任不久、想使美俄关系“重新定位”的情况下举行的。此次会晤与过去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背景和特点: (一)叶利钦总统在国内陷于严重困境,特别需要通过会谈维护其政治威信和地位。今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主席将于今年秋对美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这也是5年来中美两国首脑举行的第5次会晤。过去4年,江主席和克林顿总统曾举行过4次正式会晤,对巩固和发展中美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前4次会晤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98年9月1—3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美国总统克林顿聚首莫斯科,举行了自1997年3月赫尔辛基会晤以来的第1次正式会晤。 一、会晤背景及意图 此次俄美首脑会晤是在俄陷入经济危机、基里延科政府被解散、美国总统绯闻缠身的特殊情况下举行的。 (一)叶利钦谋求借助美的支持渡过金融危机难关,稳定政权。年初以来,俄连遭金融危机重创,并由此引发政治危机,3月和8月叶利钦两次解散政府,政局动荡,俄期盼得到西方的经济援助以渡难关。7月叶利钦请3月被解任的丘拜斯出山,游说美国,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相似文献   

13.
中、俄、哈、吉、塔五国阿拉木图会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7月3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领导人在阿拉木图举行第三次会晤。中国主席江泽民、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吉总统阿卡耶夫、塔总统拉赫莫诺夫出席会晤,俄总统叶利钦因国内经济金融危机等重要国事缠身无法亲自前往,专命外长普里马科夫作为总统特使与会。五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地区合作和重大国际问题进行了认真、求实的讨论。五国外长签署了《联合声明》。现将有关情况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4.
5月17—18日,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与叶利钦总统举行了最高级会晤,签署了关于全面加强两国合作的一揽子文件和协议。这标志土俄关系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会晤背景 独联体成立后,土俄关系一度疏远。尼亚佐夫总统在经济上,拒绝俄式“休克疗法”,坚持推行渐进式改革。在政治上,强调中央集权和总统治理的重要性,不赞成搞没边际的“民主化、公  相似文献   

15.
1998年4月18—19日,叶利钦总统和桥本首相在日本静冈县伊东市疗养胜地川奈举行会晤。这是两国首脑继1997年11月在俄罗斯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之后的第二次非正式会晤,原定4月11—13日举行,因叶利钦突然宣布解散政府,新总理人选难产推迟一周,时间由3天缩短为26个小时。此次会晤为今后俄日签署和约定了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6.
1997年是大国首脑外交十分活跃的一年。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以及西欧大国首脑频繁地进行双边或多边会晤,实为世界外交史上所罕见。这一动向,反映了大国关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深刻的调整,大国间合作与依存的一面在相对扩大,跨世纪的大国关系架构已显维型。你来我往,大国之间良性互动从1997年初开始,大国首脑就频频出访,令世人眼花缭乱。先看欧洲。围绕北约东扩问题,美、法、德、俄首脑之间的双边和多边会晤一波接着一波。法国总统希拉克、德国总理科尔与俄罗斯总统叶利软分别互访;俄美首脑在赫尔辛基举行会晤;9-0月间,德…  相似文献   

17.
今年9月26—28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对中国进行了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这是梅总统第二次访华,也是中俄元首今年内的第五次会晤。两国元首如此密集会晤,足以显示中俄关系在双方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会晤中两国元首一致表示,将并肩携手,开拓进取,努力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高到新的水平。梅德韦杰夫称:“发展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俄罗斯外交的优先方向,绝不动摇。”  相似文献   

18.
1997年11月9—1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与江泽民主席举行会晤。这是两国元首今年以来的第二次会晤,也是中俄两国元首1992年以来的第5次最高级会晤。会晤期间,两国元首对6年来两国关系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总结,讨论了深化中俄关系的合作领域,并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这次会晤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推向21世纪奠定了坚实基础,勾划了中俄全方位合作的未来图景,并将对世纪之交大国关系的调整和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确立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1996年4月19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在莫斯科举行会谈。这是1993年10月叶利钦访问日本以来俄日两国又一次高级会晤,也是日本首相时隔11年(1985年前首相中曾根出席过原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契尔年科的葬礼)后第一次踏上莫斯科的土地。此次会谈使处于“冰河期”的俄日关系开始出现改善的征兆。  相似文献   

20.
七月 3日 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5国领导人在阿拉木图举行第3次会晤。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吉总统阿卡耶夫、塔总统拉赫莫诺夫出席会晤,俄总统叶利钦因国内经济金融危机等问题未出席,专派外长普里马科夫作为总统特使与会。5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地区合作和重大国际问题进行了讨论。5国外长签署了《联合声明》。江主席还对哈进行了工作访问,两国元首签署了中哈国界第2补充协定,这标志着两国国界问题全面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