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不断重视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以促进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公证作为法律服务的一部分,在服务“三农”改革与发展方面做得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公证如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为此,我们先后前往合肥市辖肥东县、肥西县和长丰县调研,对目前公证服务“三农”的现状形成浅显的印象;通过对其分析,为下一步探索公证有效服务“三农”的途径和方法提出初步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西安,3名公证人员涉嫌在“宝马彩票案”中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罪已被拘捕;在郑州,“撬门公证案”以公证处败诉而落下帷幕,公证处主任马海涛、公证员周斌涉嫌滥用职权被取保候审。人们不禁要问,公证为何不“公正”?公证行业到底怎么啦?  相似文献   

3.
邱鸿雁 《中国公证》2007,(10):27-28
公证作为一种证明活动.谁是公证证明活动的证明主体?公证证明主体应当采取什么形式进行证明?不同的证明形式又意味着什么?笔者认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对公证证明责任、公证制度改革趋势等问题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申请办理机动车买卖合同公证的人数逐渐增多,大部分申请公证的当事人主要是不想过户登记,因为过户费用高,而不过户又不影响使用。但机动车有产生交通事故的风险,卖方为防止承担风险,在明知买方不能过户的情况下,在合同中约定,产生第三人责任时由买方承担责任,并就此合同申请公证。但目前,这类公证办结的却很少,原因在于,一是公证人员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二是风险承担问题。那么此类公证是否应予办理?应该怎样办理?  相似文献   

5.
《公证法》第25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公证.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委托、声明、赠与、遗嘱的公证.可以适用前款规定。”该条所指的“涉及不动产的公证”是否指一切与不动产有关的公证事项?  相似文献   

6.
公证时效与公证期限不同。公证期限是指公证机构办理一件公证事项或处理某些公证法律事务规定的时间限制。公证期限只限于对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的要求;而公证时效既是对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的要求,也是对当事人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当事人在法定期间申请公证;另一方面要求公证机构对超过法定期间的公证申请事项不能公证。  相似文献   

7.
段伟 《中国司法》2012,(12):65-69
我国1982年颁布的《公证暂行条例》将真实、合法原则确定为公证基本原则。2005年颁布的《公证法》又进一步确定合法、公正、客观为公证基本原则。从我国1954年公证兴起以来,要求将"可行性"作为公证基本原则的呼声不绝于耳,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呼声渐弱,以至于消失在公证行业视线中。可行性曾经在公证的历史演进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国外或者地区,可行性是否是公证的原则,其以何种形式体现出来?在当下的中国,是否有必要重新将可行性确定为公证的基本原则?可行性原则的内涵是什么?可行性原则对当下的公证工作有何指导意义。这是本文所要着力探讨和展开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薛冰 《法学杂志》2018,(12):131-140
公证作为一种事前风险防范机制,在预防纠纷、减少诉讼方面具有独特的制度价值。公司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商事活动主体,其重大经济行为是否规范有序,不仅影响着公司内部成员的合法权益,还对与公司交易的不特定第三人的交易安全构成影响。目前,我国公证制度介入公司实务遭遇现实困难、公司法领域里强制公证的立法缺失以及现有公证立法与公司立法不协调等问题都阻碍了公证在公司活动领域预防纠纷的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在公司法中引入公证规则,能够充分发挥公证预防纠纷、维护市场主体交易安全的作用。在公司立法中应区分强制公证和任意公证的公司事项,并具体列明二者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如何衡量一份具体的公证文书是否合格?如何判断公证员、公证处是否尽到应尽的审查核实义务.或者说公证员、公证处出具公证文书在收集证明材料等审查核实活动方面应达到何种程度?在出现错误公证书时,公证员、公证处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主张免责?公证证明标准概念为回答这些问胚而提出。笔者认为,公证证明标准是公证理论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在制定和实施具体操作规程,即公证程序规范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涉及到公证活动的原则、公证证明力以及公证的法律责任等一系列公证制度重要内容,应该引起公证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如何突破公证公信力的现实困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雷达 《中国公证》2006,(11):16-20
一、公证公信力的含义 近来关于公证公信力的论述颇多,业内人士也多呼吁提高公证之公信力,然而法律意义上的公证公信力究竟是指什么?它在具体的法律制度上有否体现?  相似文献   

11.
公证改制初探□吕华南长期以来,公证改革在一个关键问题上一直踟蹰不前:要不要改制?不改制,公证员将过渡为公务员;改制,公证处将成为事业单位。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已旷日持久,但至今莫衷一是。彷徨就不能前进,如果继续在改制问题上举棋不定,公证领域的其他一系列...  相似文献   

12.
公证机构的民事赔偿责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社会生活日趋丰富,诚实信用、安全便捷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迫切需求。但是同时。社会上也有各类违法犯罪分子利用公众对公证的信赖弄虚作假、欺瞒使诈,从中获取不正当利益。近年来,这种违法犯罪现象发展迅猛,大有泛滥的趋势,这不仅给信赖公证书的相对人造成损失,而且扰乱了正常的公证秩序,损害了公证形象,恶化了公证执业环境。与此密切相关.公证机构的赔偿问题就成为当前公证行业和法律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公证机构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什么情况下应承担赔偿责任?承担何种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3.
侯文琪 《中国公证》2006,(11):49-50
新修订的《公司法》第41条第三款规定:“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不能履行或者不履行召集股东会会议职责的,由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召集和主持;监事会或者监事不召集和主持的,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公司法》的这一规定赋予了公司股东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公司股东会议的权利,并明确了公司股东提议召集和主持临时股东大会的条件和程序。同时,《公司法》的这一规定为公证机构介入股东自行召集和主持公司股东会会议,办理公证提供了法律依据。笔者在学习新《公司法》时,对几年前办理公证接触到的一项临时股东大会的公证事项感受颇多。  相似文献   

14.
何治力 《中国公证》2013,(10):30-31
谈到公证法律服务的创新之路.先提一个文件.司法部1994年出台的《关于贯彻执行(公司法)为企业向公司制改造提供公证服务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公证机构“通过法律咨询、代拟公司章程等法律文书、帮助策划、提供法律顾问、现场监督、代理等,尽早介入公司设立活动,拓展公证服务的深度、广度”;同时鼓励公证机构“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变坐等办证为主动服务,综合运用证明、现场监督、咨询、顾问等职能,为建立规范化的公司制度提供全方位、系列化公证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进一步完善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一、公证基本原则=伪命题? 翻阅众多的公证文献,除大陆地区公证著述或教材外.似乎鲜有对“公证基本原则”进行专门研究的。姑且不论英美公证制度国家,在拉丁公证制度的国家或地区.似乎也难觅“公证基本原则”一说的踪影。究竟是思维模式不同所致.还是我们常常在论证的所谓中国式“公证基本原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原则”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是指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公证书被当事人顺利使用了吗?公证书没有被有效使用的原因是什么?公证书使用部门对公证书有何建议或要求?长期以来,公证行业一直致力于公证质量的提升,而对公证书在使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却有所忽视.造成了公证办证与使用相脱节、公证质量标准与公证书的使用要求不一致的现象。本文试从两份最常见的公证书案例人手.简析公证书使用中存在的通病及问题。  相似文献   

17.
也许人们会想.任何公证人都会认为可以很容易地描述他沿袭了成千上万次的公证的过程.实际上并非如此。公证人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公证工作中都在做些什么?他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当事人在申请公证时.他所追求的目标又是什么?这两个目标是一致的还是分离的?有人认为。公证过程的结果——公证书.仅仅是一种证据。一种法律效力比较强的证据.公证的过程仅仅是出具这样一份作为证据的公证书。公证人在公证过程中只是一个被动的旁观者、记录者,公证处则仅仅作为一个“公共登记处”。①当事人申请公证的目的似乎只是要得到这样的一份公证书。从表面上看.确是如此。当事人向公证处提出申请,公证人对公证事项进行审查.真实、合法且符合程序规定便出具公证书。当事人将公证书作为证据或进行诉讼.或办理产权过户.或办理出国手续等。如把公证机构看作一个“工厂”。其所生产的“产品”似乎仅仅是公证书。但是,如果对公证人在公证过程中的思维进行分析,对当事人申请公证的动机进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种理解的片面性。那么,公证过程还产生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公证》2008,(9):55-55
哈尔滨市人大对《公证法》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天津市公证协会向宁夏公证协会捐赠办公设备;宁夏公证协会举办全区执业公证员继续教育培训班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公证》2006,(11):57-58
广州公证服务进社区 60岁以上老人家门口免费办公证;公证遗嘱中的财产变卖或消失,产生的新财物须重办公证;繁昌:承包起纠纷 公证巧调解;有遗嘱无公证 房子过户受阻 哥哥无奈告妹妹;  相似文献   

20.
刘旻 《中国司法》2001,(4):41-43
公证机构界定为中介组织之后,在行使国家证明权时是行政主体还是民事主体?当事人与公证机构之间就公证事项的争议,是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还是通过民事救济途径解决?这在司法实践中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问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笔者试从公证机构的诉讼主体资格、公证的程序和法律后果等方面对转型期公证机构诉讼地位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在行使国家证明权时,公证机构不是民事主体 (一)公证机构与公证当事人之间的公证法律关系不是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