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经济的发展刘秋芳历史上,香港居民基本上由当地渔民构成,捕鱼、采珠、种地和贩卖香料是当时居民的基本生计。今天,香港已是举世公认了国际现代化都市,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享有“东方之珠”了美誉。1995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为1425亿美元,跃至全球前3...  相似文献   

2.
团结奋斗,共创美好明天赵地(全国妇联副主席)今年7月1日,“东方之珠”香港回归祖国,中华民族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洗雪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一个半世纪遭受外国侵略的耻辱。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发展史上的盛事。小平同志1984年提出“...  相似文献   

3.
欢庆香港回归促进祖国统一本刊评论员1997年6月30日午夜12点的钟声敲响了!分离了100多年的东方之珠重新回到了祖国怀抱。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是我们国家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她标志着:...  相似文献   

4.
志华 《台声》2001,(1):23-24
2000年11月下旬,我国北方已是寒风朔朔,而美丽的东方之珠香港,仍然暖意融融。应港澳台湾同乡会的邀请,以山西台联会长梁宪英为团长、省海联会秘书长白晓军为顾问的山西台联访问团一行7人,在一年中最宜人的季节来到香港,开始了为期5天的交流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5.
托起东方之珠的华人社会□任文现在从过去走来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早在远古时代,香港地区就已有人居住了。从几乎遍布香港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及青铜时代的遗址中,挖掘出的距今已有6000年——3000年历史的大量文物表明,当时香港文化与长江以南的文化同属一...  相似文献   

6.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始末广东唐文贵王玉春1997年7月1日已经来临。香港这颗“东方之珠”在经历了百年沧桑之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华民族的耻辱终于得以雪洗。在这亿万炎黄子孙载歌载舞的伟大时刻,回顾一下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历程,将是有益的。中...  相似文献   

7.
香港回归祖国10年了!10年前,美国《时代周刊》曾预言“香港死了”。如今,面对香港10年来的发展事实,《时代周刊》公开承认错误,并同时以大篇幅报道香港的新成就,来证明现在的这颗东方之珠,比以往更加辉煌璀璨!  相似文献   

8.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97年后香港经济前景将如何?香港的国际地位会不会发生变化?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关系将向何处发展?这些问题,在上海市、北京市和广东省,务虚的研讨会相继召开。江苏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理应对怎样进一步发展与香港的经济合作作出快速反应。近30年来,东方之珠香港经济的高速增长令  相似文献   

9.
1997年6月30日晚11时,香港回归之夜。 再过一个时辰,当子夜的钟声敲响,历经百年沧桑的东方之珠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此时此刻,亿万炎黄子孙都在翘首企盼着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 在江西省泰和县公安局局长会议室,局长李佐钊神情凝重,眉头紧锁,因为在四天前,他曾下令,“1·3”和“6·18”两起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上海经济的重新崛起和浦东的开发与香港主权回归一起成为最受世人注目的“中国现象”,而随着上海金融贸易中心的重建和九七后香港主权回归大陆,香港能否继续保持国际金融贸易中心这一“东方之珠”的美誉,香港的国际经济地位会不会被正迅速崛起的上海所取代,也成为世人议论颇多的话题。一、未来中国经济腾飞的两翼自邓小平1991年春视察上海和1992年春南巡讲话,短短几年时间,上海迅速成为中国房地产发展最快的地区,国际跨国资本在华投资最多的地区。中国金融、证券、股票、期货和外汇交易最活跃的地区和中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深圳的生产总值(GDP)超过了香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名副其实的经济最强市。其中,深圳的全社会研发投入在2017年超过了900亿人民币,占GDP比已达到4.13%,远远超过了香港。香港从一个地瘠山多、水源缺乏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转口港,到建设成为东方之珠,耗时百年;深圳从类似  相似文献   

12.
《台声》1997,(5)
对我国来说,今年有两件意义重大的本情,其中的一件就是香港回归。在人大和政协大会上,在全国各地,在普天下的中国人当中,这都是一个热门话题。香港的顺利回归,大局已定。举国上下,无不为之欢欣鼓舞。3月22日深夜,北京的许多居民,还有不少外地人,纷纷聚集到天安门广场东侧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数百名学生,挥舞着国旗,高举着“万众翘首盼回归、一百天后喜相逢”,“强国有路,明天在我”等标语、横幅,手挽手、肩并肩地高唱《东方之珠》、《歌唱祖国》等歌曲,表达他Jfl此时此刻的。C情。当…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 公元1998年7月,香港。 这颗璀璨的东方之珠依旧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一派繁华升平的景象。谁也不会想到,在这个芳菲正浓、万物争荣的季节里,邪恶的妖魔谋划和制造了一出令人发指的人间惨剧。  相似文献   

14.
长江,黄河被称为盘亘在中华大地上的两条巨龙。上海,因为位处祖国的龙方,长江入海口及其重要的经济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而获得“东方之珠”和“龙头”的美誉。前不久,随着浦东、南汇两区合一的最后敲定,新浦东犹如一块巨石投入大海,又一次激发起人们对大上海无限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心曲萦绕东方之珠钟树梁香港回归,普天同庆,我仅从个人在这许多年来,尤其是近十年来万分喜悦、无限亲切地所形成了的一个主题思想──伟大的香港回归三部曲──谈一点在衷心的感受。第一部曲,“定回归”。中国人民的解放奠了基,“中国人民的儿子”小平同志定了策,政...  相似文献   

16.
创造文化奇迹的“东方之珠”香港夏春平闹市中心的香港文化中心唐书彪摄香港这地方不大,论面积仅1000平方公里,据说只有与它相邻的深圳特区面积的一半。若同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或是国外的纽约、东京、巴黎相比,那更是"小巫见大巫"。然山不在高,水不在深,而...  相似文献   

17.
正在香港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中央都给予香港及时的支持,为香港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回归20年来,香港这枝植根祖国怀抱的紫荆花开得更加艳丽,这颗太平洋岸边的东方之珠更加璀璨。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的期盼和梦想,令人难忘的是,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的当天,终日大雨滂沱,意味着湔雪百年国耻。香港回归之夜的滂沱大雨,也预示了香港将在风雨中前进。回归20年来,香港栉风沐雨,  相似文献   

18.
2000年11月下旬,我国北方已是寒风朔朔,而美丽的东方之珠香港,仍然暖意融融。应港澳台湾同乡会的邀请,以山西台联会长梁宪英为团长、省海联会秘书长白晓军为顾问的山西台联访问团一行7人,在一年中最宜人的季节来到香港,开始了为期5天的交流考察活动。  乘坐广九线舒适的列车,11月29日上午访问团抵达香港。如果说,从寒冷的黄土高原来到这里,第一感觉是气候的温暖如春,那么,整个行程乡亲同胞的盛情,留给每个团员的是长久的美好的回忆。下午5时,在嘉安大厦同乡会举行恳谈会。一进门,徐圣翔副会长就迎过来,紧紧握住梁会长的手…  相似文献   

19.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科学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但首先被用于解决香港问题。10年来尽管东方之珠经历了风风雨雨,但“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取得了中外称道的辉煌的成功,足以证明“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行之有效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20.
从1997年7月1日起,我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痛失百余年的“东方之珠”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的被迫割让,是中华民族近代屈辱历史的开始;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志。今天,我们站在这个历史的交接点上,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学习“一国两制”理论、迎接香港回归研讨会,以表达我们对香港回归的企盼和喜悦之情,表达我们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振兴中华民族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念。我们要以迎接香港回归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的讲话,学习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理论,进一步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