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刘少谷 《人民检察》2023,(16):26-29
检察文化与检察实践相生相伴。法律监督是透视检察文化的最佳视角,法律监督的价值理念是揭示检察文化内涵的精神标识。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职能定位决定了新时代检察文化的根本立场是政治忠诚,核心价值是客观公正,主体定位是公益代表,基本品相是清正廉洁。新时代检察文化的内涵塑造,需要注意区分检察文化的物质载体与检察文化本身,应从选树检察文化品牌、培育检察英雄模范、宣传检察典型案例、打造检察文艺精品等方面能动实践。  相似文献   

2.
检察文化概念问题是研究检察文化的核心问题,也是新时代推进检察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检察文化是指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创造、发展和形成的,体现检察职业特点的核心价值、职业特征、规则制度、行为方式、器物媒介等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其中,核心价值是检察文化内核,职业特征是检察文化品质,规则制度是检察文化规范,行为方式是检察文化呈现,器物媒介是检察文化载体,这五个层面之间是递进和包含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检察一体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重要改革成果之一。随着数字检察战略的部署,数字检察改革为深入推进检察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将引导检察一体化向着更加交互协同、科学领导、融合监督等趋势发展,持续推动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检察一体化机制的基本构造在实践中,检察一体化体现为上下级检察机关之间的纵向一体化和检察机关内部之间的横向一体化并存的二元构造,随着检察一体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在检察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4.
检察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物质表现的总和,是法治文化的组成部分,体现检察制度的基本属性,传承、吸收中外优秀法律文化,是本质上的统一性与表征上的多样性的有机结合,具有导向、凝聚、约束、激励等价值功能。检察文化建设要坚持以培育社会主义检察理念文化为先导,以构建检察官职业道德为核心的多元文化为主线,以构筑文化载体、丰富文化活动,增强文化特色为路径。  相似文献   

5.
检察监督的对象问题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根本,明确和完善监督对象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检察监督的对象,基于不同时期宪法和法律的不同规定,理论界和实务界有不同的认识。本文认为,检察监督是守法监督,是对不遵守法律的违法行为的监督,监督重点是国家机关职权违法行为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违法行为;就后者而言,不同阶段、不同行使方式的违法行为都是检察监督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检察文化是法律文化的一种,是社会中存在的与检察法律相关的价值观念、规范制度、程序规则等以及外在的物质表现,具体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检察文化在发挥管理约束作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社会环境、提高干警的综合素质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发展新时代的检察文化既要结合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和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发展创新,以丰富检察文化的内涵,并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色,使检察文化更加有力地推动检察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法律的制定或者修改,能够推动社会制度的嬗变。刑诉法的修改在推动其他诉讼制度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带动检察制度的发展。我国刑诉法的每一次修改,都使我国既存的检察制度逐渐接近本源意义上的检察制度。2012年修改的刑诉法,带来了检察侦查制度、公诉制度、诉讼监督制度内涵的发展,也将推动检察机关内设机构量的发展。概括刑诉法修改带来的检察制度的发展内容,对把握检察制度的发展规律,制定检察工作发展纲要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汪燕 《法制与社会》2012,(5):222-223
基层检察文化作为法律文化的一部分,检察制度构成其强有力的核心部分,它的外延包括检察物质文化、检察行为文化、检察观念文化、检察管理文化、检察制度文化和检察精神文化等.推进基层检察文化建设要摒弃错误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刚柔结合.  相似文献   

9.
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在长期法律监督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相关的思想观念、职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方式以及相关载体和物质表现的总和,是检察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后,检察文化建设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本文结合检察文化建设,谈谈对检察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不同政制的国家赋予检察权不同内涵,其根源在于不同的法律思想产生不同的司法体制架构。界定检察权的根本属性必须从一个国家的宪政理论与实践出发,依据本国立法实际与司法实践科学加以认识。无论是三权分立体制框架内的检察制度,还是议政合一的政治体制框架内的检察制度,某种正当性社会需求的满足是载现检察制度固有功能、推动其产生与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