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尹辉 《当代贵州》2012,(28):26-27
过去10年,贵州的城镇化建设不断加速,从2002年到2012年的10年间,贵州省各地城镇基础设施,城镇住房保障力度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全省的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2002年,全省城镇化率仅为24.01%.2011年为35%,增长了11%,与全国相比,差距在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2.
修春亮  孙鹏 《新长征》2010,(12):22-23
一、城镇化的基本规律:过程和新趋势 城镇化是城镇数量增多、城镇地域范围扩大、人口由农村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作为近代以来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脱离传统而进入现代社会的必然过程。  相似文献   

3.
尽管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已进入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期,人口城镇化也将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但藏族人口城镇化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个百分点。藏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区、集中连片贫困区与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口城镇化关系藏区农村扶贫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农牧民增收。本文利用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对川西北藏区人口城镇化现状与特点、城镇化的空间产业与人口资源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可持续城镇发展的政策选项。  相似文献   

4.
全省城镇化推进大会强调指出,贵州贫穷,表现在农村,根子在城市,根本出路在城镇化。规划是城镇化推进的龙头,是引导和调控城镇发展、保护和管理城镇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是城镇建设的灵魂,决定了城镇发展的方向和未来。  相似文献   

5.
尽管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已进入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期,人口城镇化也将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但藏族人口城镇化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个百分点。藏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区、集中连片贫困区与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口城镇化关系藏区农村扶贫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农牧民增收。本文利用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对川西北藏区人口城镇化现状与特点、城镇化的空间产业与人口资源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可持续城镇发展的政策选项。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国际国内新形势下,我省推出的“城镇化带动”战略,是促进贵州经济得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从城镇化建设问题出发,以资源禀赋城镇建设为角度。分析我省建设绿色城镇发展的现有优劣势,即我省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等优势的同时又面临着地形复杂、生态脆弱、经济水平较低等客观条件,分析共同构成我省城镇化的基础性条件,在此基础上构建因地制宜的城镇化发展方案。  相似文献   

7.
我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一定程度影响了内需的扩大;工业增长的传统粗放、低效益模式从农民工定居城镇的收入条件等方面限制了人口城镇化的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未形成紧密的互动机制,难以充分发挥生产与消费的联动效应。由此,我省需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因是农业人口而没有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红河州是云南省南部一个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山区多、民族多、贫困人口多、边境线长,不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城乡差距明显,而且城镇化水平也不高。在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大力推进农转城工作,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正在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的贵州,只有先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城市(镇)才能做大做强,进而才能达到"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之理想状态,并最终达到统筹城乡之目的。这里还必须明确一点,即贵州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以"农村城镇化"作为"政策主导"(重点支持、优先发展),这是提高其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战略重点和突破口。所谓农村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县域范围内城镇的集中过程或者说是形成小城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要正确处理城镇化与城区扩张的关系,城镇化不是城镇区城的简单扩张;正确处理城镇规模和城镇数量的关系,主旋律应当是扩张现有城镇规模;城镇化与城镇个性的关系,要突出城镇个性、张扬个性;城镇建设中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关系,硬环境是载体,软环境是灵魂;城镇化与区城经济发展的关系,建立城镇集群与区城发展的内生性机制。  相似文献   

11.
作为省委机关刊,当代贵州杂志在求变谋变之间,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关注着省委、省政府打造多彩贵州形象大手笔的一点一滴,这在很大程度上逐步消除了外界对贵州的一些误读。作为党刊,其发挥的特殊职  相似文献   

12.
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的着力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城镇化具有诸多独特的优势和大中城市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基础。我国县域城镇化存在着主导产业不突出 ,盲目扩大人口规模和拉大城镇框架 ,有城无市 ,空壳市场现象普遍 ,城镇特色不突出 ,建设和管理水平低等问题。要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 ,应实施不均衡发展战略 ,重点发展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 ;培育壮大支柱产业 ,强化产业支撑 ;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 ,搞好资产经营和运作 ;深化制度改革 ,实行更加灵活的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肖金成  ;安树伟 《前线》2014,(6):49-51
<正>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推进城镇化的六大任务,即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我们要以这六大任务为抓手,在稳定城镇化速度的同时,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走健康城镇化之路。  相似文献   

14.
张祝祥 《实践》2004,(9):26-27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并把“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所谓城镇化,是指农村牧区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个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推动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一方面表现为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我区2003年乡村人口为1314.97万人,占全区人口的55.26%,广大农村牧区成为我区人口分布的重心.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特别是繁荣城镇经济,成为我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范同寿 《当代贵州》2023,(44):78-79
<正>屯堡文化是贵州历史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它的神秘性、唯一性、持续性和顽强的生命力,隐含着尚待研究解读的诸多文化密码。明代屯堡在贵州古代城镇兴起与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关注这一点,不仅对我们研究贵州城镇史有重大价值,在当代城镇化的规划与建设中,同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贵州城镇的出现与发展走过了一条与其他省区不同的道路。宋元以前的贵州城镇,大多处于自流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结合贵州省情,全面建设贵州小康社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关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尽快缩小贵州较为突出的城乡差距。贵州78%的人口生活在农村,2001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366.40元,为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6859.60元的34.5%;而贵州农民人均纯收入1411.73元,仅为贵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51.91元的25.9%。悬殊过大的城乡差距,不利…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改革和开放,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变化相关的人口为题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人口城镇化问题也提到重要的日程上来,认真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促进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本文就我国人口城镇化发展的历史、现状。特点,发展小城镇均意义,及对策没想作初步探讨。(-)人口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是工业化的直接结果,世界上最早城镇的出现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城镇数量的迅速增加和城镇人口的大量增长则是近代…  相似文献   

18.
从城乡关系、城镇关系、城镇自身的发展三个方面探讨内蒙古的城镇化问题,发现内蒙古的城镇化速度和水平并不低,城镇结构和布局也趋于合理,问题主要出在城镇自身的发展方面,即城镇化的质量提升和内涵挖掘上;就城乡关系而言,问题主要出在扩散而不是集中上,即城镇的聚集效益对乡村的辐射带动和城镇生活方式向乡村的传播扩散不够。对此,明确了内蒙古城镇化战略的重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处理好就业问题特别是城镇困难群体就业可持续难题,是缓解城镇收入差距的重要思路,进而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条件。本文从辽宁城镇困难群体就业可持续性角度展开分析,在具体分析城镇困难群体就业难题及原因基础上,从法律体系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校企合作、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建立就业与收入分配良性互动关系的具体思路,这是实现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喻丹  吴文仙 《当代贵州》2011,(35):14-16
城镇化动力来源于工业化,着力点在产业化,本质在市民化。2010年,是贵州"三化"同步的第一年。在1978-2010年贵州与全国城镇化水平增长比较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在2009-2010年区间,贵州的线段在最后那里,扬起了俏皮的尾巴,有一个明显上升的幅度。这一年里,贵州城镇化建设处于什么态势?取得哪些进展?存在什么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