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检察机关办案,时采"协同办案"乃至团队协作形式,但以单独办案制为基本,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即"承办负责制"。因此不应以主任检察官责任制代替检察官责任制,同时,应当划清权限范围,保障承办负责制的有效运行。员额制的实施,可能压缩主任检察官制度的运行空间。主任检察官与业务部门负责人的设置与职能区分,应尽可能合一。不能合一时,部门负责人重点负责宏观指导,主任检察官主要负责个案审核。捕、诉合一虽有利于提高效率,但使批捕不中立弊端更为明显。检察官责任制应与检察长负责制相协调,实现合理授权。应建立权力清单,检察权运行机制的设置和管理应当细化与科学化。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进入了司法改革的深水区,中央明确提出了司法改革的重点,确立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省级统一管理、办案终身责任制等制度,针对多年来的司法难题进行了攻坚战.但在司法改革过程中,应当加强指导,避免在地方上执行偏离改革本意.  相似文献   

3.
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其动因是针对检察机关传统办案方式所带来的办案质量效率不高、案件责任难以落实、队伍专业化进程受阻等问题,那么,构建更加符合司法规律的检察办案模式已是当务之需.重庆的改革试点,是在过去10年人员分类管理改革的基础上,着重进行权限划分、落实责任、强化监督等方面的制度设计.试点之中也存在检察官员额计算方式不够科学、主任检察官与检察官的关系不明晰、以及对检察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职业规划研究不充分等问题,需要加强相应制度设计,推动改革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4.
正党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十二五"时期检察工作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研究制定办案组织建设规定,建立起权责明确、协作紧密、制约有力、运行高效的办案组织模式"。2013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了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试点工作部署会,决定在全国7个省份的17个检察院,试点开展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突出检察官办案主体地位,实现检察官责权利相统一。此次主任检察官制度改革是一种促使检察机关办案方式更加司  相似文献   

5.
《现代法学》2016,(6):15-22
我国检察院内部实行三级审批办案模式,权力结构呈现出集体化、行政化、层级分权化的特点。当前,检察权行使的背景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案件渐增、检察官素质不断提升、外部制约强化、亲历性要求提高以及司法责任制改革,都使三级审批制难以充分维系。未来的改革应当废除三级审批办案模式,落实员额制,选拔优秀检察官承办案件并赋予其充分的决策权,调整除侦查部门外其他部门负责人的审核权,将检察长对办案的常规监控改为必要时介入,严格限制检察长的指令权,进一步落实检察委员会成为重大案件的决策组织。  相似文献   

6.
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要处理好检察一体和检察官独立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切忌"一边倒"。在严格贯彻"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原则的前提下,也要充分考虑我国检察权的复合性、检察职能的复杂性、检察体制的一贯性,注意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不同的宪法定位和领导体制,以免出现理解偏差或矫枉过正。  相似文献   

7.
检察官管理制度是由多种制度构成的体系。采取行政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实施有效管控,但不利于凸显司法官属性,去行政化是检察改革应有的方向。严格而细致的绩效考核制度强化了对检察官的精细化管理,但是造成检察官管理成为公司化管理模式的翻版,适当简化考核项目应当是检察官管理制度将来调整的方向。检察人员分类管理与员额制旨在实现司法精英化目标,其价值和实践效果值得肯定,但是当前员额制尚有不足,应当根据司法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强化司法责任制对防止冤错案件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司法责任不宜泛化,如果办案责任制设计不合理,容易损伤办案人员应有的司法人格。检察官管理制度如何设定,关系重大,司法职业的吸引力要素也是合理设定管理制度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当前,检察官办案组织在类别划分、组织运行、外在保障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开放性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然存在办案组织实践与理论基础没能进行有效对接,对非典型办案组织工作方式缺乏有效探索,办案组织建设与员额制、分类管理制度改革衔接不畅,办案机制与管理机制的复合性、关联性探索不够深入,既有的责任机制模糊,检察官的主体地位、办案组织运行的制度保障较为欠缺等问题。对此,应强化"司法责任"因素对办案组织建设的价值导向,推进办案组织运作机制的精细化设置,做好与办案组织关联制度的衔接与过渡,增进办案组织职能与司法责任配置的制度刚性。  相似文献   

9.
潘祖全 《人民检察》2013,(10):35-37
自2011年起,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在刑检业务部门试点推行主任检察官制度,探索检察机关新的办案组织模式,努力构建检察长领导下的扁平化管理制度,弱化检察权运行中的行政色彩,明确主任检察官的主体地位,凸显检察工作的司法属性。两年来,这项改革举措在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检察队伍、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宝富 《检察风云》2013,(10):30-3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高检院在《"十二五"时期检察工作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研究制定办案组织建设规定,建立起权责明确、协作紧密、制约有力、运行高效的办案组织模式。近年来,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从探索基本办案组织建设的角度出发,积极推行主任检察官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1.
2017年7月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大检察官研讨班上强调,要根据办案数量、质量、难易程度,建立并落实科学合理常态化的员额制检察官办案绩效考核机制。如何明确员额制检察官办案绩效考核的内容、标准,厘清员额制检察官与检察长、检察委员会之间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合理常态化的员额制检察官办案绩效考核机制,本刊特邀专家学者和实务界人士围绕“如何构建员额制检察官办案绩效考核机制”这一主题进行探讨,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2.
检察委员会作为检察机关的最高业务决策机构,是检察权行使的最高一级办案组织,其在运行中应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符合司法责任制和司法亲历性要求,强化对检察官的监督制约。当前,检察委员会机制运行中还存在着议事范围不明、质效不高、责任不清等突出问题。为更好落实司法责任制要求,应通过规范议题范围、增强检察委员会委员亲历性、加强办事机构建设、明确司法责任承担、加强对下指导等举措,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检察委员会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司法责任制改革背景下,检察机关运行体制、检察官履职方式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要确保检察机关办案组织科学有效运行,须把握五个原则。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在全国7个省份17个检察院试点检察官办案责任改革,要求在检察业务部门设立若干主任检察官,以主任检察官为基础组成办案组织,由主任检察官担任办案组织负责人,从而正式拉开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的序幕。就侦查监督工作而言,此项改革有利于建立符合司法规律的办案组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在司法实务中研究相应的解决对策。一、侦查监督部门现行办案组织形式的实践分析  相似文献   

15.
许栋梁 《人民检察》2023,(12):52-5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检察官权力清单是司法责任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在突出检察官主体地位、准确落实司法责任、优化检察权内部结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充分发挥检察官权力清单的制度价值,应在厘清检察委员会、检察长、检察官基本权力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检察官权力清单的功能定位,明确检察长与副检察长、部门负责人与检察官、主办检察官与普通检察官、检察官与检察官助理的权责关系,并适时进行动态调整。  相似文献   

16.
检察权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察权运行机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我国司法职能是否和谐。改革和完善检察权运行机制应该以和谐理念为指导,以和谐状态为目标,以司法规律的内在要求为路径,构建检察长、检察委员会、部门负责人、办案检察官分权制衡,侦查、公诉、诉讼监督三项基本职权配合制约,检务督察与人民监督员制度内外结合的权力结构模式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探索以主任检察官办案组织为代表的检察办案组织改革.对构建公平高效权威的检察权运行体系,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针对本轮改革的情况,以体现检察权的特有属性为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的科学参照,以统筹兼顾为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的基本方式,以渐进式推进为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的进程把握,是下一步改革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检察权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合理配置检察权,检察活动的司法属性决定了检察权的配置必然受司法规律的制约,各项检察权改革必须符合司法规律的内在要求。检察权的产生、发展、运行都与司法规律有密切联系,要按照中国特色司法规律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检察权改革,推进检察体制机制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上海司法体制改革进程正不断推进,逐步形成了以检察官为中心的办案形式,检察官对案件终身负责.由于检察官检察活动独立性增强,导致检察权运行的秩序需重新架构,在保证检察官在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前提下,对权力实施有效的监督制约成为关键一环,而以强化责任追究为切入点,着力构建一种有效的问责机制则是完善权力制约制度的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 一、检察机关问责机制相关概念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应拓展法治的深度和广度.以司法体制改革为切入点,建立起司法责任制,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改革在全国司法机关已经全面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进了庭审实质化,使司法质效明显提高.改革未有穷期,还需要继续向前推进;用系统思维来审视和评价改革.在深入推进员额制等改革的同时,注重司法机关内设机构的改革,构建新型的扁平化管理和专业化相结合的司法组织结构体系;党政机关应探索建立符合司法机关特点的管理模式;应全面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司法机关应积极推进司法业务智能辅助系统建设,构建人力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司法运行新模式;与此同时,注重总结经验,及时将这些成果改革经验通过立法上升或转化到法律层面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