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用宁波"建设也要做到"软硬"结合.文章指出"信用宁波"建设的新途径包括"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后者包括制定总体建设规划、评估指标体系、个人信用征信制度,职业信用评估体系以及信用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2.
偶然一个机会,看到了台湾的《财讯》杂志的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抢中国金子不如先抢中国才子》,不能不引起思想上的极大震动.这个题目本身就够鲜明、醒目,并发人深思的了:明明白白说的是"抢"呀!"抢"中国的"金子"和人才资源.并在这两者之间的孰轻孰重、孰先孰后,作出权衡、比较、选择,采取大规模的"抢滩"行动.  相似文献   

3.
梅宏 《求实》2001,(2):8-9
"三个代表"与"三大纲领"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不仅存在着形式上的对应性关系,也存在着内容上的相互交叉、相互包容关系.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深入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提供了方法论启迪.  相似文献   

4.
李强 《党史文汇》2001,(10):42-42
常听到一个新词:"酷毙了".这是近两年的事,意思是说一个人漂亮潇洒得不得了.初听到这个词时,我百思不得其解,为此还翻过字典.中文字典对"酷"和"毙"均有解释,但将二者连在一起却不成词.这"酷"字可能是个洋文音译过来的.于是翻找洋字典,大概说的是"COOL"?它的基本意思是冷,没有找到漂亮、时髦、潇洒之类的意思.冷酷嘛!可能冷了就酷了?中文"酷"字有"极端"的意思.冷极了、冻死了,自然就"毙"了?可这与漂亮潇洒有什么关系呢?也许我的洋文字典版本老了些.时光在飞逝,世界变化快.反映现实生活的语言自然也不甘落后.这没什么稀奇,但也须要让人懂才是.不过不懂没关系,且用之可也!  相似文献   

5.
论先秦儒家"孝忠"观中的"谏诤"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谏诤"思想是先秦儒家"孝忠"观的一个重要内涵.自孔子提出了"事父母几谏"和"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的主张后,曾子、子思、盂子各有侧重地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谏诤"思想.曾子侧重于"谏亲",提出了"以义辅亲"和"微谏不倦"的谏亲原则;子思和孟子则侧重于"谏君",前者认为"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后者则阐发了"反复谏"的观点.荀子综合了孔、曾、思、孟的"谏亲"、"谏君"思想,提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的主张,把先秦儒家的"谏诤"思想发展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6.
孙海生 《求实》2005,2(8):58-59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对待"先富"与"共富"是一个重要课题.先富带后富,逐步缩小差距,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肩负的双重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个历史使命,关键是要始终坚持和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断提高"两个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论"权力"政治向"权利"政治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政治向"权利"政治转变是政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实现这一转变,需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权力"政治向"权利"政治转变的经济前提,逐步形成良好的法治秩序是"权力"政治向"权利"政治转变的根本途径,建设以契约精神为核心的权利文化是"权力"政治向"权利"政治转变的精神条件.  相似文献   

9.
金正帅 《党史博采》2006,(12):48-49
中国政府管理处于从"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的转型期.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任务就是尽一切努力弱化"部门行政",基本目标就是建立"公共行政".部门利益已经构成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转型的最大障碍,必须以弱化部门利益为主线,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度设计,推进依然具有"部门行政"色彩的行政管理体制向"公共行政"转变.  相似文献   

10.
从菜园子里拔出一个萝卜,根部总会带出一些湿泥.我们对这些粘粘糊糊的泥土很是讨厌.而在另外的一些场合,当我们拔出了一个"毒萝卜",很想看看"营养"这个"毒萝卜"的都是些什么土壤的时候,却偏偏看不见,这"毒萝卜"的屁股干干净净,一点儿泥也不沾.  相似文献   

11.
"求真务实"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就说那个"求"字,真正到了实际行动上,一下子就可以看出差距.  相似文献   

12.
群众满意度应是检验"先锋工程"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 我们望奎县委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深入实施"先锋工程"过程中,坚持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主抓手,着力将"先锋工程"打造成"民心工程".收到了较好效果.007年以来,省委组织部先后四次到望奎调研"先锋工程"开展情况.008年7月,望奎县委被省委授予"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委"荣誉称号.认真回顾这两年来的实践.笔者认为,要将"先锋工程"打造成"民心工程".以下四点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从春秋时期管仲最早提出"以人为本",到晏婴提出的"以民为本",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今天我们提倡"以人为本",与历史上"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批判地继承了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一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的思想是指导我们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锐利思想武器,是古今中外一切政党兴衰成败特别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只要我们党努力实现好"三个代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我们就一定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怪圈,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人都非常熟悉抗美援朝中奇袭"白虎团"的故事.但是,此次奇袭"白虎团"中,勇敢的志愿军官兵"顺手斩得小楼兰",全歼美军"555榴炮营",并缴获该营营旗的事情,却鲜为人知.时至今日,这面美军"555榴炮营"营旗还保存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该旗宽76厘米、高50厘米,整体呈长方形,尾端为倒V字形,底色为红色,上面印有黄色的"OH"、"555"字样及交叉轴图案.  相似文献   

16.
从"人"的发现到"以人为本"--马克思的"人学"发展理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荣海 《理论学刊》2005,2(1):20-25
马克思对"人"的新发现在于揭示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等命题,并从人的存在方式的多样性角度提炼出人的本质和特点.马克思人学思想有着深刻的"以人为本"底蕴,表现在人处于实践和理论的出发点地位;社会发展是"人的解放"的过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目的.马克思人学思想有着强烈的实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也予:所谓"零容忍"有两层意思.一是不能容忍公务人员"失德",就是说,公务人员不许"失德";二是不能容忍"失德"公务人员继续留在岗位上掌握公权力,失德就下课.  相似文献   

18.
汉代"隐逸"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继训 《理论学刊》2005,(5):99-102
"隐逸"一词在汉代史籍中虽未直接出现,但"隐逸"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两汉时期仅见于史书记载的"隐逸"就有120人之多."隐逸"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一个字"隐".汉代"隐逸"专指那些远离或逃避社会现实的士人,即所谓的"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古代知识分子.对"隐逸"加以考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理论体系上是一脉相承的,在判断标准上是一以贯之的."三个代表"是"三个有利于"的继承、发展和提高.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在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基础上,为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党建工作而提出的新的目标要求,是"三个有利于"标准在党的建设方面的运用和创造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省各地、部门和单位,一批批新任领导纷纷走马上任,这是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正常现象.可是笔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时发现,有不少群众对"新官"不理"旧事"的问题反映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