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今世界处在大变动和大调整中。这种变动和调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近5年来“新兴经济体”的出现,先有“金砖四国”(BRICS,即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后有“展望五国”(VISTA,即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之说。虽然这种由美国人和日本人创造的概念并不完全准确,疏漏了如韩国、泰国、墨西哥等重要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世界经济总体上增长缓慢且不稳定,但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亚洲仍是世界经济中的“亮点”地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和预测,2000、2001、2002和200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7%、2.2%、2.8%和3.7%。  相似文献   

3.
自从1974年世界经济衰退以来,发达国家都面临了产业调整问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研究了如何对付来自发展中国家工业产品进口的挑战的对策。特别是1979年所发表的达斯·福斯的报告书《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挑战》(日本东洋经济新报社出版,1980年版),更加引起了人们研究新兴工业化国家问题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在世界经济总体中所占份额迅速扩大,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虽然对原有西方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严重冲击,但要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国际经济格局还需要长期努力.中国在积极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变革的同时,还须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5.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发生变迁,新兴经济体力量不断增强,推动国际秩序加速向多元中心的方向演变.作为新兴力量的重要一支,新兴中等强国顺应格局变化的新形势,通过推行改革,内塑功能,外强形象,增强实力,提升国际地位,拓展国际影响力,成为国际舞台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也形成了富有各自特色的治国方略.在发展中,新兴中等强国还须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内部政局稳定、国际环境压力等挑战.  相似文献   

6.
谷源洋 《亚非纵横》2012,(1):1-8,29,59,61
2011年,世界经济总体呈现出缓慢复苏势头,但由于各种原因,这种复苏势头并不稳定,甚至出现了波折。当前,世界经济充满危机和障碍,利空因素远多于利好因素,经济下行风险愈益增大,但跌入衰退线的概率不大。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但同整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期相比,已有明显的好转。迄今,西方国家经济复苏已有三个年头,第三世界多数国家经济回升已有两年,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也开始扭转了停滞不前的趋势。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探索今后五年的新动向,对我国在“七五计划”,期间实行改革和开放政策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实施近两年的“新兴大市场”战略是美国经济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政府认为,“冷战后时期的国家安全与经济安全已变得密不可分”,扩大对外贸易已成为美外交政策的一个主要目标。1994年初,为完善其“国家出口战略”,美国选择了12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作为其加强经贸联系、促进产品出口的10个新兴大市场,即中国经济区(包括中国及香港和台湾地区)、印度尼西亚、印度、韩国、南非、波兰、土耳其、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  相似文献   

9.
一、亚洲地区新兴工业经济国家经济地位的提高【经济的特征】从1987年到1988年,亚洲地区新兴工业经济国家的以下经济特征更为突出和更为明显了: 第一、通过出口主导型的经济增长过程明显地扩大了作为世界工业制品供应站的机能。 1987年南朝鲜、香港、台湾、新加坡的合计出口规模达1792亿美元,为日本出口规模的78%,它们的工业制品在美国市场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日本工业制品所占比重的商品项目已在逐年增多,如金属西餐餐具、烟具、眼镜、自行车、电视显象管、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等等,种类相当多。1987年香港的集装箱装卸量已经超过鹿特丹而居世界的首  相似文献   

10.
美国“新经济”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出现了新经济。它的主要特点是:知识取代物质成为主要生产要素;信息业及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资本、商品、技术等加速全球流动:企业实行网络化经营;商业周期的波动和破坏性减弱。新经济的核心是信息经济,其关键成因是信息革命。美国政府和企业适时促进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为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奠定了基础。目前,其他国家大都努力建设21世纪信息基础设施,为世界新经济的形成创造条件。在新旧经济交替过渡时期,发展中国家面临双重任务,既要完成工业化,又要实现信息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及军事形势的急剧变化,各种力量的不断消长,曾受到冷落10年之久的“太平洋经济合作”问题,如今再次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引起许多国家官方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更引人瞩目的是,为给这类“合作”制造声势和提供理论依据,来自日本、美国及西欧有关“太平洋在崛起”、“世界经济的重心正在转移”、“世界未来属于太平洋世纪”的文章,论著大量涌出。目前,国际上要求建立“太平洋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2.
新兴经济体崛起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突出事件。国际金融危机并未阻挡新兴经济体迅速发展的势头,它们仍具有可持续增长的基础。后金融危机时代,新兴经济体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世界经济权力的天平正由传统发达经济体向新兴经济体倾斜。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及世界文化文明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正处于历史性的重大转折时期 ,各国间经济、技术的交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无可置疑地展示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但仅仅看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是不够的 ,更为重要的问题在于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转的 ,各种力量究竟占有什么样的地位。一句话 ,究竟应如何来理解和阐释目前这个世界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一、现代世界经济体系与世界经济格局按世界体系理论的观点 ,人类历史虽然包含着不同的部落、种族、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历史 ,但这些历史不是孤立地发展的 ,而是相互联系着发展和演变的 ,总是形成一定的“世界性体系”。①古代具…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是一部伟大的书,一部深邃的书,一部读不完的书。 巨杉,对我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10年前,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一张照片:老罗斯福总统和他的随行人员乘坐一辆  相似文献   

15.
一、序言为了展望九十年代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的经济去向,就有必要尽可能地去考察其过去的长期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近年来人们将新兴工业化国家改称为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最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又使用了“活跃的亚洲经济国家”(即将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的香港、南朝鲜、新加坡、台湾加上马来西亚与泰国)。尽管新兴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都是很早就已被使用的名词,但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一词汇更为人们所熟悉,已经经历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第一次提出新兴工业化国家报告书是1980年前  相似文献   

16.
沙平 《海内与海外》2003,(10):26-27
闻名世界的神山——梅里雪山,是香格里拉这片神奇土地上最具魅力的景点之一。它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境内,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每年春、秋之际,是观赏梅里雪山的最佳时日。  相似文献   

17.
在清科集团举办的“2013中国股权投资与并购年会”上,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高级董事总经理王方路认为,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海外市场的投资亮点,特别是新兴市场,比如资源类、技术类的投资以及为中国出口型企业开拓新的市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讨论新兴市场负债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是21世纪初以来全球政治经济中的一个大现象,构成了中国领导人所说的“百年大变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分别发生过以发达国家和拉美国家为主体的债务危机,对两个国家群体的权势地位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当前的新一轮债务危机是第三次大的债务危机周期,以中等收入国家为主要对象,并被认为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这一轮债务危机中,无论是作为债务人还是债权人,中国已经处于舆论关注的焦点。为了准确理解债务危机、新兴市场国家以及国际力量对比之间的关系,本文从力量崛起的角度重新界定了32个新兴市场国家(“E32”)。理论讨论和实证分析显示,最近两年32个新兴市场国家的加权负债率已超过60%,但是作为一个整体,还不能说这个阈值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严重的负面作用。很大程度上,近两年新兴市场经济增速的下降源于新冠疫情的冲击,而提高负债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总体上却有利于应对疫情冲击。21世纪初以来32个新兴市场国家的加权经济增长率显著高于世界平均增速,其未来的增长态势也略好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这艘经济巨轮,未来会沿着什么样的航向前行呢?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在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的特别致辞,不仅为国内媒体津津乐道,更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热潮。在妙语连珠的致辞中,李克强总理重申了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的信心,并形象生动地提出了中国经济未来转型升级的两大引擎——政府和市场。而这,也正是世界舆论高度关注的内容。李  相似文献   

20.
少数几个东亚国家的经济增长成就,在所有发展中国家中显得犹如鹤立鸡群。东亚的经济增长率向来就高于整个第三世界的增长率,而“四小虎”,或日“东亚四小霸”的增长率则不仅与整个第三世界相对而言是极为高速的,即使是与该地区的其余国家相对而言也是很快的。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极高速的增长一直伴随有生产结构的迅速转变、工业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